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病句题中带“由于”的句子,怎样算对,怎样又是错的

作者&投稿:愈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病句中“由于”后能跟“因此”搭配吗~

是病句,属于句式杂糅,删去“由于/因为”或者删去“所致”。
同样的还有:
典型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与“……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
例句:
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说“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2、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修改意见】或说“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说“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3、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修改意见】或说“之所以变坏”,或说“变坏的原因”。

病句的修改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一、句首介词 依照一般的说法,介词往往跟名词性词组构成状语,修饰、限制谓语,然而使用时容易犯毛病,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语。 因为在句首使用介词,介词与本应充当句子主语的成分构成介宾短语作了句子的壮语,导致句子缺主语。因此在看到介词时,如在、使、由于、通过、经过等词,就要引起高度重视,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上面。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此句本可以以“这次学习”或“我”两者之一为主语,另外一个与介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壮语,可是由于在两者前面都用了介词而使主语缺失。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句式杂糅的表现。根据以上分析,判断这类病句的方法就是发现句首(特别是连续两句)有介词,通常就是这类问题。修改时只要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删去其中一处介词就可以了。例1可改为“这次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可改为“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 二、主介错位  主语和某些介词(如:“通过”、“根据”、“当”等)错换了位置即主介错位。主介错位后,主语处于介词短语之中,这个句子就变成了缺主语病句,因为介词短语是不能做主语的。如: 例2、根据田间试验证明,可生产无根结线虫的苗木。 上面这两个例句都是因为把主语放在介词后面而造成缺主语。修改的方法很简单,删去介词,把主语从介词短语中解放出来就变成了正常句。例2删去介词“根据”,“田间试验”就恢复成主语。由此可记住一个规则:在使用“通过”、“经过”、“关于”、“对于”、“当”等介词时,不能框住主语。一定让能作主语的词语处在介词短语之外,不能让它们处在介词短语之中。 主介错位的另一种类型是本该处于介词短语中的成分没有被介词框住,而成为句子的主语,后面又没有与其呼应的谓语,从而造成缺谓语的语病。 例3、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置。 主介错位中的修改要谨慎,否则容易产生新的语病。 例4、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不可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例4中“由于”跟后面的词组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全句没有主语,因此可以在“不可能”之前加“他”。此句如果只简单调换句首介词“由于”与“曹雪芹”的位置,句子还是病句,属缺介词的类型,后文将提及。因此修改病句一定要反复读,不然就会产生新问题。 介词位置不当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介词短语必须提前,而不能放在主语前面。 例5、“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于2005年10月16日晚19时20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第二天,中国四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航天界的大事都做了详细的报道。 例4中的“关于这起震惊世界航天界的大事”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之后,应移至“中国四大报纸”前或将“关于”改为“对于”。 三、宾语缺失 因为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由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因句子成分比较复杂而忽视了,往往就造成宾语缺失的问题。 例5、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安徽卷) 介词“以”后应有成分与以搭配,可是句中只有“积极进取、不折不挠”跟在后面,“积极进取、不折不挠”缺了所修饰的中心语,因此造成介词“以”缺宾语,应在“不折不挠”后加“的精神”。 在这一类型病句的辨别与修改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习惯搭配,同时要关注每一个介词,看看是否需要宾语与之呼应。 四、介词缺失 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由于忽视或句子长,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该介词与连词又同形时。 例6、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浙江卷) 例6中“和”字后存在两个宾语,本需要两个介词,一个介进比较对象,一个介进对待的对象,可是由于连用又可同形而被遗漏了一个,造成缺少介词结构中的介词的问题,应在“和”前加介词“对”,与“同行”构成介宾短语。 五、介词搭配 介词在使用时经常是前后配套使用,特别是介词“在”,往往有“上”“下”与它呼应。比如“在抄作业这个问题上”“在老师的指挥下”。因此介词与后面的呼应的内容不搭配就是此类问题之一。 例7、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广东卷) 介词使用错误,“对”与“上”不搭配,可将“对”改为“在”;也可以去掉“上”,让“对”与“管理”构成介宾关系。 问题之二是搭配成分缺失。 例8、在校庆八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作品,完全是由2004级文科班学生创作的。 介词使用缺少呼应。必须在“周年”后补上“上”字。 六、介词错用 介词使用不当还表现在用错介词上,用错介词,造成介词同宾语搭配不当。 例9、我们必须跟雷锋同志学习 。 此句中的介词“跟”使用不当。跟一般应用在介进一起进行某一动作的对象或平等对象时,比如“你跟我来”“我不和你比”等。而此处接近的是学习的对象,应该使用介词“向”。这类语病需要我们关注常见介词的使用范围。 七、主客倒置 介词的使用还容易造成主客倒置。主客倒置也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通常发生在应用介词“对”或“对于”的句子里。“与”“和”两个也会造成主客倒置。 例10、麦克格雷迪、穆托姆博、泰勒等名字对一些准球迷可能还有些陌生,可随着火箭队比赛的进行,这些名字一定会对准球迷们越来越熟悉。 例10相对比较复杂,首先要明白一个“对”词,按照常理,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颠倒过来是背理的,因此应改为“一些准球迷对麦克格雷迪、穆托姆博、泰勒等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随着火箭队比赛的进行,准球迷们一定会对这些名字越来越熟悉” 例11、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比较的主体(或者需要突出的对象)应放在前面。 此类病句容易迷惑人,小心以下陷阱。 例1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例13、美英联军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军事打击的行为,对于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这两个句子,看似主客体颠倒,实际上都是正确的。有些语句,只要在主体之后加上“来说”二字,而且假如把介词短语,即“对于……来说”抽出来后,前后两部分组织也很流畅,那么主体客体也可以改变位置。 趁热打铁: 1、费卢杰,对美军是深恶痛绝的,因为那儿已成为反美武装的主要根据地。“美军对费卢杰是深恶痛绝的”。 2、这个工作对他是完全陌生的,决心从头学起。 3、生物技术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已不再陌生。 4、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5、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 6、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5北京春招) 7、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 8、这是一个偏远的小车站,对于他是很陌生的,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任何一个落脚的地方。 9、攻克当代医学尖端——癌症,对他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长征”,他得纵横中西,博采众长,千年求索,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医学独创。(黄冈) 10、中关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这些、“老海淀”都是非常了解的。 11、青少年中,对于这种盲目追星、虚掷光阴、浪费生命的行为,至今仍未受到批评,得到纠正。(黄冈中学模拟) 12、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005浙江卷5B) 13、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4、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15、从这些事实中,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16、对于拥有闲钱的居民,将钱投入某种有益活动中,是很明智的做法。 17、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1992年高考题) 18、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全国四卷 19、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06江西卷) 20、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蜂蜜含滋补血液的铁、铜、叶酸等物质,易被人体吸收。 21、过去一年承蒙观众的厚爱和支持,使《桥》节目有了可喜的进步。 2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23、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24、进入新世纪的中关村,不断完善各种软硬件环境,正努力地在向现代化的大道上迈进。

