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真的存在吗?

作者&投稿:幸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首先肯定的是,三元里抗英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其中有些故事,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大家听小编一一道来。

三元里抗英事件历程

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的鸦片战争。

1841年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

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掠烧杀,奸淫妇女。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

5月30日,当地士绅何玉成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后英军支援,被困2小时后,撤回四方炮台。

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三元里抗英真实存在证据

  • 三元里人民讨英缴文

三元里抗英存在问题

  1. 主观上的保卫乡里,尊王攘夷的传统民族主义构成客观上的上的现代爱国主义。

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传统的"天下"观念、“夷夏"观念。三元里民众无法置身事外。尽管他们在外来侵略面前持武装抵抗的姿态,但此中体现出来的当属由屈原、岳飞、史可法等英杰代代相传的传统样式的民族主义;而他们在长红、谕示、檄文中亳无躲闪地公开宣布对一切外国人的郡视,又与“天朝"的态度并无二致。当人们认知中国包含着“天下",即中国是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时,当人们还不能平等地看待中国以外地区的文明时,他们身上的那种传统的民族主义虽可以产生一些“尊王攘夷的壮举,但毕竟不合时代节拍。

2.英军真实伤亡人数较少,且多印度雇佣兵

伤亡人数,随军军医麦华生回忆“在此次小战斗中,第二十六团丧失了三个人,一个军官、十个士兵受伤”,“(另外一个走失的连)三个人被害,一个军官、三十个士兵受重伤。“考虑到重伤的很可能会死去,此军医记录的很可能是整数,之后英国远征军陆军司令郭富(V.H.Gough)在给印度总督奥克兰伯爵的报告中称,在三元里事件中,英军有5人死亡、23人受伤,如果按英军对外告称的只有实际一半计算,则实际最终为10人死亡、46人受伤,共56人。

综上所述,这一起因的真正意义在于: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尽管其中的某些士绅,有着传统民族主义色彩的号召,但他们着力的重点且最具影响力的,仍是对保卫家园的宣传。不过三元里人民不畏英夷,以及其客观表现的爱国精神还是值得鼓励和宣传的.



三元里抗英遗址历史事件
答:为纪念这一雄壮举,当年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三元古庙遗址于1958年月11月被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在三元里村旁有1950年10月1日建成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碑上写着:“一八四一年广州人民在三元里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纪...

关于三元里战争,急!!
答: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指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离城约五里。1841年5月,广州战役开始后,英军的暴行,清朝的投降丑态,早已激起三元里一带人民的义愤。5月26日,即奕山与英军订立《广州和约》的前一天,广州城北各乡义勇首领齐集牛栏冈,议定联防抗英,相约"一乡锣响,众乡皆出"。

三元里百姓组织抗英,官府强行解散,救星为何被视为卖国贼?
答:1841年5月21日,清军向停靠在广州珠江江面上的英军发起了攻击,但由于双方武器装备方面相差悬殊,清军遭受惨败。5月27日,清朝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投降,并签订了《广州和约》,主要内容是:清朝外省军队全部退出广州城;一周内向英军支付六百万赎城费。可是在等待和约履行期间,一些英军士兵却在三元里...

三元里历史事件
答:三元里抗英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清军统帅奕山等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

三元里抗英事件资料
答: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村民的正义感和愤怒。这一系列事件汇聚在一起,引发了三元里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反抗,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事件之一。三元里抗英事件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也揭示了在国家主权和尊严受到侵犯时,普通百姓的觉醒与抗争精神。

三元里抗英是否有教科书上那般大的成绩与效果?
答:就我自己的了解三元里抗英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反而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胜利,并且老天爷还帮了忙。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来谈谈三元里抗英真实的情况。1、三元里抗英的战果被夸大了。在历史上,三元里抗英击杀了七百多个英国士兵,很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数字。当时清政府无能,即便是清军出击,也不可能在一...

三元里抗英事件简介
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郊外的三元里发生了一次重要事件,即著名的三元里抗英事件。1841年5月,英军的某些行为触怒了当地居民,他们在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村庄,一名叫韦绍光的村民的妻子李喜被英军士兵抢劫并施暴,这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愤。愤怒的民众,包括三元里及其附近乡村的近一万民众,自发组织起来...

历史上的三元里抗英与我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答:每个国家都会篡改部分历史,来维护自己本国的利益,否定自己犯下的过错!比如:“日本从不承认二战时对中国犯下的罪孽!并在日本教科书上声明是为了解放中国,为了中国的更好的发展!”属实让人愤愤不平!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元里抗英虽然不是篡改历史,但是对这段的历史人们也并没有正确的认识...

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
答:牛栏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惨败。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也闻讯赶来助战,达10多万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当年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旧址,现已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

三元里抗英事件事件介绍
答: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在激烈的追击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被义军围困在稻田中,众多印度雇佣兵惨遭杀害或受伤。英军为了支援,派出两个水兵连携带不怕雨天的“雷管枪”增援。经过两小时的激战,英军被迫撤退至四方炮台,三元里抗英事件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与团结,成为鸦片战争中的一次重要反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