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薄片鉴定要点

作者&投稿:锺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岩石薄片鉴定和普通薄片鉴定的区别~

光片和薄片的区别如下:
1、切片方式不同
薄片要把岩石切至0.3mm以下,用树胶贴在载薄片下便于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等岩相学和
岩组学特征。
光片不需要载薄片或是盖玻片,只需要把岩石表面抛光
2、实验仪器不同
薄片:主要用透射光显微镜
光片:用反射光显微镜
不过现在高级的显微镜同时配备有透射和反射光路。
3、磨片目的不同
薄片:主要是对岩石中的透明矿物进行观察,适用于一般岩石。但是若岩石中含有金属
矿物,等无法判别。
光片:适用于矿石中矿石矿物(方铅矿、黄铜矿等)的判别

首先要有需要鉴定的岩矿石,然后制作薄片,再然后就可以放在显微镜下鉴定了。
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岩矿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含量,最终给个合适的名称。需要照相的话就还得照相。
某些难鉴定的矿物,得通过多种方法去鉴定,最终能确定该矿物就行了。

沉积岩薄片鉴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室内鉴定工作,它可以为沉积相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最终编图工作提供定性、定量的数据。

为了使野外和室内工作、宏观和微观研究紧密结合,提倡野外人员要自己鉴定薄片、室内鉴定人员也要参加主要剖面的测量工作。

1.砂岩薄片鉴定

砂岩主要由碎屑、胶结物、杂基和孔隙四部分组成。砂岩薄片鉴定包括组分、结构、显微构造及成岩后生变化四部分。

砂岩碎屑组分的研究,应注意统计碎屑石英(Q)、长石(F)和岩屑(R)的质量分数,并据以计算稳定碎屑组分和不稳定碎屑组分的比值,即Q/(F+R)。这个比值反映了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并可作为判断沉积环境、母岩区构造性质和碎屑搬运、沉积历史的重要参数。此外,应对石英、长石和重矿物进行研究,用以判断母岩区特征、距离远近以及气候条件等(见图5-2,图5-3;图版Ⅰ-25)。

砂岩中的杂基是指与碎屑颗粒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较细粒物质,主要是黏土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泥等。杂基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超过15%时则称为杂砂岩。杂基含量多的岩石分选差,结构成熟度低,表明流体的密度和黏度较大。根据杂基含量的多少,还可以区别砂岩是杂基支撑还是颗粒支撑,前者反映重力流体性质,如浊流沉积;后者则为牵引流搬运,如河流、波浪等流体作用形成的岩石。

砂岩的结构包括颗粒的结构特征(粒度、形态、表面特征等)以及胶结组构(颗粒间的接触关系、支撑类型、胶结类型)。砂岩颗粒的粒度大小受搬运介质作用强度的控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粒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砂岩沉积环境研究。粒度分析的数据可以通过筛析法、薄片法或沉速法获得。资料整理包括各种粒度分析图(常用的有频率曲线、累积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的各种参数计算(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偏度、峰度、尖度),以及粒度或粒度参数图(如C-M图、离散图等)的编制。

成岩后生作用研究包括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阶段及其成岩作用演化等。这些对砂岩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影响极大,对油气勘探或某些后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碳酸盐岩薄片鉴定

首先,研究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常见的有方解石、白云石、陆源碎屑、黏土及有机质等。鉴定时应注意它们的相对含量,非碳酸盐组分的成分和含量对环境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研究碳酸盐岩结构,包括颗粒、灰泥基质、胶结物和孔隙四个部分。鉴定时要注意:①正确确定颗粒的类型,确定生物骨骼颗粒是破碎的还是完整的。非生物骨骼颗粒包括鲕粒、内碎屑、球粒、藻粒等(图版Ⅰ-19~图版Ⅰ-21)。②要取得几个重要数据,即不同类型颗粒的相对含量、灰泥基质的含量、亮晶胶结物的含量、颗粒总量/基质含量、基质含量/亮晶胶结物含量等,它们是环境解释的重要参数。③对生物碎屑要详细研究,主要根据生物骨骼的显微结构特征确定其所属门类及其相对含量,结合野外的宏观观察,了解生物组合及其相对丰度、生态特征等。

最后,研究碳酸盐岩的成岩后生作用。对于白云岩,应确定其生成时期,是准同生期、成岩期还是后生期,通常以其粒度大小和晶形特征,结合野外产状和其他因素加以确定。除准同生白云岩化外,其余的不具有环境意义。因此对成岩白云岩或后生白云岩,应采用多种手段恢复其原岩特点,最终确定其沉积相类型。

