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什么感情,主人公什么事情?

作者&投稿:称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邓稼先》有多少个自然段~

《邓稼先》有46个自然段。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创作背景: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 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讲述了:
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各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列举大量的事实,叙述一百年前中华民族的耻辱。然后笔锋急转,镜头拉回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叙述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鲜明的对比构成了文章不平凡的引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章的主人公出场了。作者对邓稼先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对这巨大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这样,文章就把人物和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邓稼先的一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而作者选取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回国后的28年间“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的情况。这是与中心相一致的。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从地位、成就、个性、为人等方面进行对比,用以表现主人公的个性和品格。通过对比,作者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就点明了主人公个性形成和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为了证实美国人说的话是谣言,邓稼先亲自请示了周总理。据有关材料记载,当时周总理说:“请你转告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就是后来邓稼先给杨振宁的那封短信的内容。事情虽然不大,但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主人公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如果说第四部分是从一件小事上见精神,那么第五部分就是通过一句话突现人物个性。作者先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然后用两个疑问句启发读者联想,邓稼先他们要征服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这是从面上写。接下来,作者从点上选取这样一个事例:“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

作者选取写给邓夫人许鹿希的电报和书信中的几段话作结。一、二两段,以挚友的身份来赞颂邓稼先忠诚纯正和无私的品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邓稼先的敬爱之情。三、四两段则从更高层次俯视邓稼先的一生。他认为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认为“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因为他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性格和品质。

《邓稼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3篇
答:教案一:了解背景,深入探究 教学目标:1. 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其对中国的贡献。2. 理解邓稼先在科学领域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尊重科学家的意识。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邓稼先的出生背景、教育经历及主要成就。2. 生平事迹:通过故事形式讲述邓稼先的科研经历,如研制原子弹、氢...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
答: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蒐集邓稼先的故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

七年级语文《邓稼先》教案
答:(一)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邓稼先》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
答: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邓稼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多媒体展示图片)1、展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2、展示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图片。二、人物简介:(幻灯片展示)邓稼先(1924—1986)

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与反思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邓稼先 杨振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什么感情,主人公什 ...
答: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主人公邓稼先。“巨大贡献”与“鲜为人知”的极大反差立刻体现出邓稼先的默默奉献精神和他不平凡的人生。【段析】在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乃至世界近一百年的历史背景中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在不平凡的一生中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关系着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丰功伟绩。...

语文《邓稼先》课文
答: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邓稼先》知识点详解如下—— 春节过后,学校陆续开学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开篇第一课是《邓稼先》,作者是杨振宁。课文记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原子弹、氢弹建设的杰出贡献。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为开篇第一课,应该让学生从中感受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向老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邓稼先》教案
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反思与重建:一、课前检测题: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 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二、课堂检测题:1、下面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抓取小标题,了解人事情——《邓稼先》备课笔记(一)
答:《邓稼先》作为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记叙与自己同窗数载友谊深厚的亡友邓稼先的一篇人物小传。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它并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典型事迹,而是穿插了史实、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表明邓稼先作为中华几千年文化孕育的优秀儿女与中华民族命运密不可分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邓稼先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什么感情,主人公什 ...
答:《邓稼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