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看清楚不是英语 名词的定义是什么? 名词的语法功能是什么? 使用名词是得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竺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名词及名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的解释:

1、 指人的名字或某类人;

2、 地名或某类地方的名字;

3、 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品质。

名词的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还可以来修饰名词。

名词和动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的语法特征即功能和形态不相同。
1、名词的语法特征是: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青年是(早晨)的太阳;多数能作定 语和带定语,例如:“(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石头)山”。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十斤肉”、“四吨钢材”,不能说“不广东”、“不老师”。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姐姐、哥哥、弟弟”和“星星、姥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稍有例外的是几个单音节名词:人、家、户,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详见助词“们”),例如:“同学们、姑娘们、先生们、女士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问你的孩子好!”、“地里有农民”。
2、动词的语法特征是: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例如“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但却不能说“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大多数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比如:保持、表扬、补充、布置、重复、担任、调查、分析、改造,少数动词后不加“着”、“了”、“过”,比如:是、会、应该、懒得、乐于、加以、作为。(见“动态助词”)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名词:表示人物、事物、地点、抽象概念(友谊、健康等)的名称。
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
使用名词要注意一些歉词,敬语,褒义、贬义的用法。如称自己的父亲,应为“家父”,对朋友的父亲称“令尊”。有些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完全不一样。如“东西”,可以指物体,这个“老东西”就含有对老人的贬斥之意。……

ers have said about the same thing. It is c

现代汉语的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和拟声词。名词是实词里的一类。
(1)名词的语法功能
①名词大多可以受数量词语的修饰。
个体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以逐一计数,可以受个体量词修饰。如“一张纸、 三本书、五位同事、八条鱼”。
集体名词表达集合概念,不能逐一计数,只能用“班、批、队、群、些、点”等量词。如“一批物资、一队人马、一些军火”。
抽象名词只能用“种、类、门”等量词,如“一种精神、一门学问”。
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事物,通常不能量词短语修饰。有时为了强调或比较,可以使用某些量词。如“(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表示时间和处所的名词不能受量词短语的修饰。
②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可以和介词构成介词短语。不能充当补语,个别情况下可以充当谓语和状语。名词充当谓语构成的语法单位是句子,称为判断句,是句子层面上的现象,如“今天晴天。”“明天国庆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等。短语中名词不能充当谓语。
③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家、人”等可以重叠,如“家家、人人”,这样用时它们是量词。
④名词不能受“不”修饰。“人不人、鬼不鬼”“僧不僧、道不道”“不人不鬼”“不僧不道”等则必须对举出现。在古汉语中,名词受“不”修饰时,属于词类活用现象,如:“不冠不袜”,意思是“不戴帽子,也不穿袜子”。
(2)名词中的特殊小类
①方位名词
方位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名词,包括“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里、外、内、旁”以及前加“以、之”等构成的“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外、以内、之上、之下、之前、之后”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只是方位名词的意义基础,并不是所有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都属于方位词。方位词在对举的结构中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或宾语,体现出一定的实词性。如:
上有老,下有小。
前怕狼,后怕虎。
他在前,我在后。
作为名词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类,方位词的语法特点是结构上的附着性,它们通常粘附在其他实词或短语的后面表示方向或位置。如:
桌子上、教学楼前、长亭外、断桥边、来上海以前、回家以后
②时间名词
时间词表示时间的位置,即时点或时刻,可以用来回答“什么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来指代。如:
现在 刚才 将来 上午 中午 前天 去年 平时 当时 古代 现代
时间词可以充当主语、介词的宾语。跟一般名词不同的是,时间词经常充当状语,而且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后。如:
刚才他告诉我一件事。
他刚才告诉我一件事。
③地点名词
地点名词可以表示空间位置,可以用来回答“哪儿”、“什么地方”之类有关处所的问题,也可以用“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来指代。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方位词后加“边、面”等构成的合成词,如:上面、后面、左边、前边。
表示处所的名词,如:附近、远处、高处、明处、暗处、郊区。
表示地名、机构的名词,称为专有名词,如:亚洲、中国、日本、东京、北京、北京大学、商场。
方位名词后加“边、面”等构成的合成词虽然也有表达方向或位置的功能,但它们与方位词的语法功能不同。方位词与它所附着的成分之间不能加结构助词“的”,而这类表示方位的词与前面的修饰成分之间可以加“的”,也就是说,它不具有附着性。如:
桌子上 *桌子的上
桌子上面 桌子的上面
操场边 *操场的边
操场旁边 操场的旁边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汉语和英语有什么区别
答: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六、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7讲♥语法
答:“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一语法规律,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记录到今天的现代汉语,都是一致的。如:晋人伐秦。——警察抓小偷。语法具有民族性 各民族的语言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各民族语言也具有自己的语法体系。英语里面绝大多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词形变化。汉语主要靠特定的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汉语里有...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怎么解释:调值、常用词、多重复句、双关、异体字、韵母...
答:7.传承词:指古代、晋代汉民族语言词汇中流传下来而为现代汉语词汇所承接的词。8.状语(adverbial)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

同英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答:此外,汉语有语气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种种语气。这两个语法特点都是汉语有而英语没有的。汉语中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头牛”、“一支笔”、“一片叶子”、“一本书”⑩,除了这些,根据名词的不同还有很多不同的搭配,而且现代汉语除了传统的量词之外,还可以...

《现代汉语》要点(7)
答:A  名词1. 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2)大多数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3)名词一般不能手副词的修饰(4)汉语中的名词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样的。(5)少数名词可以重叠,与量词重叠的意义相同。2. 名词的分类(1)普通名词(2)专有名词(3)集体名词(4)抽象名词3. ...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这四类实词有什么不同
答:从词性上说,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受副词修饰;动词大部分能带宾语,并受时态助词“着、了、过”的修饰,形容词不能。副词,表示程度(如,很、特别、有点儿)、范围(如,都、仅仅、一概)、时间(正在、马上、偶尔)、频率(如,再、又、屡次)、否定(不、没、未必)、语气(如,必定、...

请问中文的词性分类是什么,英语的词性分类是什么,中文的句子成分有哪...
答: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英文的词性 prep = 介词;前置词,preposition的缩写 pron = 代名词,pronoun的缩写 n = 名词,noun的缩写 v = 动词,兼指及物动词和不及...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都什么意思?举例子谢 ...
答: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

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的区别
答: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对母语的语法视而不见,对英语的语法又没有学透,直接导致中英理解的时候不能达到思维的同频共振,因此而误以为中英语法和思维有很大区别。 关于英语语法,依旧有太多的同学会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可以参考如下帖子,看完基本就明朗了。

英语和中文的不同
答:汉语造句以意和为主,动词并非必需。除了动词为语句外,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比比皆是。 英汉动词及物性对比 英语及物动词带宾语具有强制性,汉语及物动词的宾语常常不出现。 例句: 我的讲话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那家伙靠借钱度日。 后面的同学听得清楚吗? If you have got the answer, pl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