《孙子兵法》深藏了哪些人生哲理?

作者&投稿:乐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看起来是讲兵法,实际上也是讲人性,如果只把它当做兵法书籍来读,损失可就太大了。《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其实是人性的博弈。很多人看了《孙子兵法》,受影响深的都是一些经过前人解读、我们读书期间就学过,让人朗朗上口的名句,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是“上下同 欲者胜”等等。

对我来说,《孙子兵法》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如果只知道死拼硬打,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而贪生怕死的人,虽不会死,但可能被俘;性情暴躁的人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中计;过分珍惜名誉人,为了保护自己 的名誉会冲动行事;过分爱护民众的人,太过心慈就可能不能正确的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五种人都不适合做将领,带兵会带来全军覆没的大灾难。

这段话给我的启示除了是选将用兵之道以外,还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从古至今,有无数豪杰佐证过这段话的正确性,楚霸王项羽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就是最好的例子。项羽能力强,可是因为出身太好,又放不下身段,所以后来才会中了离间计,赶走了范增,导致自己失去人心。

而像刘邦这样“不必生、不必死、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的人,等于是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样才能不被人利用,最后成就霸业。



“孙子兵法”里面还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比如说围魏救赵,这一点可以灵活的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无法直接解决,我们可以使用比较迂回的方式来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让别人放弃对我们利益有损的事情。

而对于这一点应用在金融行业方面的例子有很多,现在有很多的公司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因为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结合其他公司,利用多种手段来对付自己的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围魏救赵这一个策略。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总想着直接去解决问题,当自己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去放弃。也许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发散思维,学会从多个方面来看待一件事情。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兵书,有“用兵之法,全胜为上”这样的军事谋略;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样脍炙人口的名言;还是一部指点做人做事的参考书,有“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样的做事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二,熟知人生智慧。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工作的时候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取得成功。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在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锐气,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以致命的打击。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兵家经典,而且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代表着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和文化高峰。
即使放到现代来说,熟读并体味该书中的哲理、名言和警句,一定会对我们平凡琐碎和疲惫沉闷的生活,点燃一盏指路明灯!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简析: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深刻了解,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
个人观点:《孙子兵法》里最著名的一句话,通常被说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不单单是战场,商场、情场,甚至搏击格斗都能用得着这个原则,好好把握吧。
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简析:攻击敌人没有准备的地方,行动出乎敌人的意料。
个人观点:攻击对手的弱点,攻击对手想不到的地方,智商碾压对手的高人,或者信息量比对手多的能人,往往以这种方式结束战斗。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经典巨著,还是一部给人启发的哲学著作。其中有很多独到见解,深受启发。如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是要告诉我们当和别人是竞争对手时,不仅要了解自己,也要知道别人,这样我们制定方案才有目标,才更可能击败对手,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深藏了哪些人生哲理?
答:对我来说,《孙子兵法》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如果只知道死拼硬打,就可能...

《孙子兵法》中包含哪些人生哲理?
答:《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中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例如,书中提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则告诉我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时候出手,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逸待劳”则告诉我们要...

《孙子兵法》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由此能够看出:《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芒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绚烂的古代文明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提醒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纪律,不只受军事学家所推许,在经济范畴、领导艺术、人生寻求以至家庭干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孙子兵法》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1千...

孙武《孙子兵法》读后感
答:当你读到一本书,有了余生要与书偕老的感悟,那才是真正地发现了好书。第一本被笔者列入人生必读、常读、精读的书籍,著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走过战国的烽火,经历秦汉的纷争,穿越唐宋元明清;从竹简,到帛书,到宣纸;从卷轴,到线装,到平装。该书为《孙子兵法》。一.爱其苗条 古人云:“...

学习孙子兵法对日常生活的启示
答:《孙子兵法》经典语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之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关于“五事”的说法,虽然是那个历史条件下对战争的一个宏观认识,但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想这就是《孙子兵法》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道”可以理解为,战争的道义、立场。说的...

孙子兵法有哪些思想
答:四、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就是战斗百次,军队也不会疲惫不堪,战斗力充沛。一支军队不怕失败,怕的是丧失战斗力。一支军队很难不失败,难的是能够从失败中站起,继续战斗。五、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灵活多变的作战原则。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避实击...

孙子兵法在哪些方面得到运用?
答:一、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 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首先表现在它的极高的普及率上。据有关媒体报道:《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在世界最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里,目前有多达102种与“孙子”相关的书目,其中由萨谬尔·格里菲斯翻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的平装本《孙子...

《孙子兵法》有哪些主要思想观点?
答:孙子的军事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战略战术原则也是备受人民推崇的。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于战略战术的总结主要有: 1.避实击虚。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必定是有强有弱。我方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人兵力强大的部分,而重点进攻敌军兵力薄弱的部分...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哲理
答: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以前一样,认为吃透《孙子兵法》可以成为像诸葛亮一样厉害的人物,其实我们都错了。百战不殆,是因为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孙子兵法》并非教大家以少胜多的取巧谋略,而是杀鸡用牛刀的“笨办法”。在第一篇《计篇》中,这里的“计”并非计谋,而是计算。计算天时、地利、人和...

《孙子兵法》里的重要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答:而并不能怪罪于估算本身的作用。我的回答是,估算本身只可以用作参考而并不能仅仅依据此就决定是否进行战争和如何进行战争,除非一个军事统帅能够做到每一次估算都十分准确,否则你就不应当将估算的结果当成是你进行战争的实践操作手册。参考资料:曹恩硕-《战略论: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