由于 一般是 由于 加后面的部分,构成介词短语表原因,这样的句子在病句中出现句式杂糅的情况。 首先,看有由于了 后面是否还有什么什么的结果 如有 既有由于 还有什么的结果 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杂糅 这就是不正确的了。
看个例句: 由于老师生病了,所以这节课不上了。 (这是对的)

由于老师生病的结果,所以这节课不上了。 (这就是错的)

前句是由于,后句又有因此,所以,,,都是错的(没有主语)。

对的例子:由于外面下了很大的雨,学校通知今天不上课了。
错的例子:由于外面下了很大的雨,以致他打了伞,还是淋湿了。(第二句缺主语)
由于外面下了很大的雨,是学校通知今天不上课的原因。(杂糅)

由于与使~不可连用(考试中常出现),是因果关系连词,连词正误的判断主要靠语感,读的通的基本不会太偏

语文病句题中带“由于”的句子,怎样算对,怎样又是错的
答:看个例句: 由于老师生病了,所以这节课不上了。 (这是对的)由于老师生病的结果,所以这节课不上了。 (这就是错的)

“由于…… 的原因,……”
答:“由于...的原因”这种搭配是错误的,所以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针对你提出的句式,正确搭配应是:1、“由于...。”2、“...的原因是...。”病句修改的练习建议:1、专题复习的配套练习;2、重新温习以前各综合练习中有关病句的考练题,自己归类。3、有关资料上的病句判断选择改错题。4、思考...

由于童年的不幸,使他在写作时对童年始终念念不忘。修改病句?
答:修改病句:由于童年的不幸,使他在写作时对童年始终念念不忘。这个句子里的“由于”和“使”不能同时用。通常的搭配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什么东西或事情)使(谁或者什么东西怎么样了)”。因此,这个句子应该改为:①童年的不幸。使他在写作时对童年始终念念不...

"由于...的缘故,导致..."是正确的语法吗?
答:不正确。两个联系词“由于……的缘故”和“导致”重复,并且造成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必须要去掉一个。从语义上看,是杂糅。把两个语义杂糅在一起了。例如:由于天气不好,所以今天的室外活动取消了。如果说成由于天气不好的缘故,导致今天的室外活动取消了,就是个病句。

在语文当中由于能不能很使一起连用
答:“由于……使……”是病句,此句缺少主语。如:由于新的加工计划,使工时缩短了一半。这个句子包括了从句、宾语、谓语成分。缺少主语,病句。前面那个“由于”引导的是独立于句子中的一个部分,理论上去掉这个部分,后面的句子应该也是成立的。病句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

语文病句
答:这个句子中,由于~~~结构是表示原因的介词结构,只能作状语,那么,谁创造呢?缺少创造的主语,按照说话者意思,应该是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可是前面加上由于,这个部分就成了原因状状语了。这种语病是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很常见的语病。由于放在句首是可以的,但必须在创造前加上主语,...

一句里有使和由于是什么病句类型
答:这个句子就没有主语,如果去掉“由于”,那么句子就成为——没有认真学习,使他的成绩有所退步。在这个句子中,“没有认真学习”成为了主语。或者,去掉“使”,句子就成为——由于没有认真学习,他的成绩有所退步。在这个句子中,“他”就成了主语。所以,这中类型的病句,只要把“由于”和“使”两...

“由于.使.”是病句吗
答:由于…使(让)结构,是主语残缺的典型病句。由于、通过、随着,在这里都作介词,而介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同名词、代词等组成介宾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而介宾短语又不具备充当主语的功能。句中的"使″"让″又是使动词作谓语,又不符合无主句的要求,因此,便产生了缺主语的病句。

请问“由于.造成的”这个句子是病句吗?
答:是病句。从结构上看,是主语残缺。原因是“由于”的出现,使这个句子主语缺失。从语义上看,是杂糅.把两个语义杂糅在一起。这是典型的句式杂糅类型的病句,“因为...”和“由...造成的”是两个独立的都表示原因的句型。表被动:被(受)??所。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深受群...

由于和因此连用是病句吗,由于不能和什么连用,为什么?
答:"由于"是一个表示原因的连词,通常用来引导一个原因状语,解释某个动作或结果产生的背景或条件。而"因此"则表示因果关系的结果,用来引出因某个原因而产生的直接后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通常不直接与"因此"连用,因为它们的功能相似,都指向因果关系。在句子中,如果已经使用了"由于"来阐述原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