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言善辩的古代故事除了晏子使楚以外

作者&投稿:鞠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能言善辩的故事五则(50字以内)~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能言善辩的纪晓岚】专题
1、老头子
纪晓岚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期间,在翰林院里上班.盛夏的一天,天气燥热,纪晓岚脱衣光背,伏案阅校稿样.一抬头,见乾隆皇帝朝这间屋子走来,来不及披衣服,又怕这样见皇帝是大不敬,于是钻入案下,拉上帷幕隐蔽起来.
没想到,乾隆早注意到纪晓岚的举动了,他不动声色地走进屋中,示意惊慌失措的编辑们静下来工作.然后踱到纪晓岚的书案边,默坐无语.
纪晓岚在案下龟缩多时,听屋内雅然无声,以为乾隆已经走了,便撩起帷幕,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听了,责怪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什么是老头子?凭什么叫我老头子?讲不出理由来立即赐死!”
编辑们都吓得面容失色.纪晓岚连忙钻出来,向乾隆施礼道:“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为国家元首,岂不为头?皇帝为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老头子’乃简称缩写也.”
乾隆听了,笑着说:好个能言善辩的纪晓岚,起来吧!朕赦你无罪.”
2、盛东西
有一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此物有什么用?”
“盛东西.”
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不叫盛南北呢?”
纪晓岚略一思忖,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要是盛火篮子要烧掉,盛水必须漏掉,所以不能叫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3、不敢投水
一次,纪晓岚和乾隆帝同游汩罗江.乾隆见这里是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尽殉国之地,借机给纪晓岚出了个难题.
乾隆问:“君要臣死,臣应当如何?”
纪晓岚爽快地说:“臣万死不辞.
“你是我的忠臣,我命你立即投江而死如何?”
“臣领旨!”
谁知纪晓岚走到船头,作投江状后,并没有跳下去,而是呆呆地自言自语一番,又返回跪在乾隆面前.
乾隆责问道:“你既为忠臣,为什么不遵旨?”
纪晓岚回答说:“臣正在投水,屈原从江中跳出来骂我说:‘纪晓岚你这小子,你要做千古罪人吗?当年我投江,是因为楚王昏庸.现今皇上英明,国家昌盛,你却要投江,你将当今英主比作何人?’皇上称臣为忠臣,臣岂能欺上诬主?所以不敢投水.”
乾隆听了,眉开眼笑,说:“朕是和你开玩笑,起来吧!”
4、真老乌龟
宰相庆祝80大寿,为借机发财,到处发请帖,纪晓岚也在邀请之列.纪晓岚对宰相的这一行径十分不满,到寿辰前一天打发人给宰相府送去大红幛一个,上写“真老乌龟”四个大字.
宰相看了大为恼火,第二天找到纪晓岚斥责道:“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为何要写字来骂我,跟我过不去呢?”
纪晓岚从容地说:“我并没有骂你啊!君为前朝老臣,年且80岁,是为‘老’;世世代代乌纱盖顶,是为‘乌’;自古以来,龟鹤齐名,都是高寿的象征.魏武帝是何等人物,尚且称颂龟为神龟,欣逢老相国寿辰,以此神物祝颂,当为不妄;‘龟’者,实实在在,当之无愧之意也.怎么说是故意跟大人过不去呢?”
老宰相有苦难言,只得笑着说:“错怪你了,真对不起!谢谢你的一番好意!”
5、“犯上”春联
一年春节,纪晓岚回家省亲.乡里有一家兄弟三人请他写春朕,以增喜庆气氛.纪晓岚很爽快地写道:
上联:惊天动地门户;
下联: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这下可惹祸了,有人以“犯上”告他个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后,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
纪晓岚回奏道:“春联是我写的,没有错.这户人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的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两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杀猪的,不是先斩后奏吗?”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次,乾隆皇帝奖赏纪晓岚很多礼物,其中有一件制作十发精巧的箭衣.老岳母十分喜爱,当天晚上对着身穿箭衣的纪晓岗细看不已.
见此情景,纪晓岚遂信口占一绝道:
亲家太太太多情,
为看箭衣绕膝行.
看到夜深人静后,
……
还没等纪晓岚念完,老岳母害怕他要说走板的话,连忙正色道:“欲待怎样?”
纪晓岚情知失口,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词儿,于是按着平仄规律吟道:“平平仄仄仄平平.”
6、下面没有了
纪昀每次到宫里值班,太监见了都要他讲故事,说笑话,否则不让他上班办事.
一天,有个太监在路上碰到纪昀,非要他讲个故事才放行.纪昀推辞再三,太监硬是不让.纪昀于是故意苦思了一会,说:“有了,有一个人……”说到此,突然闭口不言,眼睛盯住太监.
太监见他不说了,就催问道:这个人下边还有什么?”
纪昀说:“下边没有了.”
太监过了半天才知道被纪昀嘲弄了,于是大笑一通而去.
7、上竖是狗
纪晓岚任侍郎时,一次应邀到一位尚书家做客.酒宴中,在座的还有一位御史.三人边饮边谈,十分畅快.
