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徵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负责审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侍中掌握。是审议机构。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尚书省设在宫外,总领六部。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尚书省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根据制敕精神,制定政令,下达有关部门。中央寺、监、百司等机构下达诸州的政令,也必须由本省发遣。是执行机构。

庆余年大百科: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避免腐败的呢?_百度知 ...
答: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而三省便是执掌封建中央枢机的政权机关。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隋朝时为避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名讳而改叫“内史省”),为决策机关;门下省,为审议机关;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此外,隋文帝将历代尚书各曹确定为六部,直隶尚书省下,每个部都具有详细的职责与相应的分工:吏部...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答: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能分别如下: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
答: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当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

什么是三省六部
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到了隋,才统一为三省六部。1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2在发展过程中,组织。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什么
答:1、中书省是最高的决策、发令机关,以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各二人为长贰,中书舍人承担草拟制诰的具体职责。2、门下省是朝廷政令的最高审议机关,以侍中和门下侍郎各二人为长贰,给事中承担审议奏章,封驳诏旨的重任。3、尚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执行机关。尚书令因李世民曾担任过,臣下避不敢居,因废而不...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哪三个?
答:首先要明确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与后世的同名直属部门有很大不同。唐代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确定政令和下达命令。主官中书令二人,下省掌驳议,首辅侍中。尚书省的责任是执行。首长为尚书令,副首长左、右各射一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官制的延续。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是干什么的?
答: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工作职能如下:1、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是掌管机要和发布皇帝诏书以及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2、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其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3、门下省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什么
答:“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尚书省为官僚机构。南朝梁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

什么是"内史令" "门下省" "尚书省"?
答: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最高行政部门,合称三省。1、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说得通俗些,中书省是决策机构;2、门下省负责复审诏敕,是审议机构(有权驳回)。3、尚书省负责承办诏敕,是执行机构。这是三省的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其中中书省的长官叫内史令,唐以后改称中书令。门...

三省六部制是哪个朝代的?
答: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枢制度。这里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的中书省隋称内史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后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对其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即发号施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