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汉中王,“汉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隗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邦时代的汉中是现在哪个位置~

就是现在的南郑县,曾经是汉中的经济中心。它的得名与郑国的灭亡有关。西周末年,周幽王为犬戌所灭,关中地区的郑国被追东迁于郑(今河南新郑县),剩下部分郑国的百姓,抵达古褒国附近的汉江北岸,为纪念亡国,故名南郑。
  汉中的略阳县得名,亦十分有趣。该地有高山西障,时值过午就不见太阳,故名略阳。
  汉中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末,刘邦以汉中为基地,最终成就了400年的汉室帝业。东汉末年,张鲁自立为玉,占据汉中长达20年。三国时,刘备取汉中称王,建立蜀汉政权,与吴、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屯汉中,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却永载史册。宋代大诗人陆游,从此地投笔从戍。明时,白莲教起义爆发,汉中高福兴自称“汉明皇帝”。由此可见,夺汉中者定天下。

古代的汉中指的是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汉中的历史发展如下:
1、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2、夏代,境内有褒国。《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3、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
4、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5、春秋战国时,汉中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于秦国、蜀国。
6、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郡治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7、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8、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9、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10、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11、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12、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13、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
14、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15、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今重庆奉节)。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16、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17、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18、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19、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扩展资料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中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其境北界秦岭主脊与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至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

最大直线长度东西为258.6千米,南北为192.9千米,行政区划面积27 091.9平方千米。辖2区9县,2017年,汉中市户籍总人口381.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66万人,常住人口344.93万人。

汉中市北部秦岭势如屏障,南部巴山高峻雄峙,中部的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千米,南北宽约5—30千米,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岭巴山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

另外,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冲积形成西乡盆地。汉中市海拔最高点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

扩展资料

历史变迁

两汉三国时期,就出现了州这个概念。长安作为都城,被划入了司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司隶地区。而蜀郡和汉中郡,都被划入了益州境内。

三国时期,张鲁所割据的那个汉中,其实不是一块独立的地盘,而是益州的一个郡而已。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从汉中出兵,直接进攻司隶地区。

但是到了西晋统一的天下时候,朝廷从益州之中划出了巴郡、汉中郡,成立了梁州。这个时候的汉中郡,就和益州没有什么关系了。不久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蜀地的成氏政权,手中也掌握着汉中郡。

之后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城头变幻大王旗,行政 区划极其混乱,汉中郡也被分割来分割去,既不是属于关中,也不属于益州。

直到隋朝统一天下,将蜀地划分成了岷蜀和巴汉两块地盘,汉中这块地盘被改汉川郡,同样独立存在的。到了唐朝时期,划分更为细致,汉中地区属于山南西道,名字又改回了梁州。而唐朝时期的长安,那是都城所在,隶属于京畿道,山南西道的汉中只有眼巴巴瞧着的份。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蜀地先后有前蜀王氏政权,后蜀孟氏政权割据,其地盘同样包括汉中。所以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要蜀地出现割据政权,那必然会取汉中为屏障。从两汉时期到五代十国,近一千年的时间,无论具体怎么划分区域,汉中属于蜀地这应该就是大家所公认的了。

到了北宋时期,长安虽然不再是都城,但同样不属于同一区域。

长安隶属于永兴军路,而汉中所在的兴元府,隶属于利州路。而后的宋金南北对峙期间,南宋基本上延续了北宋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变化。

截止到元朝统一之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汉中虽然与蜀郡之间分分合合,但从未与长安、咸阳等地从属于同一区域。元朝统一之后,开始施行行省制,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陕西省、四川省的称呼,也是从元朝开始出现的。而汉中郡,也从是元朝开始,正是归入了长安老大哥的麾下,进入了陕西行省境内,称之为陕西行省兴元路。

等到明清时期,那就更直接了,连行省二字都去了,直接变成了陕西汉中府!所以,虽然汉中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蜀地范畴,但自陕西这个称谓出现之后,汉中便始终在陕西治下,所以汉中的人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也是说得通的。



汉中现属陕西省,刘邦汉中王的封地巴蜀就横跨现在两个省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请看下列地图红箭头所指之处就是汉中!广元,南江,万源属现四川省也是刘邦汉中王的封地,而汉中现属陕西省所以说刘邦的汉中王封地横跨两省!



