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四大界

作者&投稿:田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界】

外三界:天地人

天三界:日月星

地三界:水火风

人三界:性心身

外三界:天地人

天:清轻上浮者为天,纯阳无阴,光乐无愁,有昼无夜,谓之佛世界。

地:重浊下凝者为地,纯阴无阳,光愁不乐,有夜无昼,谓之鬼世界。

人:有阴有阳,有愁有乐,有昼有夜,谓之人世界。

地之三宝:水火风。 人身三宝:精气神。

内三界:性心身

性:天赋以明性,居于脑海,散布于四肢,知痛知痒,知饥知寒,是谓良知,无所不知。

心:地府授予命,藏于心窍,心有七孔,是谓良能,无所不能。

身:父母生身,尽孝尽悌,存理载道,是行道之具,载道之器,应答万事。

三界所生,不违背三界所管:不动性,天不降灾; 心不起恶念,地府不降病; 身不妄动,不受人世间管辖。

服爱让:性得服人,不服人伤性; 心得爱人:不爱人伤心; 身得让人:不让人伤身。

三和:性存天理,要柔和; 心存道理,要平和; 身尽情理,要矮和。

三理:性理,道理,情理

性理:即是天理也,心内无有一点隔,即是推开性理;

道理:即是伦常大理,务要推至极处;

情理:事事容人,即是推开情理。

此三理不容易推开,三理要旋转无碍,其人非凡也。

三阳:性能服人是善,心能爱人是德,身能做活是功。

三阴:性不服人不善,心不爱人无德,身不做活无功。

三养:德能养性,服人;理能养心,爱人;艺能养身,让人。

修三界:性是斗,心是秤,身是尺。修性得福,修心得禄,修身得寿。

三大:性理宽,福大;心理宽,命大;身子诚,人缘大。

三灾:上火有神灾;生气有鬼灾;亏伦常有天灾。

三界分九品

性三品: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心三品:去争心,了贪心,实现良心;

身三品:去假身,了罪身,实现真身。

三界的漏

性界的漏:怒恨怨恼烦,去掉怒恨怨恼烦,补上仁义礼智信;

心界的漏:贪嗔痴慢疑,去掉贪嗔痴慢疑,补上温良恭俭让;

身界的漏: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去掉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补上勤劳工苦作。

三界分清

性界:性中没有脾气;

心界:心中没有私欲;

身界:身界没有不良嗜好。

清三界:

立志: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禀性),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贼(私欲),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不良嗜好),三界自然清平。

人有三命: 天命长,宿命止,阴命了。

横超三界 :就是率性行道,正心做德,身体力行。

木性:东方甲乙木,甲木为阳,乙木为阴

木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面长,上宽下窄,瘦而露骨,动性面现青色,声直而短,发于齿音,动转肩背耸直,脚步高压声,气度轩昂。

阴木性人

因小失大,以私害公,以情悖理,好事难成,阳和气少,我见太深,滞塞满胸,出言撞人。

五阴质

五戒:杀。

无味:酸。

五毒:怒。

五脏:肝。

五藏:筋。

六腑:胆。

阴木性人的症状

好怒人,怒气藏于筋里,怒气伤肝,肝气不舒,肝脏气滞,头迷眼花,耳聋牙痛,两膀沉重,麻木不仁,四肢无力,胸肋疼痛,肚腹膨胀,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木的本质,叫性叫主意。

五常:仁。

五能:木能立万物。

五大:木的功大。

五元:木主元性,目不斜视,元性在肝。

阳木性人

有仁德心,存心正直。诸事怨己不怨人,以慈悲为怀,道心长存,正直无私,能立万物人伦之志,甲木为根

火性:南方丙丁火,丙火为阳,丁火为阴

火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形象上尖下阔,动性面现红色,声音尖而破,急躁,发舌音,行动急而摇,气度岸然。

