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个国家那么近,德国人那么严谨而法国人就那么懒散

作者&投稿:阴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国人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么守时严谨吗?~

说起德国,首先我会想到德国制造的汽车、德国的工业制造,其次说到德国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守时严谨,提到法国人的印象就是浪漫,提到西班牙人的印象就是热情奔放,我们都喜欢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概括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其实小编也好奇,他们是否真的就像传言中的那样严谨,他们所谓的严谨是不是被我们神化了?

严谨这个词应该是指对一件事物的态度和规格,例如他们在汽车工业上,他们对待工件的要求,对待生产上的精益求精,才有了最全球著名的德国制造,他们对事物往往追求细致,追求精益求精,对待工件也是规格化和数字化,而现在无论是什么产品只要被贴上了德国制造,都会体现的熠熠生辉!

在垃圾分类上,德国也是世界闻名,在回收垃圾方面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据说在德国的鸡蛋都是有编码的,这样的事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很神奇,给鸡蛋贴上身份证,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每一颗鸡蛋都是由来源的,以上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严谨。

但是德国的火车也有晚点,德国的学生也会逃课,德国也会有个别小商贩投机取巧,德国也有犯人,也会犯错,所以说他们守时严谨也是不正确的,我们大家的认知与其说德国人守时严谨,不如说德国的工艺制造严谨,不如说德国人对待事物的方式严谨,不如说成是德国的风土人情比较严谨,不如说国家政府的政策对于国家的人民群众的严谨。

法国人工作效率低之我见 说到法国人工作效率低,其实这是一个从我刚学习法语,了解法国以来就一直伴随我的话题。在出国之前的教育中,综合从各方面获得的信息,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法国人生性自由散漫,工作效率奇低。几乎所有去过法国的人都在反复的对我们诉说在法国要处理一件事情时必经的无尽的等待。