3.泥质岩的研究

泥质岩颗粒很小(图版Ⅰ-34),所以必须配合其他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泥质岩研究一般是观察其颜色及原生沉积构造(纹理、层理、页理、生物扰动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有机质含量、生物化石等。其中,页理如图8-1所示。

图8-1 油页岩中的页理



沉积岩薄片鉴定要点
答:沉积岩薄片鉴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室内鉴定工作,它可以为沉积相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最终编图工作提供定性、定量的数据。为了使野外和室内工作、宏观和微观研究紧密结合,提倡野外人员要自己鉴定薄片、室内鉴定人员也要参加主要剖面的测量工作。1.砂岩薄片鉴定 砂岩主要由碎屑、胶结物、杂基和孔隙...

(一)显微镜薄片鉴定
答:(1)薄片厚度不能超过0.03mm,否则会影响光性特征。(2)观察时保持盖玻片清洁,否则影响观察质量。3.地质应用 通过对矿物的形态、解理及干涉色等的观察,完成岩石中矿物成分、结构的定性分析,进而为岩石的定名提供依据;通过矿物鉴定及组构特征观察,开展沉积岩分类、沉积微相分析、成岩后生变化及成...

实习五 肉眼识别常见沉积岩及相关的矿石
答:沉积矿床产于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和顶底板岩石都同属沉积成因,并且表现出沉积的同时性和连续性。一定的沉积矿产和一定的沉积岩性岩相相关,如河流冲积砂矿形成于河床的粗碎屑冲积层中,耐火粘土矿床产于含煤岩系中。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和凸镜状,具明显的层理,与围岩产状一致。 与沉积岩的分类相似,沉...

岩相古地理编图工作方法
答:沉积岩薄片鉴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室内鉴定工作,可以为沉积相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最终编图工作提供许多定性定量数据。为了使野外和室内工作、宏观和微观研究紧密结合,提倡野外人员自己鉴定薄片,而室内专门鉴定人员也要参加主要剖面的测量工作。 (1)砂岩薄片鉴定 砂岩主要由碎屑颗粒、胶结物、杂基和孔隙4部分...

岩石肉眼鉴定的标志与方法
答: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1、碎屑岩的肉眼...

储油气层的检测方法常规分析有哪些?
答:1)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表2—3 岩浆岩及变质岩储油气层特征(1)砾岩。镜下一般只能鉴定细砾岩,鉴定时使用低倍镜。在手标本鉴定基础上进一步鉴定砾石成分与填隙物成分和结构等。(2)砂岩。①成分及含量。a.碎屑颗粒,指石英、长石、岩屑(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及其它如重矿物及云母等颗粒。b.杂基,主要指泥质...

岩矿标本类样品及采集要求
答:主要用物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 采样要求:同岩石薄片样。野外采集样品时,最好选择在岩石粒度有较明显变化(肉眼或借助手持放大镜可观察到粒度变化)的细碎屑岩中,选择的层位有剖面上要有代表性,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区段为宜。也可以选择已鉴定的部分岩石薄片样进行粒度分析。 6.光片样(G) 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

变质岩鉴定报告是怎样的?
答:变质岩鉴定报告的内容主要有,手标本鉴定、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和显微照片。一、手标本鉴定1.标本编号和产地2.岩石的颜色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3.矿物变质岩石的主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次要矿物。描述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硬度等,粒径大小(mm)和百分含量。对上述矿物特征的描述只需要选择该矿物最具有特征的几项...

常见造岩矿物及肉眼识别
答:鉴定特征:常见无色;片状;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等。9.方解石 结晶好的方解石呈无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三组解理,完全透明的方解石称作冰洲石。硬度为3~3.5,介于小刀与指甲硬度之间,比重为2.72。化学成分为CaCO3。常见于各种碳酸盐岩中,是沉积岩的重要矿物,也出现于变质岩和岩浆岩当中。...

(八)阴极发光能谱
答:(1)阴极发光样品要求是光片或不加盖片的薄片,薄片的厚度可略大于普通薄片。(2)制片用的胶需耐高温且不发光。3.地质应用 阴极发光是表征矿物岩石学特征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在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及金矿床研究、宝玉石鉴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研究领域,对石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