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最强大的家族的智氏为什么没有参与到三家分晋?

作者&投稿:怀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起韩赵魏三家分晋,自然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战国时期开启的标志,但是在三家分晋这个事件之前,晋国最为强大的家族却不是韩赵魏中三家,而是智氏。

晋国在春秋时期也曾称霸过,留下来的家底也足够雄厚,当时晋国有六大家族,韩、赵、魏、范、智,中行氏,这其中,范,智,中行氏远远要比韩赵魏三家强大。

但是,因为范氏、中行氏的骄横狂妄,导致被四家联手给灭掉了,晋国就只剩下了四大家族,这其中又属智氏最为强大,并且执掌着晋国,可谓风光一时。

按照历史的进程,本该智氏一直统领晋国,但历史上却出现了三家分晋,智氏是晋国最为强大的家族,但三家分晋的却是韩赵魏,其实只因为一件小事,故事还得从智氏说起。

智伯瑶接管智氏家族。

中行氏、范氏灭亡后,智氏成为了晋国的老大,而这时候智氏的掌门人叫做智瑶,爵封伯,又被人叫做智伯瑶,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人不简单,大智慧和长得帅都包含了,而智瑶也就是这样一个人。

智瑶接任掌门的时候,并不顺利,因为这个人太过优秀,就被家族中很多人排挤,等到智申(也就是智瑶的老爸),想要把伯位传给智瑶的时候,就遭到了家族中一位长者的阻挠。

这位长者说:智瑶虽然优点很多,有能力,有魄力,有领导力等等说了一大堆,但是智瑶这个人太残暴,自大,恃才傲物,假如智家被智瑶掌管,必遭灭顶之灾。

智申一听,心想,优秀的人不是都这样吗,想当年我也是这样啊,你反对我的儿子,难道也是对我不满?就不顾长者阻挠,把智家交给了智瑶,这位长者气的吹胡子瞪眼,干脆脱离了智氏,自立门户去了。

故事的结果,还真是应验了这位长者的话,可能这位长者还真会识人,当智家被灭门的时候,这位长者自立的门户,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是题外之话,故事还得回到智瑶身上。

晋阳城固若金汤。

智瑶接管了智家之后,就想着恢复晋国的在中原大地上的霸主地位,因为这时候,吴王阖闾、越王夫差已经相继称霸了,智瑶就对韩赵魏三家提议,我已经给晋公一万户邑,你们三家也都如此做吧,这样晋公又可以称霸了。

智瑶还真是聪明,打着晋公的幌子,想要收三家的土地和人口,说白了这就是强权政治,因为智氏强大,就可以如此无理,韩氏和魏氏迫于智氏强大的武力都交出了一万户邑,但是赵氏却不干。

智瑶一听大怒,赵襄子这个楞头还真有本事,既然不交土地就打吧,智瑶拉拢韩、魏两家一起出兵,许诺灭了赵,大家一起平分赵的土地,结果三个人兴冲冲地率领大军攻打赵氏。

你还别说,赵氏还真有本事,在三大家围攻整整两年多,赵国的封地晋阳都没有被攻破,因为晋阳城固若金汤,又凭借天险,可以说这座城就是赵国面对强大智氏压迫而不妥协的资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之战。

智伯瑶水淹晋阳城。

这下可急坏了智瑶,这时候正值大雨时节,智瑶果真是智慧的化身,他看到晋阳城旁边有一条河,河水刷刷的冲击着河岸,智瑶灵光一现,何不在上游堵了河水,让河水改道水淹晋阳呢,说做就做。

河水还真是有威力,抵挡韩魏智三家两年多的赵,被河水淹的丝毫没有脾气,智瑶现在做的就是等,等待着晋阳城里的赵氏,全军覆没,得意洋洋的智瑶想想以后的霸业,当真乐了。

一件小事让智氏满足灭门。

各位看官请注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小事,智瑶看着自己的杰作十分满意,就令属下叫来了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对他们说,这河水的威力真赞,用好了就能灭亡一个国家。

这句话有问题吗,你可能觉得没问题,我也觉得没问题,但是对于韩、魏来说就有问题了,因为他们的封地旁边也刚好都有一条河流,就是这么巧,智瑶也没曾想就是炫耀自己智慧的这件小事,奠定了整个智氏悲惨的结局。

赵氏派出使者接洽韩康子和魏桓子,直截了当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结果得到了韩、魏的响应,因为他们都怕智瑶用大水淹他们的封地,相比较晋阳的坚固,他们封地抵抗敌人的能力简直不值一提。

就这样,智瑶炫耀智慧的这件小事促成了韩赵魏三家联盟的形成,得意洋洋的智瑶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韩魏联军已经击垮了智氏,沉浸在即将胜利中的智瑶也被联军杀死,智瑶死后,智氏被灭门,强大的智氏从此消失不再。

