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五胡乱华的问题!

作者&投稿:禹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胡乱华,还是少数民族南下,这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其他还有丁零 、乌桓、吐谷浑等等。

最近也对五胡乱华史感兴趣,亦颇有感受。中华文明自古在东亚属于中心的先进文明(中华中原中国皆为中是有道理的呵)但文明的先进并不等于武力的强盛。西晋末期八王之乱,中原王朝元气大伤,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而入,进而形成屠汉惨剧。实际在这之前,中原也时时刻刻处在北方民族的威胁之下,周朝的烽火戏诸侯事件,西周到东周的衰落,也正有少数民族攻破京都,洗略中原之功。战国时赵国胡服骑射对北方的防御,秦始皇之大修长城,汉朝对匈奴的战争,都体现出北方民族对中原的威胁之大,中原虽然文明强盛,但毕竟是农耕民族,擅长防守,却不擅长进攻,北方铁骑战力强悍,来去自如,灭了匈奴有羯族,灭了羯族有鲜卑,只要有草原在,就有马上民族在。中原强盛时战之尚且吃力,一旦中原空虚如西晋之末,更益无还手之力。其时冉闵之杀胡令救汉民族于水火之中,虽为汉之功臣但教科书确鲜有提及,为何?何为中国,何为中华,我们的民族血液中融入了太多民族。现在大家都是汉族,但谁知你我身上可否也流着少数民族的血。怎能分清你我?正如金庸天龙八部里乔峰曾看到宋兵虐杀契丹的老百姓,细品历史,我们汉民族又何曾手上没有其他民族的血?汉民族也许真的擅长遗忘,但却正是这种胸怀,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满族皆溶于中华之内。
日本罪行之于中国我们感同身受,但与历史上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所处的时代日中为两国,互为竞争,且日本对待历史态度不端正,不排除仍有战争可能,所以有现在的这样民族感情也很正常。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国演义里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全球一体化不断增强,将来天下一家也未必不可能。正如中国历史上胡汉之争,血染大地,死伤无数,现今胡汉一家,又有几人纠结于你恨我仇。就连汉民族内部历史上如秦赵之战,秦坑杀赵四十万,赵每户皆有父兄子侄身亡,恨秦及骨,而今皆为中国,又怎分你秦我赵,河南河北一带人又何曾记得当年血仇?这是否也暗示着我们现在的仇敌也有可能在千百年后同为一家?呵呵,言多有失。我们所处之时,当行现世之事,仇恨无需记时为宽容,需牢记时为骨气。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

五胡乱华的起因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中国北部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长期以来受到压迫的胡人趁机起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 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造成的影响
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掌,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重心。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五胡乱华”一词始于东晋之后,当时,鲜卑、匈奴、羯、氏、羌先后统治中原地区(人称这一时期为“五胡乱中华”)。胡人即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尽管文化较为落后,但军事力量很强。因西晋王朝腐朽,被他们打进中原,并赶走西晋统治者。“胡人”主宰中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混乱。由于以前汉族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依孔子的学说作根据,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而胡人却不来这一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说话、办事是没有任何礼法为根据。因而,汉人把乱说和没有根据的说话,称之为“胡说”;这样,把乱闹、没有原则的闹事叫做“胡闹”。

“五胡乱中华”也叫“五胡闹中华”。在“乱”字之前加上一个“胡”字,称为“胡乱”。“胡乱”者,胡人之乱也;“胡说”者,胡人之说也。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五胡十六国 (304-589)
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局.这样一来,社会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垂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尔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因对抗晋政府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残暴,而叛变晋王朝。他们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战,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戒,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304-319)

304年
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于成都称成都王,建立成汉帝国。(建国1)

匈奴左贤王刘渊于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后称汉王,建立汉赵帝国。(建国2)

306年
成汉李雄自称皇帝,国号「成」。

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八王之乱结束。

307年
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前燕帝国前身)

石勒投效汉赵帝国

308年
汉赵刘渊正式称帝。

309年
汉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汉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

十月,汉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310年
汉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311年
六月,汉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临时政府)。

312年
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帝国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河北中部)

313年
二月,汉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四月,晋帝国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东晋第一次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314年
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河北北部、北京)

汉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315年
汉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山东半岛)

316年
十一月,汉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掳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结束。吞并关中地区(陕西省)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吞并并州(山西省)。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317年
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是为晋元帝,东晋开始。

