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作者&投稿:德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1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劫难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1、今天,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1860年,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法国著名的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生齐读这句话)上一堂课,我们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追忆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大家想不想再一起走进圆明园,去欣赏这万园之园的精华,感受这令人心醉的美呢?(播放课件)配乐

2、谈感受:看着这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对祖国的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3、(出示全景图)就在这座历经六代皇帝花费了150年的时间修建的圆明园中,有风格别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建筑,有引人入胜的西洋景观,再加上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中外的史学家们给与它至高的荣誉,谁还记得文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一生读,然后大屏幕出示句子)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指导学生朗读



4、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激情再读二至四自然段,将你心中的感受一读为快。



圆明园是一个奇迹,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个神话

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



二、面对现实的残酷,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爱国情感。



1、老师引语:然而今天,我们不得不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词,这个词写起来不容易,读起来让人心里也沉甸甸的。轻轻读一读课题。(出示课文插图:圆明园废墟图)

2、读了课题,我们进入“自由问答天地”,学生质疑(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这么美的圆明园毁灭的?它为什么会被毁灭?)

3、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美得让人心醉的圆明园被毁灭了,它的毁灭令人心碎。1860年10月6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带着你们的疑惑,让我们再一次把历史的长卷翻开,撕开那道在中国人的心底里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看录象)

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答:痛惜;愤怒;仇恨;英法联军简直就是强盗……)

老师引语:此时此刻的圆明园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样束手无策,被无情地践踏、掠夺,就让我们到这些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文字当中去寻找这些强盗们罪恶的嘴脸,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第五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读)

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掉圆明园的?(大屏幕出示板书)

4、读、评、议“1860年……毁掉”

(大屏幕出示句子)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让学生仔细读句子,采用换词法,将“闯进”换成“进入”,并删掉“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朗读,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划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残暴罪行的词语,还想读吗?指导学生关键词要读重音。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

谁还想读,你什么滋味(心疼、火冒三丈、恨……)这里多叫几个人读



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圆明园被毁灭的资料。

生1: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生2: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惨不忍睹。

最后全班握紧小拳头,注意重音的词语齐读。



英、法联军把圆明园破坏殆尽后,他们欲盖弥彰,竟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

师:三天三夜,相当于4320分钟,8640个半分钟,亲爱的同学们,一幅字画不用几秒钟就变为一片灰烬,一处宏伟的景观一个半分钟就被烧得只剩残垣短壁,请同学们抬头,让我们静静地去体会,这8640个半分钟里的一个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呀?

生看火烧圆明园图像(半分钟)(出示:这把火烧毁了)配乐《江河水》(二胡)



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毁于一旦,成了一片灰烬。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带2、3段?

生:我会以十分自豪、高兴的语气去读。

师:请你以自豪的语气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生读)

师:真好,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

师: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们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读第4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师:很好。齐读。

师: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这是中华人民的国耻,拿好书读。1860年,读——

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看录象)

生: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然后让学生谈道理)



三、痛定思痛,接受现实

师:是啊,我们一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二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文章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意,告诉一个惨痛的历史事实,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揣摩,哪些词语最能触动你的心弦,自由读一读。

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再读开头三句话)

师小结: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四、自由创作空间



师引入:美得心醉,毁得心碎。圆明园是一个悲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40多年的风雨都已过去,已成废墟的圆明园此刻依然屹立在那里,只留下民族的耻辱。(看录象),组织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就在圆明园的废墟旁,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至今还在搞霸权主义的国家说。同学们,拿起笔来,表述你的心声吧!(配入《我的中国心》歌曲)

师:把自己的意思读出来,读出你的情。我们交流一下各人的感受。

生:英法联军真是丧尽天良。我们祖国现在强大起来了,再也不怕你们到我们的国土上胡作非为!

师:我们今天强大起来了,他们再来胡作非为已是不可能了,历史不会重演!

生: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的一种伤害,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帝国主义,罢手吧,这是世界每个渴望和平、渴望平等之人的呼唤。我最想对自己说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朋友们,站起来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起来吧!

师:代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小小年纪,说出了所有中国人想说的话。

生:我恨,他们凭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我恨,当时的满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无能。团结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告诉那些狂妄自大的人:今天的中国很强大,明天的中国更强大。

师: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刚强意志!

(大屏幕出示句子,齐读)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师: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圆明园的悲剧不再上演,让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已经追回圆明园中的部分文物。1999年我国从拍卖会上追回了园内的青铜猴首、牛首、虎首和一个花瓶,但这只是圆明园中极少极少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在海外,还有大量的工作留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毁于人们发动的战争中,看,有着150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3月随着塔利班的爆炸声而灰飞烟灭。在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数以万计的文物被抢夺、被破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保卫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我们衷心地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上演!

五、课后论坛:

1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原址上重建圆明园,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写作思路:根据听课后对课件的真实感受来写作。

优点:情感贯穿

对“圆明园”简单的诠释,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这样一座梦幻艺术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的圆明园之美。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2、3、4自然段,带领大门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追忆昔日辉煌景观,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感悟原来的文本上,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缺点:

1、教学的衔接还应认真推敲,过渡自然。

2、教学方式较传统,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师生对话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挖掘,不要让学生一看课本就能答上来,要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可以用实例来让学生辨别发展阶段。

建议:

1、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作用不大有点代替板书的嫌疑,建议更改。

2、教学思路较清晰,但教学方式需改进,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



我不能失信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课前互动。陆老师以谈话导入,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说话不算数的,如果有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呢?以谈话进入主题,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失信于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方法自由阅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找出《我不能失信》的内容。学生在自由朗读的时候,老师四处巡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字词学习。老师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指名读,全班齐读。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读的时候的错误读音。
在合作朗读环节设计的很好,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其中。学生上台表演、展示也很到位,同时学生展示完成以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帮助纠正错误的读音。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教学过程中,老师能联系生活实际讲诚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线索清晰,目标明确,从感知到品味再到拓展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断和语言文字进行亲密接触,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答:圆明园的毁灭评课优缺点及建议如下:1、优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追忆昔日辉煌景观,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感悟原来的文本上,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2、缺点 教学方式较传统,基本上还是采用...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答:缺点:1、教学的衔接还应认真推敲,过渡自然。2、教学方式较传统,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师生对话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挖掘,不要让学生一看课本就能答上来,要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可以用实例来让学生辨别发展阶段。建议:1、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作用不大有点代替板书的嫌疑,...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报告
答:1、圆明园,水干了,鱼没了,没有了买卖街,也不再喧哗了。只有那几根石柱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著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石柱在诉说什么吗? 让学生畅谈感想、体会。 2、课堂延伸 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你有什么看法? 二:《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总结 9月26日下午我有幸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