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宓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要达到某种目的,最好先使用谋略,其次是通过外交技巧,再次是通过击垮对方的军队,最次才是攻破对方城市。

①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②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③其次伐兵:指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敌方政治、经济重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④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即攻取敌方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

扩展资料

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兵伐谋



上乘的用兵法则是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

孙子兵法(14):上兵伐谋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各个国家之间通过互派使者,互相说服,相互结盟,亦敌亦友,这些都是伐谋、伐交的表现。国力发展了,谁也不服谁了,直接扛起武器,相互杀伐,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伐兵和攻城了。历史上一代名将韩信,无疑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这一部分的典型代表,伐兵、攻城自是不必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哪里?
答:出自:春秋时期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白话文: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策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

故上兵伐谋翻译
答:翻译: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原句出自于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孙子兵法》。1、字词解释:(1)故:所以;因此。(2)伐谋: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2、原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含义?
答:含义: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在实际运用上...

上兵伐谋下一句
答:【出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中国古代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章。【原文节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迂腾,戎马关头,倏忽而至,此谓胜之德者,非将勇也。故其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什么意思?
答:《孙子兵法》从来不认为战争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在战争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情报战、经济战、外交战、心理战等各种手段,《孙子兵法》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就是告诉我们:能用谋略和外交解决的问题不...

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次伐城。意思
答:意思是:用兵打仗的上策是以智谋来战胜敌人,即用计谋使敌人屈服;其次是从外交上压服敌人,即联合自己的盟友,拆散敌国的同盟,是敌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再次便是攻打敌人,以武力战胜敌人,而下策是功夺敌人的城堡。一、出处 出自春秋时期孙武创作的散文《孙子兵法·谋攻篇》。二、原文节选 夫将者,...

在孙子兵法中为上兵的手段是哪种
答:在《孙子兵法》中,为“上兵”的手段是哪种?A.伐交 B.伐谋 正确答案:B 《孙子兵法》: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身为将帅者,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孙子兵法:上兵伐谋中,其次伐交,伐兵,攻城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含义: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其次是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上兵伐谋,拼音shàng bīng fá móu。上兵,即兵之上者,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伐,原意为功劳,这里活用作动词,建功的意思。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