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中"四大皆空"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帛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语中的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佛?什么是做孽?佛所讲的四大皆空又是什么?很精彩

佛家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
意思是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大家都空虚,缺少爱。是一种消极思想。

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着同样的趋势。

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着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

扩展资料:

四大皆空的意义及功用: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 

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 

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掺和水,加以火烧,故有水、火二大;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故有风大。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人体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热度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例如: 

1、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这是地大不调的病相。 

2、全身膨胀,肤肉浮满,这是水大不调的病相。 

3、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这是火大不调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闷忘失,这是风大不调的病相。 

如果身体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会随着死亡。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在临命终时,有下列三种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体或骨胳的毛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全身像大地缓缓的陆沉于海中一样,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先是觉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样冰冷潮湿,然后感到像火烧一般的高热,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身体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一阵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指道空、天空、地空、人空。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

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

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扩展资料:

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 。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  ,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皆空



地水火风为四大,概括了所有的物质,万物是空,空是万物,万物与空是一不是二。空是什么?是我们本来面目,无形无相,就是你的真心。万法唯心所现

地、水、火、风。
物质世界里的一切,都是由这四大基本元素组成,所以意思应该是指“一切”,四大皆空也就是说一切都是虚幻的。
思维不要太过狭隘,要解放束缚,让想象力丰富起来。地水火风,并非单指字面意思,他们说的是一切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地是固体,水是液体,火是温度,风是流动!细细想来,这四种特性确实可以囊括一切物质。任何物质必定具备其中至少一个特性!

四大为四大种元素,这里的元素,即微分可分的基本单元,其实呢,四大也只是物质,还是没到精神层次,不过,佛法中也有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一真,真如这些教理,具体学习起来,恐怕还是要去佛学院进修哩!有人说,我没钱,不进修,可得可得,每日诵经念佛也是修行,可你要研究教条,不出家,又不进佛学院,自学,我看就悬,再不然,你有个负责的老师定期带你。
总之看自己根性适合做什么吧。

佛语中的经典句子
答:5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59、成功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成功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成功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层...

佛语中保持本真的名言
答: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

佛语中经典语录
答:五十四、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五十五、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五十六、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五十七、一切不留,无可记忆。(佛语经典语录) 五十八、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五十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

佛语中的六字真言
答:梵文为�1�8 �1�4�1�3�1�1 �1�0�1�6�1�5�1�4�1�9 �1�5�1�4�...

佛语中的伤感语录
答:下面是佛语中的伤感语录,欢迎参考阅读!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6、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8、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

佛语中有六个字,求正确注音?电视里活佛济公的主题曲也唱过的?_百度知...
答:叭:bā 后有一个辅音 d,在汉语跟藏语里都被省略了。可读成bādemēi,de 轻而短,一带而过。咪:mēi 其它写法有[口+弥]、[口+迷]等。要读成mēi,不能读成 mī,由梵文词的位置格变化而来。  吽:发音为(hōng轰),也有书注音为(hòng)。发一声还是四声都可以,可根据场景与意愿...

佛语中有意境的经典语录
答:佛语中有意境的经典语录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语中有意境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2、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3、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佛语中最经典的18句话
答:1.快乐买不到,痛苦卖不出。极有道理,所以做人简单点,别叽叽歪歪折腾个不行。2.人来不及感叹就老了,所以不要以为人生很长,可以等待。3.人活着就是这样:忙碌不完的是工作,积攒不完的是钱财,偿还不完的是人情,永不满足的是欲望。4.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

佛语当中“涅槃妙心”是什么意思?
答:涅盘 nièpán [nirvana,bana] [佛教]∶正觉的境界,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亦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 涅槃释义 释义一: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

佛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
答:1. 若能心正,念不偏,有决心坚守岗位,事事无成。2. 禅心佛语第一种,不说实话,颠倒黑白。第二种,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将美的说得更美,将丑的说得更丑。第三种,挑拨离间。对这个人说一种话,对另一个人说另一种话。第四种,尖酸刻薄,侮蔑或欺凌他人。3. 佛心禅语 没有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