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作者&投稿:产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尽管我国在解决资源保障问题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并且找矿潜力巨大。然而,在新的时期,旧的体制机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探索和完善。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找矿难度日益增加,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基础地质工作薄弱。面对不断增加的资源需求,基础地质工作的准备不足。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战略性矿产勘查、水工环等区域性调查工作相对滞后。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要环境脆弱地区和重大工程建设急需的中大比例尺基础资料严重不足。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重点成矿区带覆盖率仅为33%,这制约了找矿工作的突破。油气新区、新领域、新层系缺乏系统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缺乏新靶区,可供勘查的后备基地严重不足,后续勘查处于“等米下锅”状态;大批呆滞资源难以利用,综合利用技术亟待突破。因此,必须加强对基础工作的部署,迅速改变基础薄弱的状况,为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夯实基础工作。
其次,投入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地质调查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矿业权等资源配置严重分散,进行矿产勘查的大型企业不多,在国内外矿产勘查抗风险的能力不强,风险勘查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地勘单位不具备风险勘查的能力,以矿业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为基础实现资本化运作的意识不强。中央财政各类专项缺乏统一部署,中央与地方缺乏统筹协调,商业性矿产勘查处于游离状态,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业权配置零散。必须加强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与战略性矿产勘查。统筹部署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形成中央各项地质工作、中央和地方地质工作“一盘棋”。
第三,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地勘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旧的体制机制被打破,地质工作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地勘单位改革没有到位,勘查开发一体化进程缓慢,勘查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形成。矿业权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矿产勘查开发中的重要经济关系尚未理顺,矿业权管理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联系不够。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未能充分调动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亟待建立勘查技术与资本有效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投入矿产勘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第四,投资环境和工作环境亟待改善。矿业权出让不规范,片面追求出让价款。矿业权炒作投机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区块长期圈而不探,违背地质工作规律,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恶化了矿业投资环境。矿业资本市场不完善,风险勘查板块尚未建立,矿业权评估等中介市场不规范。地质找矿野外工作环境差,装备落后,待遇低,工作条件亟待改善。随着矿产勘查投入的多元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国家风险勘查投融资与财政补贴制度,完善矿产勘查投入和收益分配制度,地质勘查知识、技术碰哗、管理等要素参与矿产勘查项目收益分配,形成找矿激励机制,保障投资者、勘查单位、找矿技术人员的利益,调动地勘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
最后,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核心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队伍规模偏小,特别是能够长期在野外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严重不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匹配,工种不配套,调查研究能力特别是野外调查能力薄弱。缺少油气、物探等专业调查队伍,海洋地质调查队伍薄弱。专业人才断层严重,国际地学人才、领军人才、技术骨干匮乏。地方公益性队伍尚未建实建强,关系有待理顺,保障条件不足。地勘单位改革不到位,尚未形成合格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加快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进一步提高地质调查能力,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培育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勘查企业。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答:(九)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需求不够衔接,满足不了商业性矿产勘查对基础地质调查的需要 目前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投资者对“公益性地质不公益”的现象反映强烈。由于政策法规不配套,致使大量地质资料无法向社会提供公开利用。欠交地质资料数量较多,资料馆藏机构信息资源不足。地质资料汇交管...

新形势下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思考
答:”2009年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视察中国地质调查局时提出“加强信息化服务,要更好地开发利用地质资料,形成集群效应,争取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的要求,今年我国将全面启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 2 我国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实现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对整个国民经济...

我国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答:(3)公益性地质调查的层次应是多重的,省和地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矿产资源规划,指导本地区商业性找矿。 2001年9月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20-02-05 固体矿产勘查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2020-02-05 我国地质勘查投...

如何确认?归谁所有?有谁来管?——解答地质调查形成的 探矿权管理三大难...
答:尽管国内外地质调查工作任务有所不同,工作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但都有可能形成探矿权。我国地质调查实践证明,过去7年的工作已经形成了许多探矿权。地质调查形成的探矿权,就是指依法取得的、在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依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地质调查所发现的有价值的找矿信息,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一、地质调查形成探矿...

地质资料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
答:2 地质资料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 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地质工作发生深刻转变的新形势下,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地质资料公共服务。与社会对地质资料服务的需求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2.1 服务体系不健全,...

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答:对此,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应提高认识,把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地质调查事业的重要位置;联系实际,切实加强地质调查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培育地质调查队伍的“三光荣”精神和优良传统;创新载体,增强地质调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地质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地质调查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 ...

山东省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答:路焕 马卓敏 王晶晶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济南250011)摘要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地质资料服务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社会化服务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提高地质资料的...

我国地质高端科技转化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答:正如《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的:“地质勘探科技工作的资金保障不稳定,基础性、综合性科技工作滞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亟待加强。”我国地质高科技转化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 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后,国家资金大量退出了矿产勘查领域,但市场资本没有大...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答:本文从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工作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建议,旨在为汇交工作提供相关指导性意见,发挥地质资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成果地质资料 汇交 存在问题 建议 1 广东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现状 截至2012年3月,我馆馆藏地质资料共8682宗,涵盖了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

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答: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的信息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及时了解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现状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具体困难,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规划、增加经费投入、解决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信息,以便尽快改善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环境,提高管理水平,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