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帮我解决

作者&投稿:实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大家帮我解决几个问题,有关政治.历史的! 欢迎老师或教授进来......~

这哪是关于历史政治的呀,后面几个跟政治还沾点边,前头都是心理啊,哲学啊什么的。.现在回答:1、不是2、不一定3、这是必须的,除非是柏拉图4、很难5、经验,饭钱,还有满欲足等等,当然每个人都不同6、能,当然这是马克思的愿望7、你到底想问什么8、理论上来讲是不该对立的,这世界得有脑力劳动,也必须有体力劳动。 这些问题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根本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的。而且这种问题只有自己的知识、社会经验够丰富了,自己体会出理解出来的才是正确的。

关于副科,你要知道你要复习的内容,以及每天的计划。
1.首先历史,历史你要复习的内容是每个朝代的建起,重要意义,以及每个朝代的作为,这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你可以选择早上的时候背书,晚上的时候做题来巩固练习,多背重难点,多练基础题。

2.政治是一个知识量巨大的门科,你要做好背诵很多的准备,每个课时每个单元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要会背,政治是个死学科,主要就是背。

练习题一定要多做,一定要做熟练。

3.地理,地理是一个比较难的科目,你主要就是理解,我不知道你是上册还是下册,但几乎每一次地理考试他都会考一些图片,图片是重点,所以一定要多看图册,其次还是要做题,几乎做的题没有太大差别,来来回回就考那一个。

4.作为生物课代表,我非常有经验哈哈哈
生物课内的内容全部会背,生物物理所选取的段落没有一段是没有用的,都要重点来理解,还有那些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啊都要做好,我给你透露个小消息啊!生物每年考的内容几乎都是那几个题,这是生物老师私下给我说的,哈哈哈,就和地理一样。

加油!祝你班里第一,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在年级里获得更好的分数!!

1.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石头多半是本地开采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在那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是很了不起的技术。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古代埃及人是将石头装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为此需要宽阔而平坦的道路。修建运输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时间。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

2.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 在位605 BC - 562 BC)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害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不过也有些记载,虽然提到了“空中花园”,但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并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叙利亚国王为取悦他的一个爱妃而特意修筑的。有些记载甚至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实际上指的是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筑的皇家园林。

直到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基本一致。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这种压水机现在仍在两河流域广泛使用。而且,考古学家也的确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痕迹。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因此,考古学家的解释是否正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总之,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它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身于历史的迷雾之中。(陈晓红 毛锐)(节选自《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Euphrates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如图所示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3.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关于历史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帮我解决
答:1.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不过我们现在知道,石头多半是...

关于一些基本的历史问题~希望懂历史的人都来帮我一下!谢谢
答:问这些问题不是你很傻,是你没看书,高中历史书上关于这些问题都有。资本主义社会相较于封建社会是有其优越性的,这是一个进步,资产阶级简单起来说就是拿一些钱创业,创业之中需要用人,就招一些人,然后生产产品,出售产品。创业的人就是资本家,被招的员工就是工人。封建社会有它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

一些历史题目,很快就要,希望大家共同参与!
答:历史老师回答您:夏、商、西周社会以宗法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构成了统治阶级。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革,其中魏国首开变法之风,任用李悝实行变法。楚国任用吴起实行变法。但影响最大的是商鞅...

历史问题(回答得好和快有追加)
答:这个问题在下文中还会有详细论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不同于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并不是资本家,而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经济取向的革命者,其政党也不过是有些松散的同志联盟。革命凭借几分幸运的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接着清政府统治便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顺利...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 提出几个问题 情回答 我是留学生。请帮助
答:1拜上帝教 2 3容闳 詹天佑 去百度事迹 4 5中国准备不足,统治集团内部不统一【私挪军费,官僚内部相互牵绊,】;一直寄希望于外国的协调,吃外人的亏了;日本早有大陆政策,准备充足;明治维新之后,实力大增,而国内矛盾不断,急于转移,中国是撞上枪口 6盲目排外,拒绝接受所有的西方事物;扶清灭洋...

初三历史问题,两个,希望大家告诉下,谢谢了!
答:1.独立战争是美国确定自己的独立政权,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黑人。2.1是殖民统治同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2是南方的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都是打仗解决的。1的结果是美国赢了,2的结果是北方胜利了,奴隶制被废除了 ...

几个简单滴历史问题~
答:要考试了,几个历史问题很大头,请大家帮忙 1什么是民族工业2什么是资产阶级3<马关条约>中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为什么会影响中国的民族工业3什么是民族资本主义4革命政党与革命团体的区别是什么5 *** 什么时候出现的,创办人是6为什么国共一大是 *** 第一次合作的标志7左派右派,左倾,右倾,什么意思8什么是...

一个关于历史的离经叛道的问题,希望大家解答
答:比如北魏孝武帝的汉制改革。诸如此类历史上五胡乱中原五代十国等一些列少数民族政权其本质都是运用汉族文明来进行统治。而二十世纪民族国家已经成型。日本的资本主义文明远高于中国的两半社会。一旦日本统治中国,我们将面临的是无尽的剥削和掠夺。汉族文明将断绝!因为日本在占领区实行的教育根本就是奴化教育!

关于历史的几个小问题~
答:1.罗马法其实就是古代罗马创建的一个法律体系,而罗马法早期就是习惯法(即法律由贵族随意确定的法律),后来随着平民们越来越希望得到一些权利,所以由习惯法发展到了成文法(即用法律条文来确定律法),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随着侵略扩张,罗马法由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

几道历史题,希望大家帮忙解决!
答:第八题:问题是直接原因,所以选最直接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哎!看来学的知识都忘了。惭愧。我仔细看了第六题和第八题 第六题:俄国进行了1861改革,这是一次由农奴主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说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不准确的,并且A也的确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如果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