酒过三巡,忽然有一只狗从厨房前走过,御史借此想取笑纪晓岚,假装不认识,问:“是狼是狗?”
纪晓岚听出其弦外之音是嘲讽自己“侍郎(‘是狼’的谐音)是狗”,立即脱口回答:“是狗.”
尚书也故意问道:“你怎知道的?.
纪晓岚回答说:“狗与狼的区别有两点:一是以尾巴上下来区别,下垂是狼,上竖是狗.二是以吃的东西来区别,狼非肉不吃,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纪晓岚用“上竖”谐音“尚书”,“遇屎”来谐音“御史”,以此取笑尚书和御史.
尚书和御史听了,哈哈大笑.
8、西竺国添个如来
这天,纪晓岚正在书房里读书.有下人传进一张名片,说:“门外有衡阳太守刘朝玉拜见大人.”
纪晓岚把客人请进,问:“你的公务都办完了吗?”
刘朝玉欠身回答:“公务已办完了,明日便启程返回湖南.今日求见,一是辞行,二是请大人赐以墨宝.”
原来南岳衡山上有座南岳庙,当家和尚新近坐化归天了.此处为衡阳府所管辖,刘太守这次回去参加祭奠仪式,请纪晓岚作一副对子.
纪晓岚立即就答应了,铺开纸,写下7个大字:
南岳庙死个和尚
刘太守心里一哆嗦:纪大人不是出口成章吗,怎么大白话都上来了?这要带回去悬挂起来,岂不让人笑话?”可嘴上又不好说.
偏偏纪晓岚又问了一句:“你看如何?”
“这个……”,刘朝玉实在不好回答.
纪晓岚微微一笑,接着,又写了七个大字:
西竺国添个如来
刘太守忙不迭地在脸堆起笑容,连连拍手称绝.
9、诗改词
一天,乾隆派人把纪晓岚召去,叫他为自己写一把折扇面.
纪晓岚不敢推辞,提笔写了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纪晓岚写完后,乾隆拿过去一看,沉着脸说:“丢掉了一个‘间’字.”
纪晓岚一看,这才感到大事不好,自己忙中出错,竟写掉了一个“间”字,按例是要受罚的.但文思敏捷的纪晓岚很快镇静下来,对乾隆说:“没有掉字,这是一首词.”
“一首词?”乾隆惊奇地说,“你读读.”
纪晓岚不慌不忙,把这首诗改成的词读了一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地说:“聪明得很,狡辩得好.”
10、酒囊饭袋罢了
有一天,乾隆宴请大臣.大臣们吃得很开心,饮得也很畅快.这时,有点自傲自大的乾隆帝又诗兴大发了,他出了上朕:“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乾隆皇帝叫百官答对,结果没有一人站出来对下朕.乾隆指名叫纪晓岚答对.
纪晓岚沉思一下,便将下联对出来了:“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群臣听了叫好.可乾隆皇帝听后感到很不自在.他面有怒色,半晌沉吟不语.大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无不为纪晓岚捏了一把汗.
纪晓岚知道自己得罪了皇上,便接着说:“圣上为天子,所以风、雨、云、雷都归您调谴,威震天下;小臣所以希望连日、月、山、海都能在酒席之中.可见,圣上是好大神威,而小臣我只不过是酒囊饭袋罢了.”
纪晓岚有意抬高乾隆、贬低自己的辩解,立即使乾隆龙颜大悦,连忙表扬纪晓岚说:“饭量虽好,但若无胸藏万卷之书,又哪有这么大的肚皮.”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能言善辩的纪晓岚】专题
1、老头子
纪晓岚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期间,在翰林院里上班。盛夏的一天,天气燥热,纪晓岚脱衣光背,伏案阅校稿样。一抬头,见乾隆皇帝朝这间屋子走来,来不及披衣服,又怕这样见皇帝是大不敬,于是钻入案下,拉上帷幕隐蔽起来。
没想到,乾隆早注意到纪晓岚的举动了,他不动声色地走进屋中,示意惊慌失措的编辑们静下来工作。然后踱到纪晓岚的书案边,默坐无语。
纪晓岚在案下龟缩多时,听屋内雅然无声,以为乾隆已经走了,便撩起帷幕,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听了,责怪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什么是老头子?凭什么叫我老头子?讲不出理由来立即赐死!”
编辑们都吓得面容失色。纪晓岚连忙钻出来,向乾隆施礼道:“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为国家元首,岂不为头?皇帝为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老头子’乃简称缩写也。”
乾隆听了,笑着说:好个能言善辩的纪晓岚,起来吧!朕赦你无罪。”
2、盛东西
有一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此物有什么用?”
“盛东西。”
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不叫盛南北呢?”
纪晓岚略一思忖,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要是盛火篮子要烧掉,盛水必须漏掉,所以不能叫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3、不敢投水
一次,纪晓岚和乾隆帝同游汩罗江。乾隆见这里是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尽殉国之地,借机给纪晓岚出了个难题。
乾隆问:“君要臣死,臣应当如何?”
纪晓岚爽快地说:“臣万死不辞。
“你是我的忠臣,我命你立即投江而死如何?”
“臣领旨!”
谁知纪晓岚走到船头,作投江状后,并没有跳下去,而是呆呆地自言自语一番,又返回跪在乾隆面前。
乾隆责问道:“你既为忠臣,为什么不遵旨?”
纪晓岚回答说:“臣正在投水,屈原从江中跳出来骂我说:‘纪晓岚你这小子,你要做千古罪人吗?当年我投江,是因为楚王昏庸。现今皇上英明,国家昌盛,你却要投江,你将当今英主比作何人?’皇上称臣为忠臣,臣岂能欺上诬主?所以不敢投水。”
乾隆听了,眉开眼笑,说:“朕是和你开玩笑,起来吧!”
4、真老乌龟
