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体现了什么?

作者&投稿:聂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十六计-京东图书,开启知识之旅!~

体现了孙武的慎战思想。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意思是:君主不可以因为一时愤怒而兴兵,将领不可以因为一时愤怒而开战。合乎国家的根本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就停止。

《孙子兵法》中,始终贯穿着“慎战”的思想,战争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要慎之又慎,不可轻启战端。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秦惠王击败魏、韩、赵三国后,形成了秦、魏、韩为一方,齐、楚为一方的两大对立集团。秦国欲攻齐,须先破坏齐楚联盟,便派张仪到楚国去游说,许诺割地六百里与楚,要楚与齐绝交。楚怀王贪图小利,与齐断交,并派使者到秦国索要六百里地。

张仪对楚使者说,当初答应给楚国的,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地。楚怀王受了欺骗,大怒,决定发兵攻打秦国。大夫陈轸认为,攻打秦国没有取胜的把握,一旦失败,楚国将会蒙受更大的损失。不如联合秦国一道攻打齐国,把损失的土地从齐国补回来。

可是楚怀王咽不下这口气,坚持与秦绝交,并派大将军屈丐率军攻秦。秦惠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韩国派兵助秦,与楚军战于丹阳(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公元前312年,秦军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人。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六百里地,置汉中郡。

楚怀王闻讯十分震怒,发全国之兵再度攻秦,与秦军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楚军再败。韩、魏军配合秦军,乘楚国内空虚,攻占了楚地邓(今湖北省襄樊西北)。楚怀王被迫撤军,向秦割地求和。

楚怀王不顾敌我态势,不听劝阻,因愤怒而兴师,损兵折将,割地求和,损失惨重。



主不可怒而兴师在孙子兵法第几篇
答: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至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出自。火攻篇,也就是十二篇。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告诫当政者不能凭个人一时冲动发动战争。这句话是怎 ...
答: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
答:C 试题分析:“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此要慎战,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为了安国全军,但不害怕战争。

合于利而动,舍乎利而止,恕不以复喜,愠可以复悦。求一解
答: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火攻篇》)这句话意思是说,国君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愤而贸然出战。符合国家...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答:由此可以看出,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对待战 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孙子 从战争的严酷性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出发,站 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本着安国全军的根本目的,以军事家应有的理智和应负的责任,提出上述重战、慎战、备战的理论。显然,这是一种冷 静、理智、现实的...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出自何处?
答: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

从刘备为关羽报仇兵败麦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孙子兵法-火攻篇)战争不是小事,必须要周密谋划审时度势,而不能凭一时之情感而为之。【火攻第十二】3.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

合于利而动 不合于利而止什么意思
答: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火攻篇》大意是讲:一个国家的君王绝对不可以因为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一个军队的将帅绝对不可以...

故杀敌者,怒也;又说:将不可愠而兴师。这是否矛盾?
答:这两句话并不矛盾,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的两种态度。第一句话“故杀敌者,怒也”,表达的是在战场上杀敌时的一种心态,即要有愤怒和斗志,以激发士兵的战斗力和杀敌意志。这种情况下,将领们需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以凝聚士气,提高战斗力。而第二句话“将不可愠而兴师”,则是在决策出兵进攻的...

道德经·善为士者,不武的评析
答:事实上,军事辩证法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或者说,本章内容既是讲用兵打仗,又是讲辩证法的道理,这样理解,也无不可。但说到底,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那就极大曲解了它的内涵。下面,我们谈谈“善战者,不怒”的问题。《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