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作者&投稿:景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相会。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爬上宝盖山,垒石登高,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

转眼三年期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一阵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入山崖。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在姑嫂二人垒石登高的地方建起这座“姑嫂塔”。

 “姑嫂传奇”是一个纯粹的悲剧,有别于一般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传统民间故事的套路。善良而富有联想特质的国人在讲叙民间故事时,常追求结局的圆满,甚至不惜采用近于“神话”的创作手法。不论主人公历尽何种艰难,最终总有“青天大老爷”出现,为之平冤昭雪。男女主人公经过几番周折,终能缔结连理。

然而,“姑嫂传奇”的最终结局不是穷哥哥发了大财,衣锦还乡,与姑嫂美满团圆过日子。而是,一场无名的风浪打翻穷哥哥即将靠港的船只,也粉碎了姑嫂三年的期望和满腔的挚着。

同时,它也让每一个对故事结局有良好愿望的人们感到意外。当穷哥哥的船遭遇狂风恶浪时,没有“神仙”出手相救;当姑嫂二人怀着对亲人的挚爱,纵身跳下山崖的一刹那,“奇迹”依然没有到来。善良的人们看到了一幕纯粹的悲剧,只留下那座千年无语的石塔孤独地面对千年的岁月轮回。

正因为没有“奇迹”的出现,才让“姑嫂传奇”更接近于事实本身,它的悲剧色彩不但没有削弱它的影响力,反而由于它的“原汁原叶”,更真切地折射出早期闽南先民的生活状态和艰难历程。

因此,过了数百年,“姑嫂传奇”仍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依旧在闽南侨乡、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流传不衰。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也随着这个凄美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印烙在海内外侨乡人的心中。

历史意义

姑嫂塔的故事当然是传说,但它却是侨乡人民过去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侨乡人民移民海外历史的见证。

石狮市是闻名遐迩的闽南侨乡和与港台有密切亲缘关系的地区。至2014年,旅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地区的同胞有 30多万人,侨眷侨属占石狮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石狮市的旅外华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石狮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关系。祖籍石狮市的台胞有30多万人,目前居住在石狮的台湾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姑嫂塔不仅是早期石狮乡民背井离乡、移居他国的见证者,也是当今海外赤子回乡参与故园建设,为家乡人民造福的见证者。

以上内容参考:石狮市人民政府-万寿塔(姑嫂塔)



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答: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相会。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爬上宝盖山,垒石登高,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期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

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
答: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如下:1、姑嫂塔的来历 姑嫂塔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历时30年建成,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

民间传说姑嫂崖
答:姑嫂塔的传说是福建省泉州市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从前,宝盖山下居住的乡亲们为纪念姑嫂望夫终不能相会而跳崖自尽而建筑的石塔。从前,宝盖山下居住着一对穷夫妻还有一个小妹妹,一家三人,生活困苦。俗话说:“盐水也有口渴的人喝。”大兄只好离别年轻的妻子和妹妹,孤身一人,往南洋谋生去了。大兄去...

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
答:关于其来历,有两个不同的传说,一是记载于明代何乔远的《闽书》:“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故名为姑嫂塔”;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飘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后人为她们感到哀伤,故而筑塔祀之,名姑嫂塔。

为什么会有石狮姑嫂塔?
答:据载,姑嫂塔为宋绍兴年间所建,是为了适应当时泉州海外交通的日益繁荣而设置的航行标志。古时候,姑嫂塔周围的侨村,沿袭着一种叫中秋点塔的风俗。每逢中秋之夜,十乡八村的男女老幼都齐集山头,在塔上燃起火把,把石塔映得通红。据说,这是为了使游子的归帆不致迷航。姑嫂塔高21米,底宽20米见方,...

古代人是怎样建造石狮姑嫂塔
答:在闽南侨乡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还流传着更为传人的姑嫂塔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无法缴交财主的田租,被迫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还债。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登上宝盖山远眺大海归舟,盼望骨内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已到...

石狮姑嫂塔为什么叫姑嫂塔
答:1.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 它位于泉州湾背靠的山上,面临台湾海峡,具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泉州府志》称其作为航标灯塔,起着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3. 有关姑嫂塔的名称来历,《闽书》中记载了关于姑嫂望夫的传说,但这只是传说...

传说典故:姑嫂塔的传说
答:大哥乘坐的小船翻沉海底了,姑嫂呼天号地惨哭几声也抱堕崖自尽了。 后来,乡亲为纪念姑嫂,就在她俩又叠石堆台眺望大海的地方建筑了这座塔,取名姑嫂塔。 这个凄美的传说是早期华侨苦难经历的缩影,它也深刻地反应了石狮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开拓奋进精神,至今在闽南、东南亚各地流传不衰。

石狮姑嫂塔的来历?
答:石狮姑嫂塔的来历: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泉州府志》中载,从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650年中,泉州发生大旱11次,造成了“民多饿死”、“民多游移”、“种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惨情景。在那兵...

姑嫂塔的传说童话故事
答:姑嫂塔的传说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宝盖山下居住的乡亲们为纪念姑嫂望夫终不能相会而跳崖自尽而建筑的石塔,接下来就由我带来姑嫂塔的传说童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传,八百多年前,有一条身长八十华里的水龙王,横卧安东,头在西南,尾在东北。这是一条懒龙,每年只伸一次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