宰相庆祝80大寿,为借机发财,到处发请帖,纪晓岚也在邀请之列。纪晓岚对宰相的这一行径十分不满,到寿辰前一天打发人给宰相府送去大红幛一个,上写“真老乌龟”四个大字。
宰相看了大为恼火,第二天找到纪晓岚斥责道:“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为何要写字来骂我,跟我过不去呢?”
纪晓岚从容地说:“我并没有骂你啊!君为前朝老臣,年且80岁,是为‘老’;世世代代乌纱盖顶,是为‘乌’;自古以来,龟鹤齐名,都是高寿的象征。魏武帝是何等人物,尚且称颂龟为神龟,欣逢老相国寿辰,以此神物祝颂,当为不妄;‘龟’者,实实在在,当之无愧之意也。怎么说是故意跟大人过不去呢?”
老宰相有苦难言,只得笑着说:“错怪你了,真对不起!谢谢你的一番好意!”
5、“犯上”春联
一年春节,纪晓岚回家省亲。乡里有一家兄弟三人请他写春朕,以增喜庆气氛。纪晓岚很爽快地写道:
上联:惊天动地门户;
下联: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这下可惹祸了,有人以“犯上”告他个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后,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
纪晓岚回奏道:“春联是我写的,没有错。这户人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的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两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杀猪的,不是先斩后奏吗?”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次,乾隆皇帝奖赏纪晓岚很多礼物,其中有一件制作十发精巧的箭衣。老岳母十分喜爱,当天晚上对着身穿箭衣的纪晓岗细看不已。
见此情景,纪晓岚遂信口占一绝道:
亲家太太太多情,
为看箭衣绕膝行。
看到夜深人静后,
……
还没等纪晓岚念完,老岳母害怕他要说走板的话,连忙正色道:“欲待怎样?”
纪晓岚情知失口,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词儿,于是按着平仄规律吟道:“平平仄仄仄平平。”
6、下面没有了
纪昀每次到宫里值班,太监见了都要他讲故事,说笑话,否则不让他上班办事。
一天,有个太监在路上碰到纪昀,非要他讲个故事才放行。纪昀推辞再三,太监硬是不让。纪昀于是故意苦思了一会,说:“有了,有一个人……”说到此,突然闭口不言,眼睛盯住太监。
太监见他不说了,就催问道:这个人下边还有什么?”
纪昀说:“下边没有了。”
太监过了半天才知道被纪昀嘲弄了,于是大笑一通而去。
7、上竖是狗
纪晓岚任侍郎时,一次应邀到一位尚书家做客。酒宴中,在座的还有一位御史。三人边饮边谈,十分畅快。
酒过三巡,忽然有一只狗从厨房前走过,御史借此想取笑纪晓岚,假装不认识,问:“是狼是狗?”
纪晓岚听出其弦外之音是嘲讽自己“侍郎(‘是狼’的谐音)是狗”,立即脱口回答:“是狗。”
尚书也故意问道:“你怎知道的?。
纪晓岚回答说:“狗与狼的区别有两点:一是以尾巴上下来区别,下垂是狼,上竖是狗。二是以吃的东西来区别,狼非肉不吃,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纪晓岚用“上竖”谐音“尚书”,“遇屎”来谐音“御史”,以此取笑尚书和御史。
尚书和御史听了,哈哈大笑。
8、西竺国添个如来
这天,纪晓岚正在书房里读书。有下人传进一张名片,说:“门外有衡阳太守刘朝玉拜见大人。”
纪晓岚把客人请进,问:“你的公务都办完了吗?”
刘朝玉欠身回答:“公务已办完了,明日便启程返回湖南。今日求见,一是辞行,二是请大人赐以墨宝。”
原来南岳衡山上有座南岳庙,当家和尚新近坐化归天了。此处为衡阳府所管辖,刘太守这次回去参加祭奠仪式,请纪晓岚作一副对子。
纪晓岚立即就答应了,铺开纸,写下7个大字:
南岳庙死个和尚
刘太守心里一哆嗦:纪大人不是出口成章吗,怎么大白话都上来了?这要带回去悬挂起来,岂不让人笑话?”可嘴上又不好说。
偏偏纪晓岚又问了一句:“你看如何?”
“这个……”,刘朝玉实在不好回答。
纪晓岚微微一笑,接着,又写了七个大字:
西竺国添个如来
刘太守忙不迭地在脸堆起笑容,连连拍手称绝。
9、诗改词
一天,乾隆派人把纪晓岚召去,叫他为自己写一把折扇面。
纪晓岚不敢推辞,提笔写了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纪晓岚写完后,乾隆拿过去一看,沉着脸说:“丢掉了一个‘间’字。”
纪晓岚一看,这才感到大事不好,自己忙中出错,竟写掉了一个“间”字,按例是要受罚的。但文思敏捷的纪晓岚很快镇静下来,对乾隆说:“没有掉字,这是一首词。”
“一首词?”乾隆惊奇地说,“你读读。”
纪晓岚不慌不忙,把这首诗改成的词读了一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地说:“聪明得很,狡辩得好。”
10、酒囊饭袋罢了
有一天,乾隆宴请大臣。大臣们吃得很开心,饮得也很畅快。这时,有点自傲自大的乾隆帝又诗兴大发了,他出了上朕:“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乾隆皇帝叫百官答对,结果没有一人站出来对下朕。乾隆指名叫纪晓岚答对。
纪晓岚沉思一下,便将下联对出来了:“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群臣听了叫好。可乾隆皇帝听后感到很不自在。他面有怒色,半晌沉吟不语。大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无不为纪晓岚捏了一把汗。
纪晓岚知道自己得罪了皇上,便接着说:“圣上为天子,所以风、雨、云、雷都归您调谴,威震天下;小臣所以希望连日、月、山、海都能在酒席之中。可见,圣上是好大神威,而小臣我只不过是酒囊饭袋罢了。”
纪晓岚有意抬高乾隆、贬低自己的辩解,立即使乾隆龙颜大悦,连忙表扬纪晓岚说:“饭量虽好,但若无胸藏万卷之书,又哪有这么大的肚皮。”

