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另七音又是什么?

作者&投稿:军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

“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仅创造并完善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更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便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魏晋名士嵇康在其《琴赋》中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另外,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凝固。
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琴成为历代文人们具备音乐修养及实践技能必修的一种乐器,同时也是历代文人们思想学识与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毫无疑问,琴是古人心目中的中国古代乐器之王。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特有的音色效果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
琴体的构成,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而成。
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
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
从囿困千年的宗庙里解脱出来,重新流入人世间的古琴,经过改良复生,终于焕发出其特有的音乐艺术表现力,紧扣住儒士的心弦,从而谱出世界文化史上特有的“文人音乐”:琴乐。考察琴乐在汉代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周代,琴只是作为瑟的配搭,以“琴瑟和鸣”形式用在宗庙的典礼祭祀音乐中;而儒士家居弦歌弹唱,是用瑟不用琴的〖注五〗。在“乡饮酒礼”上,更是用瑟不用琴;这是因为琴的音量小,音乐功能低,不适合于热闹的大庭广众之中。即使到了汉代,经过改良的琴音量虽然有了提升,但是还是比不上瑟和其他乐器,所以在宴飨音乐中也是极少应用。这种情况也形成了“琴雅瑟俗”的两分观念,从而造就了琴;令人对琴有脱俗之感,琴成了唯一非世俗化的乐器。
二、琴因为较适合在家居弦歌弹唱,因此取代了已世俗化的瑟,成为士人私底下自娱操弄的乐器。琴慢慢从弦歌弹唱向器乐化演变,丰富的左右手技法发展和琴特有的多种音色变化,使琴积累了不少曲意深邃隽永的琴曲。琴乐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乐种,这也是唯一免受“郑卫之音”污染的乐种。
另方面琴的音量适中:
?6?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桓谭《新论?6?琴道篇》)
?6?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哗人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应劭《风俗通义?6?声音第六》)
这正符合儒家音乐审美观“中和”的理想〖注七〗。古琴音乐自然就成了最能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音乐了。
三、在先秦因弦乐器发音柔弱易于抒情,已有琴瑟修心之论:
?6?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舀(竖心旁)心也。《左传?6? 昭公元年》
?6?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荀子?6? 乐论》
汉代的士人,多为官为宦或出入豪门大姓;大都是忱于享乐,乐于享用他们心目中卑下的乐人演奏的“郑卫之音”的。在风花雪月声色犬马酬酢之后,心灵又往往有矛盾空虚之感;惟有寄托于琴,抚弦操缦。琴音本身的清静特性,确实使人心净神清;在悠悠琴音的涤荡中,能重塑其傲岸浩然的儒士之慨。这就是“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御邪僻,防心淫”等论点提出的真正社会背景。以下两则史实,就是这种风气的很好说明:
?6?两汉之交的桓谭,既喜好新乐,而又能琴;并且编撰琴论,创立琴道。“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新论?6?离事篇》
“善鼓琴??性嗜倡乐。”《后汉书?6?桓谭列传》
?6?东汉通儒马融,也是既善鼓琴,也好俗乐,并作《长笛赋》。
“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汉书?6?马融列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汉代的琴就从单纯“歌南风”的乐器,变为“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之器。琴也跟着从一件普通乐器,超出世俗,甚至超过曾肩负过周代礼乐重任的“金石之乐”的钟与磬,而跃为“八音之首”。琴的地位更被提升成四时五行、天地六合、尊卑位分的象征,从而成为“琴道”。从此,古琴成了士人的专用乐器;并造就形成了人类文化史上极其罕见的乐种:连绵延续二千多年,充满了文化人智慧的“文人音乐”--古琴音乐。

琴已由“唱南风”的简单乐器,转变为“辟邪辟心”、“修身养性”的乐器秦始皇也从一种普通的乐器,超越世俗,跃升到“八音之首”在汉代的社会背景下,汉代的士人多为宦官或出入豪门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致力于自娱自乐:他们很高兴能欣赏到由他们谦卑的音乐家演奏的“郑伟之声”。

古琴它属于八音中的“丝”,因为它的弦是用丝做的,八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没有区别他们都是平等的由于古琴独特的音色,通常不适合乐队在中国玩一般的演奏方法是独奏或与长笛合奏。祭祀中有所谓的八音,在这一时期,古琴一般只演奏散音。
琴更适合在家里演奏和演唱弦乐,取代了世俗的古筝,成为文人私人娱乐的工具秦腔逐渐由弦乐演变为器乐左右手技法的丰富发展和音色的独特变化,使秦腔积淀了许多深刻而有意义的音乐秦乐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也是唯一一种没有“郑维之音”污染的音乐。

