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作者&投稿:元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具体如下:

1、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

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

2、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3、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扩展资料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参考资料

三省六部制-百度百科



中书省.行省分别做什麽机构
答:唐宋时期的中书省都是中央决策机构。元朝时期中书省不仅是中央决策机构,也直接管线首都所在的地区;行省,是元朝创造的名称,全称是“行中书省”,意思就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书省管理地方。明朝时废黜中书省,以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废黜“行省”,以“承宣布政使司”为地方管理机构,但是人们依然...

中国古代的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
答: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2,门下省:无现代机构可以对应,勉强比喻,政协。但是门下省有封驳权,也就是否决权,政协没有,只有咨询权。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3,尚书省:国务院,有执行权。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

中书省是干什么的?
答:2、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其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3、门下省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中书省渊源 中国古代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它和汉代尚书有渊源关系。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是什么机构?
答: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重要法令的,由尚书令掌管。中书省是一个决策机构,负责起草和授予皇帝的法令。由中书令掌管。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查法令并驳斥违法行为。由门下侍中掌管。

“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答:中书省是我国古代的中央机构,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到了元代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关,相当于国务院。行中书省就是行省的意思,是中书省的外派机构这样的性质,后来成为地方行政机关,明代一度裁撤,后来又有所恢复。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答: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

元朝为什么采取一省制?当时的中书省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答:中书省是元朝文官机构的中枢系统,除了军队将领与监察系统以外的官员向皇帝上交奏折都需先通过中书省呈送。此外,中书省还拥有举荐官员、替皇帝草拟诏书等权力,整个帝国的所有文官都受中书省管辖。元朝采取一省制的初衷是希望能实现中央集权。然而元朝的军事机构拥有独立且很高的权限,再加上各地宗王享受着半...

中书省相当于什么部门
答: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最高行政部门。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曹魏改称中书监,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唐宋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以中书侍郎为副...

隋朝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有什么区别?
答: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是决策机构。门下省: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

唐朝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答:唐朝的中书省和门下省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中书省的主要职责是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书和政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在唐朝,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一般由宰相担任。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审查和复核中书省颁发的诏书和政令,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