晏子的故事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大臣中权力最大的官),他的名字叫晏(yàn)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有一本书《晏子春秋》,专门记录了他的故事.现在介绍其中的一则.
  鸟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
  华而不实
  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里边,有古铜色水流.在这红色水域里边,有枣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 “从前,秦缪公乘龙船巡视天下,用黄布包裹着蒸枣.龙舟泛游到东海,秦缪公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染红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铜色.又因枣被蒸过,所以种植后只开花,不结果.”
  景公不满意地说:“我装着问,你为什么对我胡诌?”
  晏子说:“我听说,对于假装提问的人,也可以虚假地回答他.”
  晏子发笑
  齐景公往牛山游览,向北登临齐国都城时,突然哭道:“人生怎么像奔腾咆哮的流水,离开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据听了,也哭泣起来了.晏子却在发笑.齐景公怒问他为何发笑.
  晏子回答:“如果使贤能的国君,长久地据守齐国,那么,太公、桓公将长久地据有齐国了;如果让勇猛的国君,长久地占有齐国,那么庄公,灵公将要长时间地享有齐国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国君的宝座而立身于世呢? 而您偏偏独自因为这事流泪伤情,这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不仁道的国君我看到一个, 馅谀的近臣我见到两个,这就是我私自发笑的原因啊!”
  晏子数罪
  齐景公喜欢捉鸟玩,便派烛邹专门管理鸟儿,可是烛邹不慎让鸟飞逃了.景公大为恼火,下令杀死他.晏子说:“浊邹有三条罪状,让我数落他一番.然后再杀,让他死个明白.”齐景公高兴地说: “好.”于是把烛邹叫进来.
  晏子便一本正经地说:“烛邹!你知罪吗?你为国王管鸟却让它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国王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事传出,让天下人认为我国重小鸟而轻士人,败坏我们国王的名誉,这是第三条罪状. 你真是罪该万死!”说完,马上请求景公下令斩杀.
  可是景公却说:“不要杀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
  折冲樽俎
  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为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现在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霸业因时而兴
  晏相国来到了馆舍,楚国大臣为他洗尘接风,席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楚国下大夫首先发言道:“齐自太公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足可以与楚匹敌.为什么自齐桓公称霸中原之后,昙花一现,再不能领袖诸侯了呢?以齐国国土之宽广,人口之众多,国家之富庶,加上晏相国您的才智,怎么就不能再崛起中原呢?反而向我楚国结盟,这太让人费解了.”   晏婴回答:“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于诸侯之后,诸侯连年征战,春秋五霸迭兴,齐国称霸于中

