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为什么在网上搜不着?

作者&投稿:毓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元里人民抗英~

三元里抗英斗争故事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指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离城约五里。1841年5月,广州战役开始后,英军的暴行,清朝的投降丑态,早已激起三元里一带人民的义愤。5月26日,即奕山与英军订立《广州和约》的前一天,广州城北各乡义勇首领齐集牛栏冈,议定联防抗英,相约"一乡锣响,众乡皆出"。29日,一小股英军窜到三元里一带骚扰,菜农韦绍光等当场打死几名英军。为了迎击英军的报复,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北帝庙集会,并用神座前面的一面三星黑旗作指挥,约定"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这支队伍中有贫苦农民,有丝织、打石和烧炭工人,有渔民,有秘密会党成员,也有爱国士绅。他们利用"社学"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30日晨,几千义勇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率2000人迎战,义勇们按计划后退,诱敌深入至牛栏冈,将英军团团围住,截断归路,展开肉搏。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少校毕霞等多人,生俘十余人,英军余众逃回四方炮台。义勇跟踪追击,将四方炮台层层包围。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义勇也闻讯赶来。"老弱馈食,丁壮赴战","不呼而集者数万人"。面对武装的群众,侵略军无法冲出重围。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只得向广东官吏告急,并威胁说:"再有义勇相扰,则将打破议和,大举进攻"。奕山大骇,急令广州知府余保纯等出城,"步向三元里绅民揖劝,代夷乞求",由于"士绅潜避",斗争被破坏,英军才得以逃命。6月7日义律竟恬不知耻地出告示要中国人民"后毋再犯"。广州人民针锋相对地出示反驳,并庄严宣告:"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即可杀尽侵略者。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伟大英雄气概。


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郭富)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英军一个连队几遭全歼,其余逃回炮台。31日清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你是不是输错了

三元里抗英为什么在网上搜不着?
答:你是不是输错了

三元里抗英事件
答: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英军在三元里附近驻扎。由于有英国士兵到三元里抢劫财物、强暴妇女(有名姓记载:村民韦绍光之妻李喜)[来源请求]的事件,激起当地民众愤怒。 三元里及其附近乡村的一万多民众...

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
答:回答: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并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忍无可忍,与敌力搏,当场打死几名英国士兵。为预防英军报复,三元里人民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立即武装抗击,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

三元里抗英真的存在吗?
答:三元里民众无法置身事外。尽管他们在外来侵略面前持武装抵抗的姿态,但此中体现出来的当属由屈原、岳飞、史可法等英杰代代相传的传统样式的民族主义;而他们在长红、谕示、檄文中亳无躲闪地公开宣布对一切外国人的郡视,又与“天朝"的态度并无二致。当人们认知中国包含着“天下",即中国是个世界而不...

揭秘:三元里抗英真相是什么
答:三元里抗英的兵力战况如何?10000对60的战役 841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里附近,这只小部队军纪不怎么好。部队里的印度兵调戏了当地乡民韦绍光的老婆。而没想到韦邵光是当地 天地会的首领。 于是这下得罪了天地会,天地会在附近各乡聚集起1万多人,最终把英军中的一个印度...

揭秘:三元里抗英斗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这首诗出自近代进步诗人张维屏之手,内容为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郊区三元里民众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壮烈场面。这一切还得从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签订说起。合约签订仅仅两天后, 盘踞在四方炮台的一小队英军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广州城北五公里的三元里...

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馆的位置在哪里
答: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对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一次英勇的反击,共杀死英军9人,迫使1000多名英军仓皇逃跑。为了纪念这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馆。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馆环境幽雅...

三元里抗英事件资料
答:事件的直接起因可以追溯到停战后的事件,部分英军进入城北双山寺,寺中存放着一些棺椁。由于文化差异,英军出于无知的好奇,不慎打开了这些棺木,这被村民误传为对先人墓地的亵渎,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英军的劫掠行为也进一步激怒了三元里的民众。他们视之为对家园的侵犯和财物的剥夺,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详细资料大全
答: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1950年广州市 *** 在三元里村口,立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正面刻着:“一八四一年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三元里抗英事件简介
答:面对无法反击的局面,英军被迫请求清朝广州知府出面调解,最终民众在清朝官方介入后撤退,结束了这场战斗。三元里抗英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抵抗。这次事件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勇气,对后来的反侵略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