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有6种方法

作者&投稿:右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几种~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1、语序不对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地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1、语序不对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地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修改病句怎么改?
答:修改病句方法:1、读句子 2、查错误(找错误) 3、该错误的地方 4、再检查一遍 修改病句有八种类型:1、语序颠倒:例:我先穿上干净的衣服,再脱下脏衣服。(应该先脱下脏衣服,再穿上干净的衣服)2、用词不当:例:老师逼我快点走,要上课了。(逼语气太重了,用催更好点)3、成分残缺:例...

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修改病句怎么改
答:修改为,公鸡的报晓是起床的信号。病因是词序颠倒,这类语病属于主语不明,对象不清。语序不当分为: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3、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4、定语、状语位置错乱。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6、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修改病句: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鲜花。
答:修改为: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解释分析:根据原句“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鲜花”可以发现,不通顺的地方是“漫山遍野”和“到处”两处地方,这两个词的含义是相似的,都表达了范围很广,所以属于重复使用谓语,只需要删除其中一个即可,修改为: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
答: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3、修改病句的窍门:(1)缩句法。指对病句进行缩句、精简,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词、状语、补语),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从而判断句子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答:3、把一倍改为一半。搭配不当,倍数不能与缩短搭配。4、面对前面加上门前。含糊不清,歧义,是他家面对着一幢小山还是村子的南边面对小山。5、工种改为汽车组装。搭配不当,汽车不是工种。6、把特别去掉。搭配不当。形容词“恶狠狠”不能加程度副词。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1、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这艘巨轮上站着一位大概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修改病句)
答:修改为:这艘巨轮上站着一位大概四十岁的中年人。解释分析:根据原句“ 这艘巨轮上站着一位大概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中,可以发现“大概”和“左右”的意思重复了,所以这里只需将“左右”删除即可,修改为:这艘巨轮上站着一位大概四十岁的中年人。

改病句的技巧
答: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

病句修改
答:[修改]同学们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编辑本段]【病句的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

怎样修改病句八种基本类型
答:怎样修改病句八种基本类型 一. 什么是病句 凡是违反客观事理或语言结构规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人们通常把违反客观事理的情况叫逻辑错误,把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情况叫语法错误。(病句主要类型:一、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四、结构混乱 五、表意不明 六、不合逻辑 七、重复...

语文的修改病句的所有病句种类
答:②可有可无 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③堆砌 例:现在渔民自己造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活的管理。(四)结构混乱。又称为句式杂糅,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①举棋不定 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