关于能言善辩的古代故事除了晏子使楚以外
答:晏子的故事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大臣中权力最大的官),他的名字叫晏(yàn)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有一本书《晏子春秋...

关于古代说客的事迹
答:1、晏婴: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自幼聪慧机智,能言善辩,历仕三朝50余年,在与邻国的外交中,多次体现了其不卑不亢,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2、苏秦: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终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强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

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故事有哪些?
答:1、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十二岁时,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当时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大臣张唐出使燕国,张唐却借故推辞。吕不韦无计可施,那时年仅十二岁的甘罗,就对国事了如指掌,甘罗...

古今中外外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
答:1、晏子使楚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国王知道晏子的个子很矮,就想捉弄他。楚王命人在城墙的大门旁边又开了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门。”招待晏子的官员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中国古代聪明少年的故事
答:1、曹冲称象 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2、智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

古今中外外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
答:一、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姓晏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是齐国著名 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好事。他还经常用巧妙的方法劝说齐国的 国君——齐景公宽待百姓,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由于他能说善辩,所以齐景公经常派他出使各国。一次,晏子要出使到 楚国去,楚灵王知道了,...

晏婴怎得能言善辩,反应敏捷?
答:晏婴,春秋时齐国人,身材短小,相貌丑陋,但能言善辩,反应敏捷。刘灵公二十六年,晏婴的父亲晏弱死后,他以齐国大夫的身份,继承父位,担任齐国国卿。有一次,晏婴奉齐王命出使楚国。当时楚国比齐国强大,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楚国根本没有把他这个齐国使者放在眼里,决定想个办法让晏婴当众出丑,...

春秋战国晏子的简介关于晏子的故事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晏子的简介关于晏子的故事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是一位聪明机智的,能言善辩的人物。历史上的他是一位著名的 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朴素的处事风格而闻名于诸 侯。孔丘还曾称赞他:“救民百兴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晏子的做...

比较晏子使楚和晏子使吴
答: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

晏婴资料及故事短一点
答: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