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寻石记

作者&投稿:舟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考记叙文精华试题

  寻石记

  迟子建

  ① 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呢!

  ② 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 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 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 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 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 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 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⑩ 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

  15.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3分)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17.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

  18.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提示:如果你写上了“铺垫”二字,恭喜你,你答对了。如果你答“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那么你应得更高分。而如果你还写上了:“以抓白定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提示:答题时有两点要考虑:一是引用原文,否则无以分析;二是效果。

  参考答案: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

  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赏析一类的句子,是人的一种直觉,就如我们说某某某很优雅,某某某有阳刚之气一样。我们只能对其相貌、姿势作总的感观描述。音乐也一样,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喜欢的音乐的原因说出不少形容词。语文,就是要去感受美,这一点与数理化不同。一个均衡的人,应是**的和谐统一。

  17.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18.参考: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山水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2. 谁能帮我找一篇文言文山水游记,要带注释和翻译短的,快一点,我给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

阅古泉记文言文阅读
答:3.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

文言文游记阅读
答: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黄山记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 小题:C 小题:B 小题:C小题:...

文言文罗洪先答案
答:答案:(1)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 (2)郭进“请赏以官”是因为那人按约定诱降敌方“一城一寨”。 太祖“赏以一官”是为了不让郭进失信于人。 4.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D 5.C 6.C. 7 ( 1 ) 这样的话,重振纪纲,改变风俗,引进贤能,斥退...

余扫墓山中文言文答案
答:3. 【文言文《西陵峡》阅读答案.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1)迳西陵峡 的迳( 经过 )(2)泠泠不绝 的绝( 停止 )(3)常闻峡中水疾 的疾( 快)(4)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的悉 (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翻译:壁上的石头...

钴鉧潭西小丘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文言文《钻鉧潭西小丘记》阅读答案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

游黄山记 钱谦益文言文阅读,求题目答案加翻译
答:它的西边有一块巨石,像屏风一样立着,上面有一棵松树高仅三尺的样子,但其枝叶披覆却有一亩地之广,它弯曲的树干冲开石崖,从上到下直接把石头从中间裂开,松树和石头相互扭结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石笋矼、炼丹台两座石峰各自独立地并排站立着,上面没有分出的山岗,没有多余的...

郑太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郑捆文言文阅读答案2014 郑絪(不是捆)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

游龙门记文言文
答:1. 古文 游龙门记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由东南麓穴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

龙井题文言文阅读
答:3. 龙井题名记 阅读题答案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译文】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如甲文中“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乙文中“草木深郁”是静,“流水激激”是动。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