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何后世又改称“蜀”呢?

作者&投稿:池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陈寿作为前蜀国官员,所著史书《三国志》记载有“魏书”、“蜀书”和“吴书”,而非“汉书”,也就证明陈寿并不认可刘备政权国号“汉”。

因为,无论是东、西两汉的国力,还是汉室正统承袭,或是偏安一隅的刘备政权,刘备政权国号“汉”可谓名不副实。

而将东汉三分天下的曹魏、刘蜀、孙吴明显就是三个新的政权国家,就算孙备勉强承袭汉统,依然难以令世人信服。

因此,刘备政权国号“汉”的虚名,被“蜀”的实名所代替。

一、东、西两汉皆为大一统国家,而偏安蜀地一隅的刘备政权实难承载“汉”名

公元前202年8月12日,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定都长安,成为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至公元8年,被王莽的新朝政权所替代,也就预示着西汉政权的消亡。期间,共历十三帝,享国二百一十四年。

公元25年,西汉皇帝的远支皇族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汉光武帝。

至公元220年(东汉延康元年)汉献帝刘协被魏王曹丕所逼,无奈禅让帝号于曹丕,自此曹丕称帝改元,代汉建魏,这同样也标志着东汉政权的灭亡。期间,共历十三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

此后,史家对于西汉和东汉,统称汉朝。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偏安蜀地一隅,在成都称帝的刘备建国号为“汉”,又如何承载的起“汉”之威名呢?

如若蜀汉有能力灭魏、亡吴,国号“汉”名自然当得,但不知那时国号“汉”还会依旧存在否?

二、大汉已被三分天下,汉朝已亡,刘备国号“汉”也就更加的名不副实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在洛阳建立曹魏政权,定国号“魏”,史称魏文帝,年号“黄初”。

公元221年(延康二年),汉中王刘备在大诸文臣武将的支持下,称帝改元,立国号为“汉”,年号“章武”。后世民间也有“刘蜀”、“蜀汉”、“季汉”之称。

公元229年(黄龙元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吴”,年号“黄龙”,史称大皇帝。

由此,世人皆知,大汉已被曹魏、刘蜀、孙吴三分,在原大汉的土地上,崛起的三国政权成为了三个完整的政体主权国家,而原来的大汉早已名实皆亡。

因此,刘备政权国号“汉”,自然也就名不副实了。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后世又改称“蜀”原因,这是由于刘备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个地方古时候称蜀地,易守难攻,所以后人称蜀国。

因为刘备的汉朝被灭之后,由曹魏来当家,曹魏将刘备的汉朝贬称为“蜀”,所以后世都称之为蜀国。

其一 “蜀”是一个割据政权,并非全国性政权。
其二 “蜀”最具有蜀地特征,体现蜀地品格。
刘备所建立的“汉”,本来是一个外来政权。但是,当这个政权定都在成都以后,便具有了非常多的蜀地特征。

汉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答: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

刘备作为汉朝皇亲,建立的为什么不是“汉国”而是“蜀国?
答:刘备的政权自称还是叫汉,自认为继承的是汉高祖和汉光武的正统地位。蜀国,西蜀小寇来自魏国对他的蔑称。首先来说正统意义上讲,魏国才是继承汉正统的朝代,曹丕虽然逼迫汉献帝禅让,但是依然被后世史家认为是当时代的正统,而刘备和孙权的势力是割据政权。另外,还有一点为什么同时期历史上称三国为:曹魏,...

刘备为什么没被历史承认为汉朝的皇帝
答:在曹丕通过禅让的方式称帝建立魏朝的时候,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但是历史上公认的汉朝,一般指的是西汉和东汉,刘备并不被承认是汉朝的皇帝,其所建立的蜀汉并不被认为是汉朝的延续。那为什么刘备建立的蜀汉不被承认为汉朝呢?原因有三。其一,曹魏通过禅让制度获得了法理上...

刘备建立“季汉”,为何不能算是汉朝的延续?
答:刘备的出身 虽然刘备整日里以汉王朝宗室自居,坚持自己建立的政权才是正统。可刘备的血缘与东汉大宗远得实在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刘备到底是不是汉王朝的宗室,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去纠结了,至少汉王朝官方是认账的,那就算他是。可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水岭在哪里呢?西汉初年,汉武帝...

既是汉朝后裔建立的国家,为何刘备称其为蜀而不是汉呢?
答:刘备建立的“汉朝”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而且没有史官专门修史,兵荒马乱更是导致资料缺失。曹魏和孙吴则都有官修的“魏书”、“吴书”,还有私人写的史书,客观上史料要丰富一些。陈寿本是蜀汉的官员,经历了蜀汉被曹魏攻灭、曹魏又被西晋取代,成为了西晋的官员,在孙吴被西晋攻灭后,开始收集...

刘备作为汉朝皇亲,为何建立“蜀国”而不是“汉国?
答:刘备作为汉朝皇亲,建立的当然是汉国,只不过三国最后是由晋国一统,晋国在法统上是接受了曹魏的禅让,为了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来说必须将曹魏认作是正统政权,而汉朝在禅让给曹魏的时候就已经灭亡了,刘备的“汉国”,在正统历史记载中也就成了蜀国了。比如《三国志》就分为《魏书》《蜀书》和《吴书》。...

三国时有蜀国,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个蜀国,而五代在三国后,为何五代时...
答: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汉朝在蜀地,且为了与西汉、东汉加以区分,而称为蜀汉,也会称之蜀国。五代十国时期,前后在蜀地出现了两个割据政权。①公元907-925年,高祖王建建立的蜀国,为后唐所灭。②公元933-965年,高祖孟知祥建立的蜀国,为北宋所灭。由于上述两蜀国在时间上一前一后,为了区分,便冠以...

为什么东汉属于汉朝,蜀汉却不属于汉朝呢?
答: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汉朝来说,包含了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东汉,以汉献帝作为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此基础上,就刘备建立的蜀汉,虽然国号也是“汉”,而且刘备还是中山靖王之后,也即是汉室后裔。不过,蜀汉却没有被纳入到汉朝的范围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

历史上刘备称帝了吗?
答: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

汉朝后面是什么朝代顺序和时间是怎么样的?
答: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按照历史顺序来说,汉朝后面就是三国,然后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