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晏子的简介关于晏子的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窦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战国晏子的简介关于晏子的故事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是一位聪明机智的,能言善辩的人物。历史上的他是一位著名的 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朴素的处事风格而闻名于诸 侯。孔丘还曾称赞他:“救民百兴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晏子的做事风格,充分的表现出了治理国家的忠诚与能耐。他 不仅利用自己的身份,还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地提出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 谏议。在“治国之道”方面 晏婴简介 ,晏子主张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并且很是推崇“欲修 改以平时于天。”主动进谏君上赈灾,深得百姓爱戴。不仅如此,他还时常把自己所 享的俸禄送给贫苦百姓。“劝谏艺术”方面,晏子善于进谏的特点早就被人称赞,他的 劝谏方式,不是直接的强谏而是以一种委婉的曲谏或诱谏。从侧面显示了他在政治上 所具有的高度智慧,另外,他的语言也是非常有特色,或是锋芒毕露,或是非常含 蓄,亦或是严肃庄严、幽默滑稽。他能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自己的劝谏方式。从他 的劝谏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内在修养,同时也非常佩服他的智慧。个人修养方面,他是 乐观的代表,他常常说人到最后都是要死的,人生来就有生老病死,所以不论是谁都 会面对。

何不对死无所畏惧,常年保持乐观的心情,让自己的身心健康。晏子谏景 公“晏子谏齐景公”来自于《晏子春秋》一书中,它主要记录了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 话,主要提醒齐景公在执政方面要忠实百姓疾苦。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说就 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齐景公还在位时,天气伴随着下雪一直不放晴,当时的齐景公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 在朝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进朝面谏君上,站立了一会,景公说道:“真是奇怪,下 了几天雪,天气却不冷。”晏子回答:“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我听别人说, 以前古代的国君,自己吃饱后却不知别人饿着,自己不冷却不知别人的寒冷,自己过 的安乐却不知别人的贫苦。现在君王却也不知道了。”听完,景公:“好!我已经领悟 了。”于是就命人拿出皮衣,拿出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齐景公想要建高台,于 是发动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又想要造钟。于是晏子进谏道:“所谓的君王不能以 百姓的劳苦作为自己的乐趣。君主已经建造了高台,现在却又想造钟,这样会对百姓 造成很大的负担,百姓必然也不会接受。君主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行的,这样会导致矛 盾的产生。”于是,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停止了造钟的想法。全文主要通过晏子与景 公之间的对话宣扬了爱民思想,并劝诫了君王为民着想的执政之道,只有这样国家才 会强盛。

晏子对齐侯问“晏子对齐侯问”是来自《左传》,是由左丘明写的编年体事 件,在这一小节里,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区别。君臣之间 应该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意见。关于具体内容让我们细细品读。景公打猎回来,晏子在驻地等待景公回来,梁丘据也驾驶着马车前来。景公说道;“只 有梁丘据和我相同啊!”晏子:“梁丘据不过是相同罢了,怎么能说协呢?”景公又问 道:“和协与相同有什么区别吗?”晏子:“当然有差别,和协就像是做肉羹一样,要用 水、火、醋、酱、梅来调和鱼和肉,经过火柴煮。再由厨师进行调味,让味道恰到好 处。君主吃了这样的肉羹就可以平和心性。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就如同这般。君主认为 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的,臣子之处不可以的,就能使可以的更加完善。反之 也是这样,君主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子进言指出可以的,去掉不 可以的。因此,政治平和而不违背礼仪,百姓就没有争斗之心。所以就如同《诗· 商颂 · 烈祖》中说的一样:“一碗好的羹汤,五味适中,拿来供君主享用,君臣之间就会和 睦没有斗争,用心平气和来稳定朝政。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的,君主认为是这样。他 说可以的,君主认为不可以,他也说不可以。

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因此 不应当有相同的道理,就如同这样。晏子在这里运用抽象的思维讨论了君臣之间 的“和”“同”很典型的代表了那时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晏子逐高缭“晏子逐高缭”这则 典故是出自于《晏子春秋》的一篇历史故事,这里主要讲述的核心思想为“在其位, 谋其政。”其中的故事提到高缭侍奉晏子三年,却在期间没做任何的贡献,最后被晏 子辞退了。这则故事主要从侧面反映了晏子赏罚分明的作事风格。高缭曾是晏子手下的一名官员,可是一天,晏子却把他辞退了。他身边的随从表示很 不理解,于是规劝他说:“高缭在您手下当官已经三年之久了,您不但没有提拔他, 反而还将他辞退了,在道德的角度来看并不允许啊?”晏子则说:“我是一个卑微的人, 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够稳定,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效力,可是高缭虽服侍我三年 之久了,但从来没有指正过我的不足之处,也没有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这大概就是 我要辞退他的原因了吧。”如今,细细回想晏子对高缭说的这些话在我们的工作中, 绝大部分领导对那些踏实能干,襟怀坦荡的总是给予信任,并委以重任。就要像晏子 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多听不同意见,这样才能辅佐齐景公,使之国家成为强国。

