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的历史县志

作者&投稿:李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请教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据传原始社会时期,淮阳为太昊伏载氏和神农氏都之。

夏属豫州境。禹受命将尧姓封于陈。

殷封虞遂于陈。 西周初,武王封妨满为陈侯,陈为周十二大诸侯国之一。

春秋末,楚灭陈。战国末楚顷襄王迁都于陈,陈为楚都。

秦置陈县,初属豫州颗川郡,后属陈郡。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涉率农民起义军都于陈,号"张楚"。

西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置淮阳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陈县属之,隶兖州。

新莽时,改淮阳国为新平,改陈县为辰陵,属兖州。 东汉明帝改新平为陈国,章帝改为郡,陈县属之,隶豫州刺史。

三国时为魏地,陈县属陈郡。明帝封植为陈王,遂改郡称国,后复作郡,隶豫州。

晋武帝合陈郡于梁国,封司马彤为梁王,陈县属之,隶豫州。南朝宋移陈郡治项城,以陈令属南梁太守,隶南豫州。

南朝齐置南陈县,属陈郡,隶豫州。 北魏合陈县人项县(在今槐店),属陈郡,隶北扬州。

北齐移项县于故陈城,属信州,隶北扬州。 北周改信州为陈州(陈州名自此始),项县属之,隶北扬州。

隋析项县置宛丘县,并置临蔡县,属陈州淮阳郡,隶豫州。 唐宛丘县析置新平县,属陈州淮阳郡,隶河南道。

五代宛丘县属陈州。 梁隶忠武军节度使。

晋、周隶镇安军节度使。 宋宛丘县属陈州淮阳郡,后升淮宁府,隶京西北路。

金宛丘县属陈州,隶南京路。 元宛丘县属陈州,隶陈梁路。

明废宛丘县人陈州,属开封中书省。 清初仍明制,隶河南布政使司。

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道、卫归陈州。雍正二年(1724年),改陈州为直隶州,县为附郭,仍统4县。

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陈州府淮宁县附郭。 民国2年(1913年),裁府复县,改淮宁县为淮阳县,隶河南省。

民国21年(1932年), 设河南省第七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淮阳,县属之。民国27年(1938年),县城沦于日本侵略军,日伪设淮阳县 *** ,属豫东道,隶河南省。

同时,民国县 *** 南迁水寨镇。民国34年(1945年)光复后,民国县 *** ,治城关,属第七区督察专员公署、隶河南省。

民国32年(1943年), *** 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立淮太西县,设抗日民主 *** ,治东夏亭(今西华县境内),属 *** 水东特委,隶 *** 河南省委。民国35年(1946年),建立淮阳县人民 *** ,治戴集(今葛店乡境内),属淮阳专区。

民国38年(1949年)3月, *** 先后建立的周口县、界首县、夏亭县、淮阳市同时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淮阳县属淮阳专区,隶河南省。

淮阳专员公署,治淮阳。1953年,淮阳专区撤销,县改属商丘专区。

1959年,商丘专区撤销,县改属开封专区。1962年,恢复商丘专区,县再改属之。

1965年,置周口地区,淮阳县从属至今。 2000年,淮阳县辖6个镇、14个乡:城关 *** 镇、安岭镇、四通镇、临蔡镇、新站镇、鲁台镇、许湾乡、曹河乡、黄集乡、豆门乡、朱集乡、齐老乡、郑集乡、冯塘乡、搬口乡、白楼乡、葛店乡、王店乡、大连乡、刘振屯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29357人,其中:城关 *** 镇 98293人、新站镇 64274人、鲁台镇 63136人、四通镇 38521人、临蔡镇 53057人、安岭镇 69844人、朱集乡 64962人、豆门乡 47750人、冯塘乡 73339人、刘振屯乡 62335人、王店乡 63843人、大连乡 74440人、葛店乡 63050人、黄集乡 48319人、白楼乡 55217人、齐老乡 59949人、郑集乡 63665人、曹河乡 52972人、搬口乡 44736人、许湾乡 67655人。 2004年,根据《河南省民政厅关于调整周口市川汇区和淮阳县行政区划的批复》(2004年9 月26日豫民行批[2004]7号文件)和《周口市人民 *** 关于调整川汇区和淮阳县行政区划的通知》,将淮阳县搬口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

搬口乡位于淮阳县境西南部,西依川汇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10月22日,举行淮阳县搬口乡移交川汇区暨揭牌仪式。

