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心理咨询收费

作者&投稿:宰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松蔚心理咨询收费大概600元每次。

李松蔚,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生于1985年8月,四川乐山市人。 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接受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部相关课程的培训,在治疗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创伤治疗的连续培训。

2022年2月23日,参加的综艺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定档在芒果TV播出。5月11日,参加的综艺节目《人生半场第2季》定档在抖音、西瓜视频、鲜时光tv播出。在实验室从事一些科研工作,有一篇SSCI论文发表。研究兴趣是对焦虑障碍和创伤病人的治疗。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练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人员心理素质测评与培训、心理危机干预等能力,从事心理服务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练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人员心理素质测评与培训、心理危机干预等能力,从事心理服务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李松蔚心理咨询收费
答:李松蔚心理咨询收费大概600元每次。李松蔚,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生于1985年8月,四川乐山市人。 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接受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部相关课程的培训,在治疗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

和冬妮的对谈:李松蔚事件梳理
答:昨晚,我与冬妮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探讨了关于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的事件,力求真实地呈现创伤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对话涉及了敏感话题,如xq、情感操控(PUA)以及咨询行业的伦理边界,可能会触及读者的内心深处。冬妮讲述了她在2015年8月的一次咨询经历,虽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但她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李松蔚个人资料及简历
答:李松蔚,男,生于1985年8月,四川乐山市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接受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部相关课程的培训,在治疗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创伤治疗的连续培训。因为算是心理...

心理咨询督导by李松蔚 咨访关系 咨询边界
答:10. 不建议 打包 收费,比如让来访者一次性预付10次的咨询费。11. 有时候 拒绝 是帮助来访者成长的关键部分,拒绝是个中性词,咨询师不要认为拒绝是不好的,也不要认为回应来访者时说“不知道”就是不好的。

李松蔚怎么火的
答:李松蔚具有出色的演技和颇具个人特色的形象。李松蔚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人印象深刻,在社交媒体上积极互动,与粉丝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更增加了李松蔚的人气和影响力。李松蔚,男,生于1985年8月,四川省乐山市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果壳科普作者。

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
答:虽然不同的心理咨询有不同的流派,比如以前很喜欢的武志红老师,后来喜欢的陈海贤老师,现在迷上的李松蔚老师,他们各有各的力量和方法。不同的老师会用不同的观念和技巧,帮来访者发生改变。鸡汤给你很多大道理,但你依然过不好一生,心理咨询师不一定给你道理,但是给你带来的改变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

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期待管理
答:是在告诉来访者:慢慢来,按照你的节奏,我都可以。让他感受到,快也行,慢一点也没问题,这样他会更自如。但是光跟随还不够,牢记:七分跟、三分领的要领,要时不时停一下,给他一点推动:你有多一点的期待吗?让他感受到,咨询也在不断引领他向前走。内容整理自得到课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

读李松蔚文章有感
答:今天上午看了动机在杭州和李松蔚的文章,满是收获。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倾听。李老师说,【所有安慰他的话,都没有安静地坐在那里,让他讲,对他有帮助。我们开口,通常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倾听,就只能直面情绪。我在课上经常讲,有一些时候,50分钟的咨询里,我说话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甚至只有开头的...

李松蔚的观点是否偏激?
答:李松蔚,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生于1985年8月,四川乐山市人。 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接受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部相关课程的培训,在治疗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创伤治疗的连续培训。2022年2月23...

李松蔚的介绍
答:李松蔚,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生于1985年8月,四川乐山市人。 从2007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接受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全部相关课程的培训,在治疗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创伤治疗的连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