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作者&投稿:蒲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第四单元  家乡

一、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以及《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写景文章和一个语文园地。《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黄山奇石》一文描绘了闻名中外的黄山山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日月潭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几篇选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很容易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中,《古诗二首》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读诗句,想画面”,《黄山奇石》课后安排了“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目的是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能力。

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等,也是指向这一教学重点。

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练习表达”。为落实这一教学重点,《黄山奇石》《葡萄沟》都安排了拓展积累和仿写训练,如在《古诗二首》《日月潭》等课文中,采用“读一读,记一记”的形式进行了词语的拓展积累;《黄山奇石》课后练习在要求学生“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的基础上,又提出“选一张图片写下来”;《葡萄沟》一文则安排了“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留言条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事情要通知对方或有事托付对方,对方不在,却又没时间等候对方回来,于是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留给对方的字条。留言条有着特有的写作格式和用途,语文园地中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另外,教材还提供了两种写留言条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目的是通过生活再现唤起学生学习写留言条的积极性。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主线,安排了“范文阅读”和“自由阅读”两个模块。“范文阅读”有《古诗二首》等七篇,“自由阅读”有《大兴安岭的白桦林》《故乡的炊烟》(具体见下表)。这些古诗、美文,在人文方面突出了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这一主题,在语文要素方面强调了想象画面、学习语言等语文基本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既可以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又可以丰富积累、提升素养。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情景交融,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补充《远山》《咏华山》两首诗,可以运用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诗意的方法来阅读。《黄山奇石》一文在人文方面,通过写黄山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在语文要素上,则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句,把黄山奇石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黄山印象(节选)》《峨眉雾》两篇文章,其中《黄山印象(节选)》一文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都与之相契合。《日月潭》教学重点是想象画面读懂课文内容,阅读丛书中《五花山》《三上香山》可以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水果,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象画面读懂句子。《雪的盛宴(节选)》一文的语言特色及自然景色都适合运用此阅读方法。总之,在教学范文阅读课时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养成在阅读中背诵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闻、景”等64个生字,读准“都、好、干、分”4个多音字,写好“黄、层”等38个生字;积累“群山环绕、名胜古迹”等词语;积累描写白、红、黄、绿等颜色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意思。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诗句或课文描绘的画面,用“好像……”“像……”仿造句子。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背诵描写风景的名句,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5.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反思:读准写好多音字和3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是对一年级下册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和提升,让学生学习文中语言形式,练习表达,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写留言条。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答:一、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万物皆有情”为主题,收录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四篇课文。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亲情的深厚。2. 语文要素 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好长句子,积累语言”。学生将学习《静夜思》,积累古诗;《夜色》中的长句子将引导学生...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答: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人文主题,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均配有“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回忆往事”板块包括“活动建议”中的“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和“阅读材料”中的《老师领进门》《作...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答:此外,教材还通过链接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二、丛书分析 与教材相配套的丛书包括“语文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2《唱响爱之歌》中的“专题阅读二·动物朋友”,共收录了16篇文章,以及...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第3题要求“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依托课文中的句子去想象画面,是片段式想象,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读诗句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千人糕》课后第1题要求“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答:一、教材和丛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是识字单元,所选课文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人文主题,通过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6个会认字、2个多音字、40个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答: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伙伴”为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练习读好角色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并运用词语”。《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要读好小公鸡和小...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答: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作为习作单元,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此外还有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4篇文章都指向“有序描写景物”这一习作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两篇精读课文各有侧重:《海上...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答: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童话以浪漫大胆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唯美生动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本单元以“奇妙的童话”为主题进行编排,主要由单元导语、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园地4个部分组成,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关...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答: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寄予了深刻道理的课文。这3个故事均情节简单,但所包含的道理发人深思,题过阅读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获得丰富的启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答:1.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三篇精读课文以及《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篇略读课文,共同指向“科学发现”这一人文主题。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们的所思所悟,告诉我们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又爱思考的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