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

作者&投稿:陈没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额,一般都是按利润的25%缴纳 

现在有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只缴纳利润的10%或者减半征收

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所得税期末无余额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修改。将第五十一条第一款中的“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修改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

  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是我分享的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所得税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其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本年利润"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所得税"科目年终无余额。

  (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分为法定减免和政策性减免。法定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公布的减免政策,不需办理审批手续,纳税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优惠,其免税所得不需要计算应纳税款,直接结转本年利润,不作税务会计处理。政策性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由符合减免所得税条件的纳税人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可以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政策性减免的税款,实行先征后退的原则。在计缴所得税时,按上述有关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接到税务机关减免税的批复后,申请办理退税,收到退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 企业所得税

  (五)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如果上年度年终结帐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需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扣除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但多计多提费用和支出,应予以调整。

  1. 企业发现上年度多计多提费用、少计收益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本年未进行结帐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本年利润

  (六)企业清算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清算是指由于企业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正常的经营活动终止,依照法定的程序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依法进行清算时,其清算所得,应当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1.对清算所得计算应缴所得税和缴纳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将所得税结转清算所得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清算所得

  贷:所得税

  (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1.对永久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永久性差异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的.不能计入损益的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 对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的时间和税法规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异。

  按当期应调整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1.对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期未结转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对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将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对比,将本期的差异额在"递延税款"科目中分期递延和分配,到发生相反方向影响时,再进行相反方向的转销,直到递延税款全部递延和转销完毕。当当期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大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反之,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递延税款

  期未结转所得税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提,如何做会计分录?
答: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度 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注意:计提所得税是因为企业所得...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答: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企业发生的一个时期纳税所得额和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如在本期发生,而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回的,在计算所得税时,按税规定计算的应缴所得税额,列作当期的利润分配。2、纳税影响会分法。会计处理方法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发生...

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怎么做账务处理?
答:其纳税人包括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应如何做账务处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3、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账务处理
答:4.检查成本及费用凭证及票据,需要税前扣除的必须附有票据否则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缺失的需补全,有问题的需更换.温馨提示: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不需提前备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账务处理方法,通过本文小编的具体说明,大家明白了吗?不过,在汇算清缴前请大家准备好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企业所得税如何做分录
答:企业所得税核算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据以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1)无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①计算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②交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

计提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比如非税收入或非经常性支出等,这些项目需要在计算净利润时得到合理调整。3、在进行会计分录时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原则进行操作。计提企业所得税应当处理为一种信用业务,是采用借贷记账原则按照应缴金额计提,并及时进行核查确认,并及时将确认后的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做比对,确保会计记录与纳税汇算结果一致。

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直接法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间接法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需要分为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1、计提时,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13小企业会计准则科目所得税会计怎么处理
答:根据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 分月或分季预缴。 按月(季)预缴(一般是分季度预缴) ,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 处理如下: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

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答: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计提所得税时,财务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贷:其他应交税费——单位应交所得税实际缴纳时,财务会计处理借:其他应交税费——单位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等预算会计处理:借: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所得税是什么?企业所得税的含义是...

所得税费用怎么做账务处理?
答: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1、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