钢琴的状态已提升为四个季节的象征,天地,贵族分离。从那时起,古琴已成为学者的一种特殊乐器,形成了人类文化史上一种极为罕见的音乐:古琴音乐,持续了2000多年,充满文化人的智慧。

在汉儒“声道、政道”的前提下,琴的地位由文人弦乐上升为四季五行、天地六合、尊卑分离的象征,又被提升为八声中的第一声,所以《琴道》就站在了首位。

 八音,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而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如下分类:钟(金),埙(土),鼓(革),琴、瑟、二胡、琵琶(丝),笙(匏),箫、笛(竹)。

 1.编钟,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以青铜为材质铸成,按大小、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以木锤或棒击之,因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即可演奏出优美乐章,其中最著名的为曾侯乙编钟。

2. 埙,是开口吹奏乐器,可追溯之远古时代,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因其上自然形成的空腔,投击猎物时,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也激发了先民的制作灵感。埙的种类较多,以孔数可分为六孔、八孔、九孔、十孔等;以外形可分为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笔筒埙等;以材质可分为陶埙、竹埙、木埙、骨埙、瓷埙等。

3.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因有良好的共鸣作用,最早用于军事,鼓气助威。之后发展出多种用途的鼓,如雷鼓、灵鼓、晋鼓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虎座鸟架鼓,而到了今天品种更是繁多,如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4.二胡, 始于唐朝,又称“奚琴”,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

5.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大约在出现在秦朝,原是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而后和我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直到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高峰。主要有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月琵、高音琵琶等。

6.笙,古称卢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自殷商至今,笙经过了多次变革;传统笙一般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二簧等。

7.箫,可以追根溯源至远古时期。箫一般为竹制,也有玉制的玉箫和铜制的铜箫,种类主要有洞箫、琴箫、玉屏箫、九节箫等。笛,也是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而种类更是繁多,主要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



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另七音又是什么?
答:3.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因有良好的共鸣作用,最早用于军事,鼓气助威。之后发展出多种用途的鼓,如雷鼓、灵鼓、晋鼓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虎座鸟架鼓,而到了今天品种更是繁多,如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4.二胡, 始于唐朝,又称“奚琴”,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名曲有《二泉...

汉代古琴旋律美妙,为何会成为“八音之首”?
答:古琴它属于八音中的“丝”,因为它的弦是用丝做的,八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没有区别他们都是平等的由于古琴独特的音色,通常不适合乐队在中国玩一般的演奏方法是独奏或与长笛合奏。祭祀中有所谓的八音,在这一时期,古琴一般只演奏散音。琴更适合在家里演奏和演唱弦乐,取代了世俗的古筝,成为文人私...

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
答:二、琴因为较适合在家居弦歌弹唱,因此取代了已世俗化的瑟,成为士人私底下自娱操弄的乐器。琴慢慢从弦歌弹唱向器乐化演变,丰富的左右手技法发展和琴特有的多种音色变化,使琴积累了不少曲意深邃隽永的琴曲。琴乐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乐种,这也是唯一免受“郑卫之音”污染的乐种。另方面琴的音量适...

古代乐器的八音指的是什么?汉代古琴为何会成为“八音之首”?
答:会弹琴的人变得超凡魅力,忽而自我膨胀着。 找出“琴道”形成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揭示古琴“神化”的原因和过程,揭开古琴包裹的神秘面纱。 以清新的姿态,相信有助于古琴的发展。

古琴是不是八音之首?在乐队中是领奏吗?
答:古琴属八音中的“丝”,因其弦是丝做成的。八音没有什么之首之末的分别,都是平等的 古琴因为它声音的独特性,所以通常不适合在乐队中演奏。一般的演奏方式为独奏或者与箫合奏。在祭祀时有所谓的八音齐鸣,在这种时候,古琴一般都只弹奏散音。

古琴和七弦琴的关系
答: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八音”指我国制作乐器的八种材料,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

古代文人的音乐世界
答:六、苏轼与古琴 苏轼也是识音之人,曾为著名的唐琴九霄环佩写了一首诗,题在琴底。诗为“霭霭春风细,朗朗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形容用九霄环佩演奏的情深犹如新燕语,老龙吟。七、岳飞与古琴 抗金名将岳飞写过一首词——《小重山》,这首词描写的是他半夜被蟋蟀声从千里梦中惊醒,起来...

中国古典十大传统乐器有哪些种类,你都知道吗?
答: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到了现代鼓的应用更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2008年北京奥运会...

太古之音天地之音指什么
答:太古之音、天地之音是指古琴的声音。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

古琴与编钟相比,哪种乐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比较高?
答:我认为应该是编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编钟是战国春秋时期的乐器,而且它对于音色的诠释也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