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明君有哪些

作者&投稿:郸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明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明君:
  1、嬴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2、刘邦
  布衣皇上---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3、刘秀
  允冠百王——汉光武帝刘秀
  汉世祖,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宣布图谶于天下;用这种思想加儒家思想加深对国人的统治。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光武帝评论,说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
  毛泽东盛赞汉光武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代君王!
  4、杨坚
  圣人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杨坚,汉族,鲜卑姓是普六茹。杨坚为华阴人,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之子。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其创造的“开皇盛世”大家都知道的。
  5、李世民
  盛世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朝第二代皇帝,唐王朝创建者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16岁从军,雁门关护驾,18岁随父起兵进占关中,24岁平定天下。唐初统一战争的六大战役,李世民亲自指挥了其中的四个,对唐王朝的统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唐高祖李渊亦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亲历了隋王朝被农民战争所埋葬的过程,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世民统治时期,勤于理政、从谏如流,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贞观一朝“主明臣贤”的风范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效法,史称“贞观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6、武曌
  千古女帝---武曌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赵匡胤
  士兵皇帝---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8、勃儿只斤·铁木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勃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9、朱元璋
  大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 明朝开国皇帝。幼时贫困,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0爱新觉罗·玄烨
  开创盛世---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比较被人认同的明君有:
夏朝:禹、启、少康、杼、槐。
商朝:汤、仲壬、太甲、沃丁、太戊、河亶甲、祖乙、盘庚、武丁、祖庚。
西周: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西汉: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
东汉: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
蜀汉:汉昭烈帝。魏朝:魏文帝、魏明帝。东吴:吴大帝。
东晋:晋明帝。
前凉:凉文王。前秦:秦宣昭帝。后秦:秦文桓帝。西凉:凉武昭王。北燕:燕文成帝。
刘宋:宋武帝、宋文帝。南齐:齐武帝。南陈: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西梁:梁明帝。
北魏: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魏献文帝、魏孝文帝。北周:周明帝、周武帝。北齐:齐废帝、齐昭帝。
隋朝:隋文帝。
唐朝:唐高祖、唐太宗、周圣神帝、唐玄宗、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
后唐:唐明宗。后周:周太祖、周世宗。
前蜀:蜀高祖。南唐:唐烈祖。
辽朝:辽太祖、辽太宗、辽景宗、辽圣宗。西夏:夏景宗、夏毅宗、夏崇宗、夏仁宗。金朝:金太祖、金太宗、金世宗、金章宗。西辽:辽德宗。大理:大理宪宗、大理神宗。
北宋:宋太祖、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南宋:宋孝宗。
元朝: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元宪宗、元世祖、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明宗。
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孝宗、明穆宗。
清朝: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以上明君如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康雍乾三帝分别以汉武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而闻名于世。
明君,指英明的君主。出处《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可以分四种。1.奠基创业、开国换代的开国雄主(如隋文帝、明太祖)。2.或继业守成、开创治世或盛世的盛世明君(如汉文帝、汉景帝、唐玄宗)。3.承天命于宇厦将倾、社稷飘零的衰世,励精图治、中兴家国的中兴之主(如汉昭帝、唐宪宗、明孝宗)。4.虽没有开创国家和缔造盛世也没有中兴国家,但是却巩固了身后的帝国的待兴之主(如晋明帝)。
众说纷纭的“三皇五帝”当为圣君,夏商周开国之王亦为明君。自夏朝以来,可以说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明君,如云的明君,闪耀着历史长河,他们绘画出了中华民族一幅幅绚丽的时空色彩,造就了华夏文明一次次永恒的辉煌。

汉武帝(后期较昏庸)
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元盛世)
明成祖(迁都,修永乐大典)
康熙皇帝

历史上有哪些明君?哪些昏君?
答:使得商朝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周幽王:贪婪腐败,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破坏了宗法制度。后“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不务正业,只知道做木匠活,将朝政交给魏忠贤,导致明朝衰落。以上只是部分历史上的明君和昏君,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史书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明君有哪些
答:明君: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桓即位不久,就下令废除了“连坐”(连坐,就是一个人犯了法,他的父母妻儿等都要牵连在内,一同办罪)和肉刑(就是在犯人的脸上刺字或是毁坏他的肢体)。他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努力避免战争,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样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有哪些
答:很多哦比如像李世民、雍正、康熙、杨坚、刘彻、朱元璋、赵匡胤等等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明君?
答:汉朝的文帝、景帝,唐朝的太宗李世民,明朝的成祖朱棣,清朝的康熙帝,这几位名声都不错,后世评价也挺高的,算是明君。

我国历史有几大明君???
答:关于中国历史明君,有很多说法,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很多,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下面介绍两种说法。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 邦 开疆扩土---刘彻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明君?
答: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诞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并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后被追封为皇帝。这样算起来的话,古代真正当过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在这400多位皇帝中,有哪些是明君又有哪些是昏君呢?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君和四大昏君,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对于明君的...

中国历史上的几个著名的明君是那些
答:汉武帝,唐玄宗,唐太宗,康熙,刘邦,宋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秦始皇,隋文帝 Go On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有哪些众所周知的明君?
答:像汉朝的汉武帝、汉文帝,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以及明朝时期的明孝宗、明宣宗等君王都是颇具知名度的古代明君。汉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推恩令”,将盐铁等生意收归国有以防止商人恶意抬价,另外他还倡导“独尊儒术”。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开辟了十分利于经济发展的丝绸之路。这些举措...

历史上有哪些亡国之君其实是一个明君?
答: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其实是明君的皇帝有:秦朝的嬴子婴、汉朝的刘协、明朝的朱由检、清朝的载湉等等。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是亡国之君,那这个人皇帝就一定是昏君,其实不然,在这些亡国之君当中,也有一些皇帝是真的有才能,也心系天下,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败给了命运。清朝的秦三世子婴,有勇有谋,在...

数一数历史上有哪些祖孙连续三代都算是明君的统治者
答:1、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2、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 3、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 4、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 5、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6、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 7、康熙、雍正、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