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强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就是”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此【出处】《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如下: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兵法》是目前存世的古今中外第一部系统完整讲解战争的经典著作

《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全书共三卷,有十三篇传世。《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是系统地看待战争的。《孙子兵法》从来不认为战争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在战争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情报战、经济战、外交战、心理战等各种手段,《孙子兵法》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就是告诉我们:能用谋略和外交解决的问题不要动用军事手段,即使动用军事手段也要先争取在心理上率先击垮敌人,强攻坚城实乃万不得已之事。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的远祖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他也是兵法家孙膑的先祖。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孙武到达吴国后,便隐居于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城郊的穹窿山,以务农为乐,并在此时著成了旷世巨著《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什么意思?
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意思是在军事行动中,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是最上策,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换言之,当面对敌人时,我们应该优先使用谋略和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只有当这些手段都不可行时才考虑使用武力。 【出处】 “上兵...

故上兵伐谋翻译
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摘自《孙子兵法·谋攻篇》解释: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上善伐谋,次善伐交,最次攻城.为什么曹操是军事家
答:翻译: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最下策才是攻城。此句出自《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 文章节选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注释:上兵伐谋: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方法。伐,攻击。谋,计谋。其次伐交:交,...

为将帅者,上者罚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现代文是什么意思
答: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攻心为上,上兵伐谋”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的计谋有哪些与攻心...
答:上兵伐谋: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上兵,即兵之上者,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伐,即进攻,攻打。谋就是谋略。伐谋就是指以谋略攻敌取得胜利。整句翻译为:用兵的最高境界使用谋略胜敌。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

“上兵伐谋,次而伐焦,善战者,首攻其心”是什么意思
答:最好的打仗方式在于谋略,其次是瓦解敌人是联盟,善于用兵者,首先要从心理上打败敌人。意思是让你了解人的心理而后再想办法。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翻译
答:“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说 先用计谋,其次外交,不行干仗,实在没办法才攻城 故上兵伐谋 上兵用兵的上策伐谋破坏敌人的计划就是说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划。1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上兵伐交,其次伐谋是什么意思
答:上兵:用兵的上策。伐谋:破坏敌人的计划。伐交: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伐兵:攻打敌军。什么叫做“上战伐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伐谋”,指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伐谋最为有利,故为“上兵”,是...

请谈一谈对“上兵罚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理解
答:“其次伐交”:次一等的军事斗争策略是外交途径;——通过公开、理性、文明的外交途径(而非暴力战争),来实现己方意图,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但因为外交需要互相让步,往往也不够彻底,所以稍次一等。“其次伐兵”:再次一等的军事斗争策略是野战(或理解为消灭敌方有生力量);——这里的“兵”...

上兵伐谋 攻心为上 是什么意思?
答: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原文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