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单打独斗”的企业家:凡事都亲力亲为,你要累死自己吗?

作者&投稿:翟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与很多企业家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他们喊“累”:他们担心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终日为公司打小事务忙得团团转,习惯了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

每当我问他们,“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给年轻人些机会,放手给他们干呢?”他们又会说,身边“可用之材”太少了。



一方面特别想培养出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方面又苦于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就是当下企业管理者的一大痛点。




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心里都曾犯过这样的嘀咕:



在这样焦虑心结影响下,当员工在执行的时候,管理者就会不断插手介入,导致员工做起事情畏首畏尾,唯领导是瞻,这又间接导致员工缺乏真正的实战,自然也很难成长起来。


从管理角度而言,没有完美的员工,懂得“用人所长”才是关键。

 

马云在被问及如何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时,就曾经说过,


首先我不找完美的人,我找的是一个有承担力的,有独特想法的人。可是,有独特想法的人未必有执行力,有执行力的人未必有独特想法。所以你要发现人、训练人,给他们机会。


那么,怎么去发现员工的长处呢?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用一句话完美阐释:


优秀的员工都是“用”出来。



很多企业管理者经常抱怨自己员工执行力太差,可员工执行力差,恰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管理者的领导力不足。



有时,员工没能执行好某项工作,从表面上看是员工缺少能力,而实际上,可能是管理者没有给足够的空间。而且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也会受到打击,他们难免会想,


“反正最后都是领导说了算嘛,我听从安排机械执行就好了。”


所以首先,作为管理者,要充分相信你的员工。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经说过,


“信任员工便是对员工最大激励的管理者。”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他认为,授以难度稍高的工作,不仅是对员工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加速培养人才。当年在创业过程中,有一位就职才2年的年轻职员,奉命去开拓市场,成立金泽分社,松下幸之助就鼓励他说,


“你一定能做到的,战国时代加藤清正这些武将,都是在十几岁便闯天下,明治维新的志士也大多是年轻人,所以不要担心,要有信心。”


最终,这名年轻员工不负众望,并且在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相信员工,还要相信“将军是在战争洗礼中打出来的”。



适当给员工“压担子”,其实是帮助他们提升能力,我们不妨来看看阿里巴巴在“压担子”上是怎么做的。


对销售部门,阿里巴巴有一项硬性规定:



有人会问,

“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来算,每小时谈一个客户,有那么难吗?”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被称为“公司扎堆”的北京国贸地区,


这里大大小小遍布了多少家公司呢?超过了500家。


那么,外来人员能够直接通过写字楼闸机,进到某家公司前台的又有多少呢?


大多数办公楼内都配备了安检闸机


恐怕10个大厦里仅有1-2个能顺利通过,那么,这个数字至少要除以五。


即便抵达某公司前台,又有几位行政人员愿意将这位销售引荐给公司高管呢?


恐怕这个数字不足1%。


在很多人眼里,一天完成八个拜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阿里巴巴就是凭着这支执行力极强的队伍,快速获取了用户并抢占市场,创造了一系列销售奇迹。



阿里凭的是什么?两个字——铁军,而铁军的“铁”,就是担子。



管理者也要做好定期沟通,必要时再给予支持。


比如:当员工遇到困难,可以先让他拿出自己的方案。然后管理者给予点评,从思路上、方法上给出指导,但切记不要过于追求细节,关键点把控即可,要让员工自己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路子来。


另外,还要 “沉淀员工岗位经验,形成知识共享机制”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优势的一面,在一个岗位上做久了,自然会形成一套理论方法。一定要鼓励员工把成功经验以文档形式保存下来,进行共享。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SOP”,也就是标准操作流程。




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再深一步,建立岗位 “胜任力模型” ,将岗位中所需的素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固化下来,用于招聘和培训。如果这些标准建立齐备的话,相信大部分员工胜任岗位方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只有懂得如何用人的管理者,才能将团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其实,管理者想要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员工, 给自己“解压”, 并非难事,只要记住以下三点:



做好这些,公司便可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出人才的聪明才智与工作热情,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漫漫创业路,创始人思想汇愿与你一同前行。


 

end.





致“单打独斗”的企业家:凡事都亲力亲为,你要累死自己吗?
答:在与很多企业家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他们喊“累”:他们担心企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终日为公司打小事务忙得团团转,习惯了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每当我问他们,“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给年轻人些机会,放手给他们干呢?”他们又会说,身边“可用之材”太少了。一方面特别想培养出自己的“...

单打独斗与分工协作
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聪明的人懂得“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道理,而他自己仅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比如一位机械行业的企业家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需要聘请各部门的经理和车间主任。各部门的经理又需要聘请人事专员、经济师、会计师、设计和工艺工程师、标准化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生产管理...

成功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答: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十大素质\x0d\x0a一、欲望:“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者的欲望而同普通人的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所以,创业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著名企业家的名言
答: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71.若缺乏工作的愿景,不可能看见成效。贺来龙三郎(佳能公司荣誉董事) 72.上当,不是因为对方太聪明,而是因为自己太贪。 73.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麦当劳公司创办人) 74....

创业心酸的经典说说
答:26、虽然失败是创业的宿命,但企业家精神永存。27、现在创业失败的人很多,原因也多种多样,如果你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我们可以报团取暖,一起发现能够东山再起的项目,一起再创业,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自己你肯定行的。28、如果以创业的劲头去打工,很多人可能会迅速成为出色的员工甚至中高层管理者,...

企业家的名言警句
答:企业家的名言警句 1、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2、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3、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同时生存发展;假如企业的运营是以服务于家族为原则,则企业与家族必两败俱伤。4、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5、对产品...

董明珠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答:董明珠作为真正的企业家,凡事都要从本企业利益出发,不能谋求个人私利。试想如果格力电器垮掉了,董明珠还能存在吗? 3、贡献之三:打造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 董明珠说过,过去很多中国品牌仅是低价代名词,所以要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需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专业化的最大好处是,专心致志搞研发。有了专注,才会创新;...

成功企业家的名言分享?
答:8. 秦晓:很多企业非常关注增量部分。提高增量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增量也会演变成存量,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消化多年累积的存量问题,那他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9. 李书福: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点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

2020创新创业心得感想大全
答: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除了有关于创业的专业知识,让我们了解如何把握商机和选择 创业项目 ,还给我们分析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当前的创业环境和企业家应具备的创业精神;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 创业之路 ,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

职场朋友圈语录文案
答:20、严介与:一流企业家做人不做事,二流企业家做人又做事,三流企业家不做人只做事。 21、职场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的竞争,也是软件的竞争。以职场中的人士在打造自己的硬件条件时,也别忘了构筑健全的心理状态。好的心理素质是职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手艺人追求"自我辉煌"的"多少"!经理人追求"共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