行政区划调整后,川汇区人口由调整前的37.6万人增加到42.2万人。 2005年11月16日,原属于太康县的4个行政村(张集乡陈老家村、陈小庄、太康寺村、中营子村)和原属于鹿邑县的2个行政村(辛集乡孔集村和唐集乡张老一村)正式归属淮阳县四通镇所管辖,四通镇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

截至 2005年12月31日,淮阳县辖6个镇、13个乡:城关 *** 镇、新站镇、鲁台镇、临蔡镇、安岭镇、四通镇;朱集乡、豆门乡、白楼乡、冯塘乡、大连乡、葛店乡、王店乡、曹河乡、郑集乡、许湾乡、黄集乡、齐老乡、刘振屯乡。

2.淮阳太昊陵文化介绍2000字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 朱总理题的羲皇故都 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的建筑仅留下一块传为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巾书的墓碑.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 非常重视,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员会,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阳县博物馆,馆址设在太昊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编辑本段陵庙建筑 渡善桥 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一道宽约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边界.鸟瞰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蔡河的11米宽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见面了.应万心归善.桥全长25米,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 午朝门 过桥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此门建于明代.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它的东西两侧相距24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 道仪门 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距午朝门约30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带扣”.过玉带桥前行不远,是穿堂式的“道仪门”,旧称通德门,群众称之为“三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 先天门 四象门 穿过道仪门约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都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此门原无登临阶梯,70年代为方便游人,在两旁建了旋梯,游人可凭阁远眺. 太极门广场 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

3.淮阳古迹的介绍

龙湖风景名胜区

上古时代,这里一直是华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曾载《陈风》10首。历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隐、张九龄、苏轼、苏辙、晏殊、范仲淹等文坛巨匠留下歌咏淮阳的千百名篇。县城所在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位于万亩龙湖之中。占地875 亩的太昊伏羲陵庙耸立龙湖北岸, 殿宇巍峨, 金碧辉煌,位居全国十八大名陵之首。

太昊陵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

蓍草园

”。《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此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在统天殿和显仁殿之间的外侧,东有三观: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观: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这七观,现仅存岳飞观,其它六观有待恢复。在太昊陵,传说中的各神不说,就连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4.淮阳一中出了那些历史名人

1、彭越: 汉朝时昌邑人,初事项羽,后附刘邦,在收魏、定梁、灭楚的战斗中建奇功,被封为梁王。后被刘邦夺其兵权,夷其三族,并诛之。

2、彭宣:淮阳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汉哀帝时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

3、彭龟年:清江人,宋代文学家,有《止堂集》传世。

4、彭俞:宜春(今属江西)人,少隐集云峰,学邃于易,官至终朝散郎。有《君子传》、《循吏龟鉴》等传世。

5、彭孙 :浙江海盐人,明代进士,工诗,才华横溢,与王士祯齐名,号称彭王。

6、彭孙贻:浙江海盐人,字仲谋,清代诗画家,以贤孝著称,善诗,工墨兰。与同邑吴仲木同时受到贤士推崇,当时人称“武原二仲”。

7、彭兆荪:江苏镇洋(今太仓)人,清代诗人,龚自珍曾以其与舒位并举,赞其所作“清深渊雅”。

8、彭启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清代书画家,曾官至兵部尚书。彭绍升:长洲人,清代学者,曾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企图调和儒佛两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

9、彭玉麟:湖南衡阳人,湘军首领,曾国藩之股肱,剿灭太平天国居功至伟,秉性刚直,善画梅。

10、彭湃:广东海丰人,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于一九二九年任 *** 中央农委书记,同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捕,三日后被杀害,享年三十三岁,遗著有《海丰农民运动》。

11、彭德怀: 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抗美援朝惊天地,泣鬼神,“打败美帝野心狼”。一九五八年为民 *** ,在庐山会议中被打倒,文革中受迫害,屈屈而终,享年七十六岁。

12、彭真:山西曲沃人,原名傅懋恭,他是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他品德高尚,性格刚直,才能卓越。

5.淮阳的 7台8井 各再哪个位置

淮阳县(古称陈州)七台八景 淮阳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七台八景”遐尔闻名。

从《陈州府志》与《淮阳县志》看,不同的时代淮阳 有不同的“七台八景”,目前通常以清代定名的“七台八景”作为标准名称。这七台八景的具体情况分别如下: 一、淮阳七台 淮阳七台为: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五谷台、望鲁台、紫荆台。