古今 中外,用人的问题不是一般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晏子逐高缭”这一典延至今日 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时生活中,有些人唯唯诺诺,虽按时到岗,却不出谋划策,毫 不称职。而晏子对高缭的“辞职处理”给今人敲响了一记警钟:“为官之道,重在用 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晏子辞谢更宅晏子春秋是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 集。详细记录了三朝君王与晏子之间的传说和故事,里面共有215个小故事,构成了 完整的晏子形象。而“晏子辞谢更宅”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体现了晏子时刻为国家 和人民的利益着想的精神品质。这则故事是这样的:齐景公想要给晏子换一个住房,他认为晏子的住房靠近市集,地 势较低,有狭窄,环境质量很差,根本没法居住,于是想要晏子换到一个环境比较好 的地方去。但是晏子却推辞了,他说道:“君王,您的先臣曾在这里居住过,我不能 够继承祖业,这房子对我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了,更何况我的住处离市集较近,买东西 也方便了许多,这样有利于我的事情怎么能劳烦别人给我盖房子呢!”景公听后笑道 说:“你离近市集,知道东西的贵贱吗?”晏子则回答说:“我私下里也存过钱,怎么可 能不知道呢?”景公反问道,那你知道什么东西便宜什么东西贵吗?由于这时期正是景公 滥用刑法的时期,市集上有一些贩子专门贩卖假的刑具。

所以回答说:“假脚贵,鞋 子便宜。”景公听后,心里有些感伤,有一点怜悯之心。自此之后,齐景公就减少了 用刑。晏子辞谢更宅,一方面是为了接近群众,从百姓的生存情况,来更好地为国君 提出有力意见,为百姓解决困难。另一个角度就是宣扬了节俭为民的治国方针。整篇 故事体现了晏子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精神品质。晏子谏祷雨《晏子春秋》 一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都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智,如:晏子谏祷雨等就流传在 民间。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齐国天气干旱已经很多天了,齐景公便召集群臣并询问他们:“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下 过雨了,气候干旱,粮食收成不理想,老百姓们都在饿着肚子。我曾命令占卜气候干 旱的原因,说是有妖魔鬼怪藏在高山里和水里。因此我的意思是想要多征收一点赋 税,来祭拜山神,你们说这样可行吗?”众大臣低头不语,于是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 不可以,祭拜山神没有任何益处,山神用石头当做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气 炎热干燥,长时间不下雨,头发将要枯黄,身体也很热,它难道就不想要下雨吗?祭 拜它又有什么处呢?”景公听后又说;“既然祭拜山神不行,那祭拜河神呢?”晏子:“当然 也不行,河神以水作为国家,鱼虾作为子民,天气难耐,又不下雨,泉水会断流,干 涸。

它难道就不想下雨吗?祭拜它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景公:“那该怎么办呢,现 在?”晏子则建议他试着离开奢侈的宫殿,住在乡野间,和神灵们一起来请求下雨,或 许能够求得来雨呢?于是景公听从了晏子的劝导住在宫外的乡野间,结果不出三天, 就下了大雨。农民百姓趁着这会儿开始插秧播种。随后景公也感叹晏子的的话就是有 用。因为德行好才能求得下雨。从这一个小故事中就能看得出晏子心怀天下,善良无 私的品质,哪个国家要有这样的人士,应该算是皇帝之幸了。晏子赎越石父“晏子赎 越石父”为出自《新序· 节士· 晏子赎越石甫》的一篇历史故事,这篇文章主要体现了晏 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的品格和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春秋时期,齐国相大夫晏婴出使晋国路途中,看见一个人头戴一顶破帽子,反穿一件 皮袄,坐在路中间休息。晏子很会看人,一眼就看出这个人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于 是就派人问他关于他的信息。这个人就回答说:“我来自齐国,名叫越石父,由于饥寒交迫,便卖身为奴,当了三年奴才,看见使者路过,原本打算跟您回国的。”晏子 问道可以赎身吗?越石父回答说:“可以。”于是晏子便把马车的一只马解下来用来赎 他,并与他一起坐车回国。

回到相府后,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越石父看到很是生气,要跟晏子绝交,晏子知道后就派人告诉他,从来没和你结交哪 里的绝交,你当了奴仆,我把你赎回来,怎么能恩将仇报?越石父说道:“士人不在知 己面前,可以受屈辱;在知己面前,可以获得舒展。君子不应该对人家有恩而轻视了 他,也不应该人家对自己有恩而屈服。我做了三年的奴仆,没有一人能够理解我。之 前与您坐车,没跟我打招呼,我以为是您一时忘记了。现在有没想我打招呼就进自己 的房间,就好像还是把我当做奴仆一样。即然这样您还是把我卖到社会上吧。”晏子 听了,走出来与他见面。并诚恳的道歉:“我只看到了客人的外表,却没看到客人的 内心 晏婴简介 ,我可以向您道歉,您能不抛弃我吗?我将诚心改正我的错误。”随后就命人把厅 堂打扫了,用酒宴款待了他,越石父原谅了他。晏子对人有恩,救人于困境,却要委 屈的处在别人之下,这样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世俗人的品德了。本文作者:八卦天天报



晏子的简介 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五十余年。他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国君主。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4、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晏子是哪个朝代的人?晏子使楚是怎样的一则故事
答:《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人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立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

关于晏子
答:晏婴,又称晏子,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

春秋时期关于晏子的资料
答:2 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3 来源于唐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晏龙被认为是晏氏的始祖。晏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人。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齐卿,后来...

晏子使楚一文晏子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答:是的。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