阴火性人

阴火性主贪,多猜疑,极虚荣,好夸张,言词束括行多妄,有始无终多事败,慌不知己短,不见人长。屡改屡犯,后悔己伤。

五阴质

五戒:淫。

五味:苦。

五毒:恨。

五脏:心。

五藏:血。

六腑:小肠。

阴火性人的病状

好恨人,恨人伤心,恨气藏于血脉里。心慌心跳,神经错乱,惊恐不眠,头晕目眩,癫狂吐血,失血症。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火的本质,叫性叫明理。

五常:礼

五能:火能化万物。

五大:火的权大

五元:火主元神,舌不妄动,元神在心。

阳火性人

光明磊落,明礼克己,动容周旋,表度有方,三省四悟,高瞻远瞩,明理达时。

土性:中央戊己土,戊土为阳,己土为阴

土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土性人的面容丰厚,动性面现黄色,声音重实迟钝,发于鼻音,背隆腰厚,态度稳重,行动诚实。

阴土性人

阴土性人无信实,思想简单,万物不生,行无信言,气量窄小,不向外观,孤陋寡闻,近于愚顽。

五阴质

五戒:妄

五味:甜

五毒:怨

五脏:脾

五藏:肉

六腑:胃

阴土性人的病状

好怨人,怨气藏于肉里,怨人伤脾,脾胃虚弱,上吐下泻,膨闷胀饱,四肢浮肿。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土的本质,叫性叫信实。

五常:信

五能:土能生万物

五大:土的德大

五元:土主元气,四肢不妄动,元气在脾。

阳土性人

信实,能容能化,能生万物,慈祥,兼收并蓄,各有所长,任重而道远,大度有方。

金性:西方庚辛金,庚金为阳,辛金为阴

金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金性人圆脸,眉目清秀,动性面现白色,声音洪亮,发于唇音,行动灵便,气度活泼。

阴金性人

多诡诈,好分辨,喜变更,性善嫉,得权乱世,忘恩寡徳,习于谄骄,奸凶刻薄,无理争三分,祸患来魔。

五阴质

五戒:盗

五味:辛(辣)

五毒:恼

五脏:肺

五藏:皮

六腑:大肠

阴金性人的病状

好恼人,恼人伤肺,恼气藏于皮肤里,肺痨胸痛,肺结核,痰喘咳嗽,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金的本质,叫性叫响亮。

五常:义

五能:金能分万物

五大:金的义大

五元:金主元情 ,鼻不嗅恶味,元情在肺。

阳金性人

主义气,能应万物,片言折狱,调理详明,有谋善断,豁然贯通,饱经忧患,忠诚无私。

水性:北方壬葵水,壬水为阳,癸水为阴

水性人的外表及形色声音

水性人面主多肥,漫圆脸,下稍宽,粗眉大眼,动性面现黑色,声音漫长而低,发于喉音,行动缓慢,态度柔和。

阴水性人

愚鲁,好生闷气,性好退缩,好生回头气,自被受气,行动多愚拙,言行失据,又多愚语,不能独立。

五阴质

五戒:酒

五味:咸

五毒:烦

五脏:肾

五藏:骨髓

六腑:膀胱

阴水性人的病状

好烦人,烦人伤肾,烦气藏于骨髓里,腰腿多病,肾虚劳,遍身疼痛,小腹胀痛,遍身浮肿,病若沉重,瘫痪痿症。若想好病,须自责罚,疏导阴气,拨阴取阳,找五阳质水的本质,叫性叫柔和。

五常:智

五能:水能养万物

五大: 水的缘大

五元:水主元精,耳不听邪音,元精在肾

阳水性人

聪明活泼,沉稳雅静,智慧多谋,精通技术,中外科学,哲学。

志达佛界,意通天堂,心思苦海,身坠地狱,地狱返天堂,苦海化莲邦。以志为体,以意为用,以身心两界做补助。

志界人:无有说,谓之无心人。

意界人:常知足,谓之净心人。

心界人:好找理,谓之操心人。

身界人:好生气,谓之糟心人。

无心者:谓之佛,佛:恒定不动的志;净心者,谓之神,神:常乐无忧的意;