(一)画卦台 画卦台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的圣地,是中华文明第一道曙光升起的圣地。早在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建都宛丘(今淮阳),在蔡水得白龟一只,在画卦台前凿白龟池蓄养,常临池观看,从白龟龟纹得到启发而画出了千古八卦。

八卦是中国“群经之首”《易经》的核心理论,也是当今尖端科学理论的母体理论。画卦台在淮阳龙湖中。

(二)弦歌台 弦歌台位于淮阳龙湖之东南隅,是纪念中国大圣人孔子“陈蔡绝粮”的圣地。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居陈国四年,在陈提出了儒教理论最高思想境界“中庸之道”。

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论,不仅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孔子在陈“绝粮七日”,仍弦歌讲诵不止,这一精神,常激励后人严谨治学、志存高远。

后人便于弦歌台建殿厚祀孔子。 (三)读书台 读书台为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苏子由所筑,是苏辙读经诵诗的处所。

苏辙是苏轼苏东坡的弟弟,因受其兄反对王安石改革罪株连,贬为陈州教谕(相当于今教育局局长)。苏辙不要官费,自于龙湖西北隅的柳湖高地上筑庵船形书屋,象征“宦海扁舟”,周植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读书自修以向其道。

仕不得志,书以聊之。其兄苏东坡也多次来陈,两人常于此吟诗唱赋,在陈州留下了不少名文佳句。

读书台在县城北柳湖中。 (四)梳洗台 梳洗台是狄青的梳洗台。

狄青是北宋时期大败西夏的枢密吏,《水浒传·引言》中所述上天命其下凡的武曲星,与包拯一起保佑宋仁宗,才使宋仁宗“文有文也,武有武也”。狄青因宋仁宗“重文而抑武”被出判陈州。

狄青郁郁忿忿,忧国忧民,忧已忧思,常披挂戎装,登龙湖西北隅之柳湖岸畔的一个高台上望湖感叹,抒 *** 感,于第二年愤然死在陈州,葬于陈州东北20公里处。陈州人民怀念忠良,在台上筑建庙宇祀之,名曰“狄青梳洗台”,又曰“梳妆台”、“尚台庙”。

(五)五谷台 五谷台(又称平粮台)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氏“教民艺五谷”的圣地。炎帝神农氏在伏羲故都宛丘建都,因而淮阳称“陈”。

他尝百草、艺五谷,日遇七十毒,开创了中国远古农业时代和远古医药业的先河。五谷台高丈余,占地十亩,上筑庙宇,正殿奉炎帝神农氏像。

这是淮阳仅次于太昊伏羲陵庙的第二大庙宇,也是淮阳的重要历史景观。太史公司马迁《史记》注说,陈地有“神农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五谷台曾被毁。当时,在炎帝神农氏的座基下,发现了一眼古井,“好事者”在这眼古井中打捞有一些石器等,在台周围也发现了几眼古井,后均被破坏。

五谷台在县城东北九里处。 (六)望鲁台 望鲁台又称“秋胡台”、“鲁台”、“望夫台”。

台高丈许,占地一亩,位于龙都淮阳东南78华里处. 《乐府解题》说,“鲁”有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后乃归。未至家,路见一采桑女,美,下车戏之曰:“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

妇曰:“采桑力作,以奉高堂,不愿人之金。”秋胡至家,妇人见调戏她的竟是自己为官在外、五年未见的丈夫,怒而投沂水而死。

后人哀之而赋之“秋胡行”。后人又依赋编成戏曲《秋胡戏妻》。

旧志说,秋胡鲁台集人,官于鲁,其妻罗氏每思念夫,常登台以望鲁,故曰“望鲁台”,或“望夫台”。《陈州府志》说,秋胡鲁台人,纳妻扶沟罗氏之女。

扶沟县有罗夫人庙祀之。 (七)紫荆台 紫荆台位于龙都淮阳南25里处,因台上盛长一棵高大的紫荆树而得名。

紫荆树,人称“兄弟树”、“同本树”,是亲亲的象征树。《续齐谐记》记载:紫荆台下有田氏三兄弟分家,家产分妥后,又想把这棵紫荆树一分为三,不想紫荆树夜间突然死去。

田氏兄弟三人见了,知天意不允,便不再分家,次日紫荆树又郁郁青青,复活了。紫荆树由此传为佳话,成为同根共本的“兄弟树”,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激励后人兄弟亲亲团结,共向美好。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紫荆花为徽。 二、淮阳八景 淮阳八景为: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