来了之后,根据我几个月的生活经历,情况跟之前听说的应该说出入不大,但是还没有严重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从另一个方面说,我倒是想替法国人说几句公道话,其实法国人的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也是情有可原的。在阐释我的观点之前,不妨先看几段材料:
几乎所有来到法国的留学生第一感觉就是所能接触到的法国各个阶层的个人能力的不足和效率低下。我曾接待过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在他们来到法国之前一而再的强调这一点。比如,他们到的第一天乘火车去学校,希望办一个优惠卡。在办之前我必定先嘱咐,一定要自己核对姓名和年龄,法国人出错的概率是相当高的。果不其然,屡试不爽。以致于只要是法国人办理的事情,中国人都要反复核对(确实是这样,我银行账户的名字他们都能弄错,而且在我给他们指出之后他们都不以为然)。在法国买一条裤子,或者西服,如果需要缝裤脚或袖子,需要一周。在法国就是钉一个鞋掌也要一周。其实国内只要和法国人合作过的公司都有这种体会。可以说,不来到法国,不知道中国人多么聪明和高效。法国民众的个人能力和效率低下,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与它的国民性有关。法国是一个浪漫有余严谨不足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细胞非常发达,但商业头脑缺如。其次,法国的精英和大众阶层分工十分的明显。精英阶层制造规则,大众则对这个规则十分的依赖。比如,法国的病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史和曾经接受过什么治疗,都完全由他的医生负责。一旦换了医生,就只能由两名医生进行沟通。渐渐地,法国百姓都失去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承认法国的规则相对于中国十分的完善,但再完善的规则在急速发展的现实生活面前都远远不够。每当遇到规则的空白地带,法国人一筹莫展,而一向不依赖规则(甚至专找规则漏洞)中国人则能迅速找到解决之道。
法国人除了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偏于人生享受。这和中国人勤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同样是国民性和体制在起作用。特别是法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确立高福利制度后,每年的假期多如牛毛,而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星期天不上班的国家(加拿大和美国都非如此),特别要命的是,不管有多紧急的事情,上自总统下自百姓,照休不误。2003年8月法国发生百年一遇的酷暑,造成上万人死亡,社会应急体系瘫痪。结果希拉克总统假期结束后才悠然地返回巴黎。然而,商场如战场,时机也往往转瞬既逝。如果有一个紧急订单,法国人给的补贴再高,也不愿意牺牲休假。所以法国推迟交货的现象十分普遍。象全球都闻名的空客,屡屡因为推迟交货而不得不支付赔偿金。我曾多次遇到中国的代表团由于签证原因来到法国后与假期冲突,结果公务只得取消。因为法方早已空无一人。
法国人极爱度假,法国的假日也极多。一年中,休假的日子多,工作的日子少。除了周末两天休息日以外,每年还有11天的法定假日(元旦、五一、国庆、两次世界大战停战日以及6个宗教节日),外加5周带薪年休,总共140天。除此之外,每个员工每年还有12天的职业培训假。似乎是嫌这么多天的休息日还不够,法国人还引进了一个”桥”的概念。具体说来,如果法定假日与周末休息日只差一天,比如7月14日国庆节赶上是星期四,那么星期五就称为”桥”,与星期六、日搭上一起休息。一般说来,一年当中赶上三四个“桥”是不鲜见的。至于中小学假期就更多了:9月初开学以后,10月底开始万圣节两周假期,接着圣诞、新年3 周假期,然后2月份寒假和4月份春假各3周,马上就到夏天大假期了。在法国,夏天大假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按劳动法的规定,5周的年休原则应该在每年5月 1日到10月30日之间,实际上大部分人选择七、八、九阳光最充沛的3个月去度假。上到经理老板,下至普通工人,都要出去度假,每年暑假期间法国大约有 50%的企业关门停业。如果老板要求雇员在法定年休时间以外休假(即每年11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那么雇员有权享受额外的两天休假。在这5周带薪年休的时间里,如果赶上法定假日,年休自动相应延长一天。如果年休中间赶上有“桥”,年休是否相应延长则要看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协议。如果是女工,家里又有一个15岁以下的孩子要照看,那么母亲就可以将年休时间延长两天,两个孩子延长4天,依此类推。  与休假一样,罢工也是劳动者的权利。9月份放假归来,法国就进入了罢工的高峰季节,无外乎是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银行、邮局、电力公司、航空、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的职员罢工是最常见的,但其他行业比如教师、医护人员、记者和国家公务员也会罢工。特别是航空公司,国内航线罢,国际航线也罢,不是飞行员罢工,就是技师罢工,空姐乃至地勤人员也不例外。罢工的人多,次数多,罢工的名目也种类繁多,劳动法上专门有定义。有警告性罢工,短时间停止工作对雇主施压;有“瓶颈”式罢工,选择要害部门或要害时间停止工作;有轮流式罢工,企业内不同部门或工种轮流停止工作;还有声援性罢工,也就是为支持其他行业或企业的罢工者而停止工作。尽管罢工会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但是历次民意调查显示,多数法国人都对罢工者表示理解,大概是因为人人都有罢工的经历,将心比心吧。在法国办公事,即使没有赶上罢工,碰上假期再搭个“桥”,一拖就是10天半个月。据法国人自己说,他们政府部门里的公务员先生们都是模范丈夫,因为这些人每天不但早早下班回家,而且在上班时已经看过当天所有报纸,所以有很多时间在家帮妻子做家务。平均而言,法国人比相邻的英国人每年工作时间约少200小时,比美国人和日本人少将近400小时。有时和法国朋友谈起办事效率的问题,他们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现在这样干法,还有300万失业人口;假如我们都像日本人那样玩命,你想想还得有多少人丢饭碗?想想也是。法国社会党自1997年上台以来,通过立法逐步在全国企业中实施“每周工作35小时,按39小时付工资”的政策,相当于每年又增加了5周带薪休假。每个人干活的时间少了,干同样的事需要的人就多了。
看了这些,我想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人办事效率低下了。总体来说这是法国人民族性格使然。虽然法国人天性崇尚自由个性,但是也讲求公事公办,循规蹈矩,甚至有点墨守陈规,很少变通,似乎在他们的意识中,完全没有“讲讲情面”的想法。比如同样一件事,稍微变通一下,2天就能办完,但是完全走规定程序要 7-10天。有时候我们都替他们着急,但他们照样我行我素。这也经常为我们这些“聪明灵活的”中国人所诟病。
但是“灵活变通”一味图省事儿就是好的吗?可能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完全按规程办事都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每年有多少失误和事故是如果按章办事就能避免的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法国的高铁技术举世闻名,60年代的时候法国的高铁速度就达到了时速200公里,现在的TGV时速正常是350公里,但是法国的铁路事故少之又少,至少我从未耳闻。现如今我国的动车时速也就是200公里左右,但是铁路事故层出不穷,近三年来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就有数起。事后调查原因,全部都是因为没有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所致,没有一起是因为自然原因引起的!这就是有没有严格按照规程办事的差别!
相反,我倒是觉得有些人真的是聪明过度了,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不仅不能批判法国人的固执,甚至要来反思一下自己。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情有可原就是,在法国,虽然需要等待,但是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一点在我到达法国的第一天就深有感触。首先就是工作人员的态度上。从戴高乐机场买火车票直接去里昂。虽然也要排起长长的队伍,但是工作人员的态度要比国内火车站售票人员好得多,总是笑脸相迎,而且他们的售票柜台也是完全开放式的,没有冷冰冰的铁栅栏和钢化玻璃。木质柜台也是宽大而有弧度的,非常方便乘客阅读和写字,整个过程都是相当惬意的,完全不是国内买票时那种低三下四有求于人的感受。好吧,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口素质的巨大差距上。可能如果在国内售票窗口没有防护设施的话,售票人员也就失去了保护的屏障,恐怕也就不敢轻易跟拥挤躁动的旅客甩脸色了吧!这到底是谁之过呢?
法国银行的服务状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第一次去法国的银行办理业务的我们来说,刚进到银行里面,除了那几台自动柜员机,完全无法想象银行居然可以是这样的。这完全就是一个稍大一点的办公室,没有宽大的业务厅,没有荷枪实弹的警卫和保安,更没有防备森严铜墙铁壁的柜台,甚至用不到取号机。一个小小的接待柜台会根据不同的业务指引你去不同的小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都会有一个职员一对一全封闭地为你办理业务。让你第一次找到真正的储户才是银行衣食父母的感觉。后来去EDF办理开户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等待的时间相对漫长,也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对一的在办公室办理业务,他们会详细的对你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这样的工作方式当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无论是去CAF申请房补还是去电信公司办理电话业务,情况也都是类似的。只要你说清楚自己的基本情况,把该交的材料都上交,剩下的就是回家等信儿了。几乎所有的机构公司都会在一定时间之内给你寄信,虽然拖的时间相对长一点,但是基本都是很准时很省心的。
既然服务这么人性化这么周到,那么多耗费一些时间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这是第二点。