飞鱼评说:

智氏是晋国最强大的家族,但三家分晋的却是韩赵魏,这其中的缘由只因智瑶向韩康子、魏桓子炫耀大水淹城的这件小事,历史也就是如此,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假如智瑶水淹了晋阳后不找韩、魏炫耀,假如韩、魏的封地旁边没有河流,韩魏反水联赵攻打智氏就不会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历史发展就是智氏灭了赵、然后灭了韩、再灭了魏,说不准还会一统华夏,那么就没有几百年后大秦统一六国的事了,只是历史不能假设。



晋国最强大的智氏为何会被瓜分?不是智瑶不聪明,是赵襄子太能忍?_百度...
答:无论是哪种原因,智果的先见之明,让他在智瑶被灭门时而得以保全,后来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因智果而延续的这一脉辅氏,又重新把姓氏改为了智氏,以铭记智家的先祖,智氏血脉得以延续。飞鱼说:晋国最强大的智氏为何会被瓜分?不是智瑶不聪明,是赵襄子太能忍,智瑶的聪明是摆在明面上的,但赵襄子...

晋国最强大的家族的智氏为什么没有参与到三家分晋?
答:智氏是晋国最强大的家族,但三家分晋的却是韩赵魏,这其中的缘由只因智瑶向韩康子、魏桓子炫耀大水淹城的这件小事,历史也就是如此,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假如智瑶水淹了晋阳后不找韩、魏炫耀,假如韩、魏的封地旁边没有河流,韩魏反水联赵攻打智氏就不会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历史发展就...

春秋晋国卿士“智”简介,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回到晋国的荀,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荀首立荀为智氏宗子。晋国的诸卿的实力在这几年来迅速膨胀,晋景公不得不安排6军12卿的超大号军队建制。荀氏家族一门占据12卿中的三席(荀首佐中军;荀庚将上军;荀骓将新下军),与荀氏家族同样三卿的是赵氏(赵同佐下军;赵括佐新中军;赵旃佐新下军)。不同的是赵氏已经走在下...

智伯的详情
答:晋阳之战的惨败不仅是智氏家族彻底崩溃,更使晋国的分裂终成定局。 【智氏背景】 智氏自从荀首位列世卿以来,多受中行氏的护佑,平稳发展。荀首之子智武子荀罃在晋悼公时代倍受器重,成为晋国霸业复兴之最大功臣。智武子暮年,智氏宗子荀朔离开人世,只给荀罃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荀盈。 荀罃使智氏崛起,却因...

智氏家族的族谱
答:一、智姓源流 东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为“荀”。《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在晋景公时期,晋国大将荀首(荀息之子),因功被分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

智姓 智氏家谱 智姓起源 智姓名人 智姓的来源 智姓简介
答:这四家就是智、赵、韩、魏,其中以智家势力最大最强,独智姓称伯,居四大公卿之首。 公元前455年,智瑶帅军灭仇犹国(仇犹国在今山西省阳泉地区盂县)。 公元前455年,晋国智瑶联合魏驹、韩虎,攻击赵氏,围攻赵氏根据地晋阳。 公元前453年,魏、韩倒戈,联赵击败智氏,斩智瑶,屠杀智氏家族,瓜分其领地,史称三家...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答:智氏被灭是怎样的过程,为何最厉害的只是却没有能够撑到最后呢? 春秋未年,晋国公室内讧不断,大权旁落,势力衰微,智、赵、韩、魏、范、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机崛起,他们牢牢地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不时相互倾轧,擅自征伐,国君在他们眼里,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1.如鱼得水,逐渐发迹 智氏家族的首领名叫智瑶,他...

智氏的起源。
答:智氏之先出自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周朝姬姓便源自轩辕黄帝。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姬昌第十六子原叔于原国,其后人以姬为姓,以原为氏,历经数代传至原黯。原黯,姬姓,原氏,字息,春秋晋国大夫。晋武公灭荀国,将其赐予原黯,原黯因此别为荀氏,史称荀息。荀息为人...

三家分晋时,最强大的智伯为什么灭亡了呢?
答:(强大的智氏)智氏确实是最厉害的,但是他最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一连犯了好几个错误。有哪些错误呢?其一,试图一统晋国,而不是分家。智伯瑶因为掌控着朝廷,掌控着晋出公,因此,这让他产生了一个虚妄的感觉,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整个晋国。把晋国变成他的“智国”。于是,他对韩、赵、...

晋国智氏是如何灭亡的?智伯瑶为何会被魏、韩背叛?
答:就这样,当时原本非常强盛的晋国,到最后也只剩下4家大夫来掌控着权力,而在这其中智家是最为强大的。然而,智伯瑶并不满足于现状,还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于是他就开始想计谋来得到另外的赵家、韩家以及魏家的土地,而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很简单,他直接招来了三家大夫,并且表示每家都献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