操心者:谓之人,人:苦海无边的心;糟心者,谓之鬼,鬼:万恶阴极的身。

志界夫妻:淡轻,生佛子佛孙。

意界夫妻:感情,生孝子贤孙。

心界夫妻:争情,生逆子。

身界夫妻:搅情,生败子。

四大界家庭

志界家庭:净底

意界家庭:清底

心界家庭:混底

身界家庭:脏底

唐衣分销

三界,五行,四大界
答:天三界:日月星 地三界:水火风 人三界:性心身 【五行】木性:东方甲乙木,甲木为阳,乙木为阴 火性:南方丙丁火,丙火为阳,丁火为阴 土性:中央戊己土,戊土为阳,己土为阴 金性:西方庚辛金,庚金为阳,辛金为阴 水性:北方壬葵水,壬水为阳,癸水为阴 【四大界】性界:天赋以明性,...

三界,五行,四大界
答:身界的漏: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去掉吃喝穿戴阔(吃喝嫖赌吸),补上勤劳工苦作。 三界分清 性界:性中没有脾气; 心界:心中没有私欲; 身界:身界没有不良嗜好。 清三界: 立志: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禀性),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贼(私欲),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不良嗜好),三界自然清平。 人有三命: 天命长,...

...什么是“三界”?什么是“五行”。“四大皆空”是哪“四大”?_百度...
答:三界就是佛教所说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就是道教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三界和五行在中国的泛指人的一生受到束缚的自然规律,如生死,烦恼、痛苦,轮回,报应等。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

佛家三界是指哪三界,五行是指哪五行?
答:三界五行,是佛教用语三界和五行的简略说法。佛家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欲界再分三界: 天界: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 人界:人道、畜生道 地界:饿鬼道、地狱道 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

三界是什么?
答: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就是平常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三界和五行在东方宗教,泛指所有逃不脱毁灭,逃不脱死亡、逃不脱轮回、逃不脱烦恼、逃不脱痛苦、逃不脱束缚的世界范围。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来源: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一章节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孙悟空,按照生死簿...

三界五行具体解释?
答:三界五行,是佛教用语三界和五行的简略说法。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欲界再分三界: 天界: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 人界:人道、畜生道 地界:饿鬼道、地狱道 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五行“分别指什么?
答: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它比天地人的范围要广泛的多,佛教没有五行说,有四大说,是地,水,火,风,佛教认为宇宙中一切物质包括人体都是四大假合,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大分散就消亡了。所以佛教的意义是出离三界,不执着四大,最终是入涅盘,达到常乐我净,佛教的的宇宙人生观要深刻得多。

古人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
答:三界中的“色界”代表众生,也指的是人间的七情六欲。色界就是色所属的世界,色界位于欲界的上方,远离色界就是远离食色之欲,此界众生没有男女之别、没有饮食之欲,都是净色的化身。作为古人幻想的一个世界,这里边没有女子,因此便没有了色欲。其中 “无色界”是人生更高一...

古人云:“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指的是什么?
答:而在佛教中的三界中,每个界又有自己独特的含义。三界中的欲界,共有六天,无论人类、畜生所居的四大洲,还是各层地狱(无间地狱)都在欲界之内。六欲天中的众生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乐,想要解脱欲界之境,必须从饮食、男女乃至五欲之乐净化之,才能出欲界天。三界中的色界,共有十八重...

西游:西游世界的三界之天界、人间界和幽冥界
答:至于幽冥界书中说得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西游世界是一个儒道释融合在一起的一个简化了的世界,比起佛家和道家构建的庞大的世界规模小多了,也简化多了。西游世界并没有构建出一个超出三界的东西,所以众仙追求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愿景并没有一个实体空间去实现他们的理想。所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