(一)羲陵岳峙 “羲陵岳峙”指太昊伏羲陵墓。太昊伏羲氏位于三皇五帝之冠,其陵墓之高大,是中国远古帝王,包括黄帝陵、炎帝陵都不可比拟的,巍巍拔地而起,耸若峰岳,屹立于蔡水之阳。

若登陵远眺,万亩龙湖的天光水色、陈州古城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骤起思古幽情。 (二)蓍草春荣 “蓍草春荣”指太昊伏羲陵墓后的蓍草园。

当年太昊伏羲氏就是用蓍草画出了千古流传的八卦,因此蓍草被认为是卜筮的灵物,专用于揲卦。蓍草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正六棱柱形,春生夏长秋衰。



淮阳县的历史县志
答:淮阳县(古称陈州)七台八景 淮阳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七台八景”遐尔闻名。 从《陈州府志》与《淮阳县志》看,不同的时代淮阳 有不同的“七台八景”,目前通常以清代定名的“七台八景”作为标准名称。这七台八景的具体情况分别如下: 一、淮阳七台 淮阳七台为: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五谷台、望鲁...

1634-1642年,李自成攻打河南省淮阳县(陈州)的事
答:1. 李自成攻克中原州县的数次战斗中,《淮阳县志》和《明史》记载有两次攻克陈州。第一次攻克陈州发生在明崇祯七年十一月,即公元1634年。当时,李自成的军事力量尚不强大,他与起义军另一位首领高迎群合兵行动。他们向东出击,先后攻占了陈州、灵宝、汜水、荥阳、上蔡等州县。2. 第二次攻克陈州发生...

传说伏羲建造人类第一座城池叫陈都,不知考古是否确认有这座城池?_百度...
答:在六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淮阳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国务院撤消淮阳专区,才改为县治。所以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六千年看淮阳。 陈胡公铁墓 ...

传说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在周口哪里
答:传说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在周口淮阳县。在周口淮阳县城东北一里处的湖面上突兀着一座土丘,上面亭栏溢彩,古柏苍翠。这里就是太昊伏羲氏始画八卦的地方,故名画卦台,亦称八卦坛。画卦台,亦名八卦台,又曰八卦坛。画卦台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画八卦之圣地,它坐落在城北一里的龙湖中,台高两米...

思陵冢凭吊情况
答: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思陵冢,据百度地图数据,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自明清时期起,每当文人游历淮阳,他们都会特意来到这里,以诗篇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之情。这种文化传统在《淮阳县志》中留下了丰富的痕迹,记载了许多诗人的精彩诗作。明代诗人戴昕的《思陵墓霭》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中写道:“遥望思陵墓...

伏羲演八卦的地方
答:史籍记载画卦台是为了纪念太昊伏羲氏在此发明八卦而建立的。具体建立时间不详,据《淮阳县志》记载: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张志道增建了亭台、垣墙、十三门和一座石碑。后续的朝代们也不断修缮增加,使得画卦台的建筑群愈发壮观,包括七间大殿、四座石碑、东西厢房各三间、两座房舍、五间...

淮阳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答:《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画八卦于此”。八卦是太昊伏羲氏的一大创作,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是我国先民们认识社会现象最原始的记录。该台上很早就有庙宇,是为纪念太昊伏羲氏在此发明八卦而建的。始建于何时无考,据《淮阳县志》载: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张志道增筑亭、垣、...

淮阳县泥泥狗的相关资料
答:《五帝纪》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今淮阳)。1993年,考古学家在淮阳城东南八里处,发掘出距今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宛丘古城遗址;为历史传说作了有力的佐证。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中解释说:“传说中的太嗥(同昊),比炎帝稍晚一些,太...

曹植墓的河南淮阳
答:河南淮阳县思陵冢,三国时魏封陈王曹植之墓居。 232年二月,曹植“以陈四县被封陈王,食邑3500户”。当年11月,卒于此,留“思陵冢”。《河南通志》记载:“曹植墓在陈州南三里,魏封陈思王。”《大清一统志》说:“三国魏曹植墓,在淮宁县南三里。”一连四个冢由北往南依次高度为12米、4米、...

臭名昭著的《二郎庙记 》的出处、作者?
答:据《淮阳县志》记载,二郎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是由淮阳县乡绅胡云霄、胡汉霄兄弟二人共同出资修建的,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其间虽经多次修缮,到光绪三年早已是破败不堪。虽然如此,庙里的香火仍十分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二郎庙会,方圆百里之内的香客就会云集于此,祈求二郎神的保佑。韩好古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