十二月,汉赵帝刘聪杀晋愍帝司马邺。

318年
晋王司马睿正式称帝。

七月,汉赵刘聪死,子刘粲继位。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刘粲及所

有匈奴刘姓皇族,自立为天王。大将刘曜、石勒攻陷平阳,杀靳准。

319年
刘曜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石勒在襄国称赵王,原汉赵帝国分裂为二,两赵并立,后赵帝国建立。(建国三)晋平州刺史崔毖攻鲜卑慕容嵬,失败。慕容嵬吞并平州(辽东地区)

参考资料:http://www.greatchinese.net/emperors/wuhu.htm

五胡的历史:
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汉帝国,五胡史正式开始计时。
316年,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439年,北魏统一华北,十六国结束。
其时,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南北对峙,南北朝开始。
589年,继承北方霸业的隋帝国大军扫荡江南故陈帝国残余势力。江南、岭南诸州郡归降隋帝国,陈帝国灭亡。
至此,北朝并吞南朝,南北朝结束,隋帝杨坚统一中国。
大随帝国正式开始,五胡史结束。
从304年到589年,将近300年的历史里,基本上一直是少数民族占据北方,汉族占据南方,最终的结果北方征服了南方。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纵观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实在和三国时期的祸根深种有莫大关系。
156年时候,即东汉永寿二年,中国人口大约是5649万,但是到280年,即晋太康元年,中国人口1616万,人口骤减3000多万。
站在西晋的角度看,东汉末年的大动乱是致命打击的开始。
东汉末年,戚宦纷争、党锢之祸本已使政局极端动荡不安,而严重的土地兼并令使得贫者无立锥之地,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绝境。再加上各地水、旱、蝗、风、瘟疫等天灾连绵不断,以致流民暴动时有发生。
《后汉书.桓帝纪》载“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董卓当权时期,已经是“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的局面。
《魏书.宣武帝本纪》载“四州大饥,民死二十万余口”。
西晋初年傅咸上书中说:“户口比汉十分之一”。
《晋书.食货志》载“晋末……或毙于饥馑,其幸而自存者,盖十五焉”。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七哀诗》中对汉末现实有真实写照。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一代枭雄曹操,也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
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东汉末年的大战乱几乎使整个社会毁灭,而被破坏的大多是中原富庶地区,相反对少数民族的杀伤力没有那么大。
这个时候,少数民族已经迁入中原地带,南匈奴附汉之后大量内迁,史载“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落”的意思是户,每户以五口计,五千余落就有二、三万人之多。这样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入,到西晋时期,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入驻中原。
甚至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出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50%以上比例。
汉族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中原地区民族构成发生变化,自然就会产生民族融合的问题,这也是五胡十六国成因的一个关键问题。
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民族矛盾也逐渐尖锐对立起来。
看看那时候的汉人是怎样对待少数民族的吧。
为了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统治者开始有意识的引进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入塞,充当劳动力。
魏晋末年太原诸郡“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西晋初年(公元265年——287年),就先后有几十万少数民族入塞。他们大量沦为世家豪门的佃客。晋初江统在《徙戎论》中说:“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其时关中戎狄有四百万人口,可见比例惊人。而且他们大都是沦为奴隶的命运。
这么多少数民族是怎么到关中的呢?
三国时期,中原的统治者们对少数民族是压迫和利用,这个时期更是积累了深重的民族矛盾。
回顾一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其中提到过“西和诸戎,南抚彝、越”。
“西和诸戎”,实质上就是和西北地区的氐,羌交好,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马超的利用上。
马超之父马腾的母亲是羌女,而且马腾将军长期在氐羌的聚居区内驻屯,所以马超家族在氐、羌很有威信。
马超曾经数次起兵攻击曹操,有“兴国氐王阿贵,百顷,氐王(杨)千万各有部落万余,从马超为乱。”
“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
蜀汉拉拢马超后,蜀军北伐,就有氐酋雷定等统率七部万余部落响应。此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都把氐、羌作为其伐魏的补充力量。
如果说蜀汉对氐、羌是利用的关系,魏国就是赤裸裸的掠夺和强行迁居了。
马超战败后,曹操“分徙其前后两端者,置扶风,美阳,今之安夷,抚夷二部抚军所典是也。其守善,分留天水,南安界,今之广魏郡所守是也。”
刘备夺取汉中后,曹操“以武都孤远,欲移之,恐吏民恋土。杨阜威信素著,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余户,徙郡小槐里,百姓镪负而随之。”
“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遂讨羌迷当等,安抚柔氐三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
可以看到,曹操失去汉中后,是以关中为基地对抗蜀汉,但是关中历经董卓、李催等人长期的破坏,早已变成一片废墟,要恢复汉中昔日的荣光,要使汉中承当起对抗蜀汉的总基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长期的建设,而这个时候的关中人口锐减,一时之间根本无法找到这么多苦力,于是魏国从迁徙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关中。
可想而知,这样的强行迁徙对少数民族是十分残酷的。
这些少数民族的命运大概也和近代被贩卖到美洲的黑奴一样悲惨吧。只是汉人正统的史学家对这点一直记载很少,或许是不愿,或许是不屑,或许是不敢。今天我们只能靠史学家们不经意间遗留下来片言半字来猜测他们的处境了。
244年,魏国伐蜀的时候。
“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那时少数民族已经被强行迁徙于关中,并且开始承当起巨大的军费开支了。
即算是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也很少注意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悲惨命运。纵然是我们今天看三国演义,对少数民族的遭遇一样抱以冷漠的态度。
我们很容易的把他们当成文化落后、尚未开化的蛮夷,当成可以任意鞭打凌辱、利用玩弄的奴隶。在中原遭遇他们的侵犯时,我们把他们当成为祸中国的灾星,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却不反省自己的原因。

