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勤读书》的全篇翻译

作者&投稿:施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欧阳修《勤读书》翻译~

《东坡志林》
①术:方法。 ② 苕溪渔隐:即胡仔,宋代作家。 ③梅圣俞:即梅尧臣,宋代著名诗人。 ④ 课:这里指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⑤效:应验。
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它。”

一、译文
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
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
二、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又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三、出处
《东坡志林》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东坡志林》,苏轼(宋)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
二、作品赏析
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原文
①[原文]顷岁②,孙莘老③识欧阳文忠公④,尝(14)乘间⑤从,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⑥,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⑦。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⑧。疵病⑨不必待人指摘⑩,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⑾曰:旧说梅圣俞⑿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⒀耳(15)。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人苏轼《东坡志林》。 ②顷岁:近年来 ③孙莘(xin{一声})老:孙觉,字莘老 ④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死后谥号文忠,公是尊称 ⑤乘间:乘机 ⑥术:方法 ⑦工:精,妙 ⑧至者:成功的事 ⑨疵病:毛病 ⑩指摘:指出过错。 ⑾苕溪渔隐:即胡仔,宋代作家 ⑿梅圣俞:即尧臣,北宋著名诗人 ⒀效:应验 (14)尝:曾经 (15)耳:表示肯定 (16)课:这里指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写作文太少,又不勤奋读书,而且每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
简析
勤读书,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此外别无蹊径。文学大家苏东坡,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这样重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引为良训,足见他治学的严谨、刻苦。由此,它给了我们—个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如下: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欧阳修的母亲还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还没抄完,但是...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原文翻译
答: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原文翻译如下:昔年,孙莘老认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

欧阳修论作文怎么翻译?
答: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拓展内容:原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

翻译古文!
答: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多读文言文翻译
答:1. 多读自工文言文翻译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之,故尤有味。 翻译如下: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记六一语的文言文翻译 记六一语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后就能发现毛病了。”欧阳修把自己曾亲身体验的方法告诉别人,所以意味尤其深长。《记六一语》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什么意思
答:出处: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原句: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

有关欧阳修的高中文言文阅读
答:2. 文言文 欧阳修论文选自《东坡志林》 原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东坡志林卷一 记六一语) 注释: (1)顷...

欧阳修苦读翻译
答:欧阳修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用这个方法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的方法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没有抄完,就已经能够背诵了。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

...其乐固无限。出自《读书》宋*欧阳修,翻译是什么呢?
答:古人注重温故而知新,而自己的工作(即官事)幸好有间隙。才知道勤于读书,其间的快乐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