至于说到法国人本身的懒散,批判法国人“不是在度假就是在罢工”,这也是民族性格,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方式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然。既然人家觉得休假和罢工是不可被剥夺的天赋人权并自得其乐,作为外国人又有什么权利去指指点点呢?既然你选择了寄人篱下,那就只好入乡随俗了吧。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但求诸位看过能够引起一些思考甚至争论,权作茶余饭后的娱乐罢。

人种不一样啊,还有就是国家形成初期的制度原因,德国主要是由日耳曼民族组成,日耳曼民族以不屈闻名,在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人就是抵抗最为激烈的地区,罗马帝国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征服日耳曼人,而德国是在普鲁士王国的基础上建立的,普鲁士王国来源于原三大骑士团中的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在三大骑士团中就以组织严密著称,且整个骑士团不管是妇女还是儿童,实行的都是军事化管理,因此,从普鲁士王国成立之初,这个王国就已经实行了全国军事化,整个王国就已经形成了组织严密,做事严谨的做风,进而成为了德国这个民族的标志。
法国则不同,法国人虽然来源于高卢人,但历史上高卢人多次人被罗马所征服,后又被日耳曼,撒克逊人,凯尔特人等多个民族征服,各人种之间混居,混血,进而形成了法国人天生浪漫的性格,其实说浪漫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就是放荡,懒散。