十六国(304-439)

316年,西晋统治政权被匈奴灭亡。可是匈奴政权并没有能力控制当时进入中国北方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北方从此经历了一个大分裂时期。从304年巴{宗}(cong/)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先后有十六个政权出现,史称十六国。 实际上不只十六个{贝}国家.除了汉族建立的西凉、北燕、前凉、冉魏,巴{宗}建立的成汉以外,其他政权分别是匈奴族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夏、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后燕、西 {贝}秦、南凉、南燕,羯族建立的后赵,氐族建立的前秦、后凉,羌族建立的后秦。而匈奴、鲜卑、羯、氐、羌史称五胡,所以又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不休。一些有才干的统治者试图统一中原,结束混乱。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贫寒,目不识丁、却很有见识。他经常让手下读书给他听,从中汲取教训。他还效法高祖礼贤下士,还特别尊重汉族知识分子。当时的少数民族都特别忌讳“胡”字,有关法令相当严酷,但石勒从来不处罚那些无意触犯的人。后赵在他的统治下,基本上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石勒死后,其侄石虎断送了他开创的大好基业。后赵衰落,前秦又强大起来。皇帝苻坚励精图治,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终于实现了统一北方的梦想。黄河流域在十六国时期第一次归于一个政权。可惜王猛51岁就病逝了。临终前,他劝苻坚不要过早的进攻东晋统一全国。但是苻坚没有听从,在北方还不巩固的情况下就仓促发兵,结果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大败而归,北方再次分裂。黄河流域又在战乱中经过了50年,直到439年才被北魏政权重新统一。

五胡十六国 (304-589)
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局.这样一来,社会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垂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尔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因对抗晋政府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残暴,而叛变晋王朝。他们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战,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戒,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统治期
国名
开国者
民族
首都
统治地区
亡于何国

304-347
成汉帝国
李雄
巴氐(di)
成都
四川东 ,云南,贵州
东晋

304-329
汉赵帝国
刘渊
匈奴
平阳(山西临汾)

长安(西安)
山西 ,陜西,河南,河北,甘肃
后赵
刘渊

319-351
后赵帝国
石勒
羯(jie2)
襄国(河北邢台西)

邺(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陜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
冉魏
石勒

320-376
前凉王国
张茂

姑臧(甘肃武威)
甘肃 ,新疆,宁夏
前秦

337-370
前燕帝国
慕容皇光
鲜卑
龙城(辽宁朝阳)

邺(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陜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
前秦

350-352
冉魏帝国
冉闅

邺(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以南
前燕

351-394
前秦帝国
符健

长安(西安)
河北 ,河南,山东,山西,陜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四川,贵州,湖北
西秦
苻坚

384-407
后燕帝国
慕容垂
鲜卑
中山(河北定州)
河北山东山西 ,河南,辽宁
北燕

384-394
西燕帝国
慕容泓
鲜卑
长子(山西长子)

