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作者&投稿:钟离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采用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地质灾害预测理论的广义系统科学原理,在类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常用的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参数合成法、数理多元统计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与灰色聚类方法、信息模型评估法和实证权重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地质灾害评估需求。
参数合成法基于专家经验,通过打分法获取经验知识,形成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其优点是可以同时考虑大量参数,适用于任意比例尺的区域和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估,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主观性较强,结果分析和更新困难,需要详细的野外调查,操作复杂。
数理多元统计模型法通过对地质灾害及其类似不稳定现象与地质环境条件和作用因素之间的统计规律研究,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这种方法有严格的数理统计理论作基础,数学模型简单易懂,但结果的可靠度取决于测试区原始数据的精度,模型不能在任何地区推广使用。
层次分析法根据各因子之间以及它们与评估目标的相关性,理顺组合方式和层次,建立系统评估的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分析评估,但需要详细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模糊与灰色聚类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适用于地质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模糊聚类综合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因素集、综合评估集和权重集,确定隶属函数,得到综合评估结果。灰色聚类综合评估法适用于“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评估斜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信息模型评估法基于信息论,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熵的减少来表征地质灾害事件产生的可能性。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比例尺区域预测,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
实证权重法是一种基于二值图像的地学统计方法,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定量预测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计算出权重,对各待预测网格单元的各预测因子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不同级别的成矿远景区。
非线性模型预测法,如BP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地质灾害系统具有复杂性特点的情况。这种方法通过学习样本建立预测网络,推广到预测区进行预测。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GIS技术结合,可以对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管理,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和可能的灾害范围。
总的来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内容
答:图6-1 基于综合地学信息系统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图(据Fell和Hartford, 1997)图6-2 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据谢全敏等,2005)(4)风险管理。这一步代表在风险接受和规避基础上的“执行”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套用来处理风险的方法。具体地讲,风险管理就是当认定风险可接受时,就保持...

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非常简单,为什么?
答:因此,地质灾害承灾体区域易损系数是无法通过计算获得的。见豆丁网一地质灾害易损性分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③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内容要求可以推导出:中国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1,使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定量计算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见豆丁网一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它与地质灾害风险性的关系?
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 3 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复杂 中等 简单 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 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表征
答: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单元是地质灾害危险区。③风险概率,用暴雨频率代替。④不同风险概率→地质灾害危险源危险区范围预测→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地质灾害承灾体及其易损性,参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内容与方法。⑤地质灾害风险评判,编制工作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区图。参见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

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开展情况
答:一、国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以区域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的区域危险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警系统工程的必要环节,主要为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决策和区域土地规划政策及为减灾防灾管理服务。自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就开始了以滑坡灾害...

什么是地震灾害风险等级
答:目前自然灾害的风险区划主要是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给出一定概率水准下的自然灾 害的危害程度。从灾害的影响因素上建立灾害影响因子。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估。经过模型分析,给出可视化的评估结果。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量化,可以半定量化分级,一般采用四级或...

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答:本文在分析上海市地面沉降的致灾机理与危害的基础上,应用地质学、水文学、灾害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初步建立了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体系,确立了评估原则和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首次对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地面沉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2001~2020年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本书目录
答:第二章,我们重点关注了危险性评估,解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对中国地震次生灾害区域进行了详尽的危险性评估。紧接着,第三章转向了21世纪初期的风险评估,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初步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预估。在第四章,我们详细讨论了地震次生灾害链...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到底是哪个部门需要
答:对于有发生可能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是预测评价地质灾害的可能程度,对此有人称之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其【基本内容和步骤】是首先分析评价地质灾害活动的危险程度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受灾体的可能破坏程度,即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灾害区的易损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精准性和可靠性差,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精准可靠...
答:③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单元是地质灾害危险区,危险区内承灾体易损系数是变化的,无法通过计算求得,也就无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与风险性评价。④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内容要求可以推导出中国地质灾害承灾体易损系数=1,使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精准可靠,可操作性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