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无限数列,数列中有两项相等,则必有无数对相等的项。

作者&投稿:禹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

等比数列公式:
1、定义式:

2、求和公式:

3、通项公式:


4、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

等差数列公式:
1、定义式
对于数列若满足:

则称该数列为等差数列。其中,公差d为一常数,n为正整数。
2、通项公式
an=a1+(n-1)*d。首项a1=1,公差d=2。
3、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
Sn=[n*(a1+an)]/2
Sn=d/2*n²+(a1-d/2)*n
扩展资料: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随着房价越来越高,很多人没办法像这样一次性将房款付清,总是要向银行借钱,既可以申请公积金也可以申请银行贷款,但是如果还款到一定时间后想了解自己还得还多少本金时,也可以利用数列来自己计算。
众所周知,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中一般实行按月等额还本付息。下面就来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若贷款数额 a0 元,贷款月利率为 p,还款方式每月等额还本付息 a 元,设第 n 月还款后的本金为 an。
那么有:a1=a0(1+p)-a;a2=a1(1+p)-a;a3=a2(1+p)-a;......an+1=an(1+p)-a,.... 将其变形,得(an+1-a/p)/(an-a/p)=1+p。
由此可见,{an-a/p} 是一个以 a1-a/p 为首项,1+p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其实类似的还有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等银行储蓄借贷,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生物界的细胞细胞分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比数列
百度百科-等差数列公式

128 首项 公比为1.5有6项 不知对不对

证明:如果所述数列有两个相邻的项相等,即在数列
…,u,v,w,x,y,z,…
中有 x=w。那么,由于w=(v+x)/4=(v+w)/4 ,x=(w+y)/4 =w,
从而 y=v,又由 v=(w+u)/4 ,v=y=(x+z)/4 =(w+z)/4,
得 z=u…如此继续下去,可以知道在两个w(w和x)两边的项逐对相等。

从上面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猜测,如果所述数列有两项相等,那么和这两项距离相等的项(同在外侧或同在内测)也相等。

考虑所述数列
…,a,b,c,…,d,e,f,… (1)
中,由 4b=a+c ,4e=f+d,
可得 4(b-e)=(a-f)+(c-d).
这表明如下的数列
a-f,b-e,c-d,… (2)
仍然具有所述性质:每一项都等于相邻两项的和的1/4,但(2)只有有限多项。
设a与f相等,则(2)成为
P1=0,P2=b-e,P3=c-d,… (3)
不妨设 b>=e,这时 c-d=4(b-e)>=(b-e). (3)有递推关系 Pn+1=4Pn-Pn-1 ,有归纳法可知
(3)是递增的。(Pn+1=4Pn-Pn-1>=3Pn>=Pn)

我们考察(3)的最后几项。
①若a,f之间有偶数项,两两配对,最后三对是
u,v,w,x,y,z
(u与z,v与y,w与x),则由于
4w=x+v ,4x=w+y ,
得 v-y=5(w-x)>=w-x ,
而(3)中的项递增
u-z<=v-y<=w-x;
所以必有 w-x=0,从而(3)的每一项都是0,因而在a,f之间的项逐对相等。
进而可知(1)是'左右对称'的,即是
…,u,v,w,w,v,u,…
的样子。
②若a,f之间有奇数项,则最中间五项为
u,v,w,x,y,
那么由 4v=u+w ,4x=w+y ,
得 4(v-x)=u-y。
而 u-y<=v-x。所以仍有上面所说的结论,即数列(1)是'左右对称'的,呈
…,u,v,w,v,u,…
的样子。
到此证明就结束了。

数学中的【项】是什么意思?
答:数列中项的总数为数列的“项数”。无穷数列没有项数。借用《数学简史》的话,数学就是研究集合上各种结构(关系)的科学,可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严谨的过程是数学抽象的关键。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怎样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2、求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公式Sn=a1*(1-q^n)/(1-q)来计算。其中,(1-q)^n表示1减去q的n次方。求任意两项之差:等比数列中任意两项am和an之差可以通过公式an-am=a1*q^(n-m)来计算。其中,m和n分别表示要求差的两项的位置。3、判断奇偶性:如果等比数列的...

数列的造句
答:数列拼音 【注音】: shu lie 数列解释 【意思】:依照某种法则排列的一列数。例如1,3,5,7…,2,4,6,8…等。数列分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两种。数列造句:1、斐波那契数列,就是新的项是前面两项的和,我们在第4章练习9中已经介绍过。2、对于这种时间数列建模应用程序,通常需要从文件系统读取...

这道题目的两种方法?
答:对的

数列中的项数如何确定
答:...,a99.此时数列的项数为99-3+1=97项。2、下标是公差非1的等差数列型:如a9,a13,a17,...,a101 下标构成的等差数列为9,13,17,...,公差为4,其通项为4n+5.由101=9+(n-1)*4得n=24,所以项数是24.上面两个是常见的数列项数的确定方法。例子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出了。。。

怎样计算项数?
答:计算相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数列中项的总数之和为数列的“项数”,在数列中,项数是一个正整数。共有(99-1)÷2+1=50个数 1+3+5+...+97+99=(1+99)X50÷2=2500 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

一道数学题
答: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数列中前两项之和。这个数列是斐波那契在他的《算盘书》的“兔子问题”中提出的。在问题中他假设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一对小兔(一雄一雌),而每对小兔在它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又能开始生小兔,如果没有死亡,由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开始,一年后一共会有多少对兔子?将问题一般...

高中数学数列?
答:三、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使得前后项相抵消,留下有限项,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四、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乘的形式。即若在数列{an·bn}中,{an}成等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推导过程
答:(2)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3)m,n∈N*,则am=an+(m-n)d。(4)若s,t,p,q∈N*,且s+t=p+q,则as+at=ap+aq,其中as,at,ap,aq是数列中的项,特别地,当s+t=2p时,有as+at=2ap。(5)若数列{an},{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