元朝以前隶属四川,元朝后划归陕西,现归陕西省管辖。汉中方言是川系方言,不是佟掌柜所说的那种陕西方言!这是个误导。

秦 前316--前207 一级行政区 汉中郡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的汉中/安康/巴中。
三国 193--263 蜀汉内的一级行政区 历史上汉中第一次和四川融为一体。但汉中郡实际管辖面积大致相当今天的汉中市。
西晋和成汉时期 265--347 一级行政区 梁州领八郡,其管辖范围大致今天的汉中/广元/巴中/达州/广安/南充/重庆全市。 也就是传统上的巴国属地。
隋 581--617 一级行政区 管辖面积大幅缩小。大致是今天的汉中以及巴中局部。
唐 中晚期 一级行政区 管辖区域再次扩大,大致是今天的汉中/巴中/广元/南充/达州,以及陇南/广安局部。山南西道也成为后来的利州路的雏形。
五代 前蜀后蜀政权时期 891--965 本人看不懂。似乎是管辖今天的汉台/南郑/留坝/免县/城固。但从这张图看起来以 府 标称的只有成都和汉中,可字体又不一样。欢迎大家补充意见
宋 利州路初治汉中,后移治于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南宋时期,汉中已经成为边关地区。利州路的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的汉中/广元/巴中/安康,以及南充/陇南局部。川峡四路成为四川路和四川行省的前身
元 1276--1370 汉中隶属陕西行省 二级行政区。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的陕南。汉中城以西归四川行省广元路管辖。到了明朝的时候今天的汉中地区已经和四川彻底分离。
明朝,清朝,民国,直至今天,汉中都归属陕西 属于二级行政区。

汉中在陕西南部,秦岭分界以南,温带季风性气候,有西北小江南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在三国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地位。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本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11个县区,234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北邻宝鸡(其中汉中北部的拂坪县与西安市周至县相邻),西邻甘肃,南邻四川,东连安康。汉中是地级市,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11个县区。阳安铁路东西通过,并连接宝成线等,与西安的公路连接是108国道。

古代的地名,多以山,河为划分标准。汉中,就是指当时汉水流域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陕西南部。

刘邦为汉中王,急求翻译,谢谢
答:注:汉中即现在陕西汉中一带,起义军攻入咸阳之后,项羽为西楚霸王,并且封刘邦为汉中王。而后刘邦听张良计,自动请愿进入巴蜀地区,并且进入之后烧毁唯一一条栈道:一、消除项羽的顾忌,表示刘邦这辈子不再走出巴蜀,二、巴蜀易守难攻,防止项羽想要消灭刘邦。再之后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争霸了。然...

秦朝的汉中和关中,还有三国时期的樊阳是现在的哪里呢?
答:汉中就是现在的汉中 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指的是哪里
答:问题九:关中、汉中分别是指哪个地区?分别是现在的哪个省? 关中指陕西西安及附近地区。汉中是现在的陕西南部汉中市这个地区。 问题十:汉中地区是指什么地方 地处陕西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

楚汉传奇中刘邦去了巴蜀,可最后定都的时候定在咸阳旁边,那他有怎么去...
答:非也。刘邦被项羽封汉王之后,即去了汉中,并将大本营驻扎在现在的汉中市南郑县,以南郑作为据点(都城)大本营并没有去巴蜀。汉中是进军关中的前哨阵地,关中盆地土地肥沃,也适合长期驻扎,这也是张良为何拜托项伯求关羽赐汉中之地给刘邦的原因。再说远点,后来的三国诸葛亮当年强攻夏侯渊拿下汉中也是出于...

三国时期的汉中是现在的哪里
答:还叫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刘邦的封地有巴蜀和汉中,为何都城选汉中而非成都呢?
答:当年汉高祖被项羽封为汉王,其控制地区就包括汉中和巴蜀,在西汉时期,汉中郡更是直属益州刺史和巴蜀地区处于同一行政区划管辖内。在之后的三国时代里,刘备在称帝以前也是自称汉中王,称帝后汉中也同属蜀国的管辖之下。可以说,在我们印象里的汉中,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和蜀地如影随形、不分彼此。

汉中王的真正意思
答:汉中王的意思,是指汉中 王,即汉中(地方)王。这里的汉中,应指古时的蜀汉地区(不是仅指现在的汉中)。历史上有二个汉中王。首个汉中王为刘邦,第二个是刘备。汉中王的来历 汉中王是一个诸侯王的封号,历史上首位汉中王为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6年十月,27岁的项籍攻入秦朝首都咸阳之后,自称西楚霸王...

陕西汉中是属于什么市?
答:汉中就是一个市。汉中市属于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

楚汉时的刘邦的南郑是现在的哪里?
答:楚汉时的刘邦的南郑是现在汉中市南郑区。南郑之名始于春秋,因郑人南奔而得名。其地在夏、商时代属梁州,为褒国所有;西周合并于雍州,为周代古邑,是汉水上游地区重镇。进入春秋,为诸侯国争夺地盘时期。公元前750年,褒国被庸国所灭,南郑为庸国所有。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联合巴国、秦国击败庸国,...

汉中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什么?
答: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古汉台望江楼 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