这是历史文化所造成的,跟地理位置关系不大,正如中国和日本那么近,中国人那么善变而日本人那么执着一样

德国的人口密度不小,为什么他们的房价还很低?
答:因为一旦你租房了,房东首先是不可以随便涨价的,第二呢,如果整体房价有所上涨,国家还会拿出一定补贴补贴你的租房,第三,如果就是你签了合同之后房东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把你赶走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租房反而是一个强势群体,出租房屋阶层在德国反而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很多人并不...

德国人和瑞士人、奥地利人讲德语有何区别?
答:瑞士和德国拜仁州的方言基本接近,这两个地方的人相互理解无压力,但是和德国内陆就不行了,往往是德国人说的话瑞士人可以明白,而瑞士人说的话德国人一头雾水。瑞士德语的特点是发音没有Hochdeutsch那么强硬,张嘴音往往以合嘴音的形式结束,区分不是很明显。最显著的特色就是瑞士人和拜仁州人说德语的...

德国.英国.法国.祖先都是一个民族日耳曼人么?希特勒为身那么恨犹太人...
答: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即波罗的海沿岸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日耳曼人属于雅利安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日耳曼人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

德国人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答:德国,一个曾经2次掀起世界大战的国家,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在某些方面做的真的比我们好太多了。而严谨则是德国人的作风,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严谨。虽然我不敢说每一个德国人都是非常严谨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是严谨的。德国人的严谨体现在他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接下来我来给你们举几个...

德国人为什么最恨犹太人
答:首先说明一下,犹太人不仅被德国人仇视,其实被很多国家的人仇视,而且这种仇视并不是从二战开始的。事实上,犹太人受迫害,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仇视犹太人,尤其是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只是众多迫害犹太人事件的一个极端代表而已,下面简单说说我个人的看法。①宗教问题。

比利时独立后,国王却是德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答:可以说,利奥波德与英国有着扯不清的联系,很亲密。这样一来,一旦比利时受到外来威胁,英国肯定不能坐视不管。第二,利奥波德王子属于德国人,算是中立的,选择他的话,基本上没有人会反对的。顺便说一下,在当时以及后来,欧洲数个国家的国王都和德国人有着巨大的关系。

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啥士兵越打越多?
答: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德国人觉得苏联人越打越多,是由于两个国家在人口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德国人口8000多万人,苏联人口1.8亿多人,整整多出了1亿人口,所以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也必然远远超过了德军。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打击,但是国家体制保证了超强的动员能力 开战10天之内,苏联就征召530...

德国是个怎样奇特的民族
答:德国人非常看重房子,有世界上最多的城堡,据说目前仍有14000个。(四)遵纪守法 有一个笑话:在半夜12时开车,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

德国足球这几年为什么变得这么烂
答:也许是场面上的巨大优势,让德国人错误的认为日本队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弗里克下半场太自信,日本队换上攻击好手三笘薫、浅野拓磨、堂安律、南野拓实等好手时还任性的换下穆勒京多安和穆夏拉,这几人下场后,德国瞬间失去了中场掌控力,被日本队两个反击打服。正如大家评价的一样,德国人的傲慢和偏见,让...

战争谜团,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时,邻国为何袖手旁观?
答:如果当时德国与日本按照计划进行会师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德国将会打穿苏联让日本统一亚洲。如果当时德国制定的这个计划顺利实施,那么轴心国所控制的欧洲和亚洲就会连成一体。但是就在德国计划的非常完美的时候日本人却并没有像德国人计划那样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与德国面临的历史现状。最主要是由两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