后燕

384-431
后秦帝国
姚苌

长安(西安)
陜西 ,甘肃,宁夏,山西


385-431
西秦王国
乞伏国仁
鲜卑
金城(甘肃兰州)
甘肃东


386-403
后凉王国
吕光

姑臧(甘肃武威)
甘肃 ,新疆
后秦

397-414
南凉王国
秃发乌孤
鲜卑
乐都(青海)
甘肃西 ,青海
西秦

397-439
北凉王国
段业

张液(甘肃)
甘肃 ,新疆
北魏

沮渠蒙逊
匈奴

398-410
南燕帝国
慕容德
鲜卑
广固(山东青周)
山东 ,河南


400-421
西凉王国
李暠

敦煌
甘肃西
北凉

405-413
西蜀王国
谯纵

成都



407-431
胡夏帝国
赫连勃勃
匈奴
统万(陜西)
陜西 ,内蒙古
吐谷浑

407-439
北燕帝国
高云
朝鲜
和龙(辽宁朝阳)
河北 ,辽宁
北魏

冯跋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43904.htm

史书有特别说明的:
当时的国家不止十六国,还有些小政权,
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十六国是这些国家

十六国。但是十六国不全是五胡也有汉族的。
前凉西凉北燕是汉族人建立的。

如果没有汉武帝,五胡乱华提前多少年
答:导致五胡乱华的原因是:1、三国时代的战乱。耗尽华夏血肉(三国时期全国总人口不到1千万,,蜀国人口不过百万~~)2、司马炎的分封制以及士族门阀制度,导致士族壮大,~~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降低,国力也降低 3、大量胡人安置在汉地。这些胡人都不需要破边关,直接入侵。。汉武帝之前...

五胡十六国的时候政治局明为什么会那么复杂,应该怎样理解?
答:而这两个能力,势必要求顶层担当者是一种胡汉融合的模式。 而胡汉融合,也是那个时代必须要解决的时代大问题。西汉后期,匈奴内附;东汉以来,氐羌入侵;魏晋以来,五胡内迁。大量的胡人涌入中原地区,这伙人该怎么管?这伙人与汉人的关系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一直没被解决,甚至一直没被重视。八王之乱、中原战火,把这个...

什么叫五胡十六国?什么叫五代十国?两者有何区别?
答:然而隋朝仅仅存在38年,彼时的中国再次混入混乱。而晋朝灭掉东吴统一全国后,也仅仅保持这种局面37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进而就是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从东汉末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581年),中间一共经历了397年的政权割据的时间,减去晋朝统一的...

五胡乱华时期到底谁拯救了汉人?冉闵还是司马睿?
答:冉闵。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

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满可以说是“后五胡乱华”吗?
答:首先要明白“五胡乱华”指的是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

五胡乱华时期的东晋在做什么?羯族的战力真的有那么强悍吗?
答:这种政治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阻塞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并使那些官员越来越昏聩,再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战力上,这个战力表现的最突出就是战马的问题,南方的马是中原马,并不适合作战。当时东晋是不会去管也不敢去管。第二,这个还真是不容置疑的,看一看羯族的资料,他们是很善于战斗的,有一句话叫...

不是有万里长城吗怎么东汉末还发生五胡乱华?秦始皇这么强大怎么不灭绝...
答:东汉时期,南匈奴长期积贫积弱,被汉朝、曹魏安置在山西北部,实际已经越过了长城。在汉朝和曹魏时期,都将匈奴人视作附庸,并不将其视为威胁,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期,西晋的精锐部队在内战中耗尽,因此才让匈奴人趁机而兴起,所以才有了五胡乱华。秦始皇为什么不灭绝匈奴?因为秦军主要是农民军队而非骑兵...

五胡乱华吃人是不是真的,杀胡令又是怎么回事,汉族最危险的一次是不是...
答:是的,汉族从4500万直接降到450万,所以就算把所有的胡人宰了我们这些既得利益者也没有资格去质疑杀胡令,如果没有这些英雄先辈为汉族杀出一条活路来,哪里还有后世的虚伪的道德先生满嘴喷粪,拼命的诋毁这些英雄。

西晋是不是被五胡乱华打,逃到南方建立东晋的朝代?
答:中国北方地区曾先后由五个少数民族共建立了十六个国家政权.,他们分别是匈奴,羯,羌,鲜卑,氐.史称五胡乱华.而西晋时中国北方只出现了一个匈奴族的刘渊汉国,在西南地区即今四川一带还有个氐族流民李特兄弟建立的成汉,但没有对西晋构成大的威胁,西晋是被刘渊的匈奴汉国灭亡的....

我想不通一个问题,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文化典籍是怎样得以保存的?
答:南迁保住了一大部分文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