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州园林具有散文性的特征

作者&投稿:桓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山人
一个对艺术有着追求的工程师
园林:作为一种建筑艺术的存在形式,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一种艺术。由于时代、民族、地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及审美意趣等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美胜收的风姿。
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作为一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有着它特有的美。而这座古城美的展现形式之一就是苏州的园林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部分,与其它地方的园林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苏州园林的特色,其总体上来说就可以代表了南方的园林特色,因此苏州的园林具有巧妙、精致、朴素、淡雅等特点。然而这只是在广义上对于苏州园林艺术特点的概括。真正对于苏州园林艺术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还是得去从苏州园林的构成的基础要素、园林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对其进行解构、剖析。

首先苏州园林的一个总的特征就是:

1、讲究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5、最后一个就是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柔合。这也是造园艺术的最高层次。
1、讲究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
苏州的园林一般情况下不是严格的像北方皇家园林的那种中轴线布局,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曲折变化的美。例如有时候为了适应山水地形的高低曲折,园中亭榭的建造及为随意,甚至可以置使传统建筑的奇数开间而不顾,突出半间的小筑来。再者,造园过程中造园者注重建筑的曲线美和韵律没。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的屋顶采用举折和房角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舒展般飘逸的檐角。屋顶各部分的曲线生动流畅,轻巧自在,呈现出一种动态美。园中的曲桥、拱桥、曲径等,处处展现出优美的曲线。有些园林虽然不大,但是有核心部分,主次分明,照应齐全。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一个园林从正门走到最后一座庭院,会感觉园子像一首曲子,有序曲、高潮和尾声。一一关照,气韵生动,韵律和谐。最后因为苏州的园林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木架构,内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因此建筑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出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获得与自然环境的山、水、花、木密切嵌合的多样性。

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等建筑是人为的,是古人的人造景观,但是他它的造型、色彩、质感又分明和自然十分贴切。它不生硬、不突兀。建筑分散但又不缺乏联系。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造园者通过叠山置石来搭起园林的骨架。无论是摹拟真山的全部面貌或者取山一角,都能通过不太大的规模来造出峰、峦、洞、谷、悬崖峭壁等各种景观。即形似又神似,让人觉得这些假山叠石是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和提炼。苏州园林中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的艺术概括。池沼 “大多是引用活水”,因为活水才有生趣。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故意做出一个港湾汊、水口,用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无尽。苏州园林十分讲究水理。尤其是中小型庭院。通常情况下园中以一个不规则的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布置建筑,形成内聚的格局,使有限的空间里产生出密切、幽静、水态丰盈的效果。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在苏州园林中花草树木也是一个主体。园主在造园的过程中通常会叫造园者借园林花木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移情于花木,将花木人格化,表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意志。在栽植树木的过程中,造园者不将树木排列成行或列,而是一种很自然的随意性。运用少量的树木表现出天然植被的万千气象。至于四季的变化。花木栽植也很讲究。通常是春看柳,夏看荷,秋赏枫,冬踏梅。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变化轮回的哲理,造园者使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了象征的意义。这一切都取法于自然,符合中国画的绘画形式。

4、讲究景物的构造和层次搭配
苏州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造园者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同时又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园者在构造景物的时候强首先调主景和配景之间的搭配。因为任何事物之中都存在着矛盾。因此有时候为了突出主景就将主景升高或降低配景,通过这种形式使景物能够很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其次强调层次与景深。我们都知道,一幅画如果没有层次的话就会没有空间,在园林中就表现为没有景深。在园林中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但是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因此有时候造园者就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使园林中景物并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让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另外造园者还会用借景的方法来表现园林的空间。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拙政园的借景了。在建造拙政园的时候造园者将离拙政园3.5里外的北寺塔巧妙的借入园中,使拙政园的空间再向后推了一个层次。尤其是当早上有雾气的时候。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拙政园中亭值后的云霄中若隐若现,那种场面煞是壮观

总之一点,造园者在造园的过程当中运用了各种手段去表现了园林中景物的构造和层次的搭配。

上面说的只是苏州园林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大家知道有些事物的出现就必然有它特定的思想意义和历史背景。苏州园林也不例外。

苏州的园林大部分为私家园林,而这些私家园林的主人通常是要不在仕途上失意,要不就是为了追一求一种与比别人不同的隐逸生活。因此在造园的过程中,园主就将一些哲学和美学思想融入了进去。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古代的文人雅士、达官贵族正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受益者。自然,江南造园的这些人也深受儒家和道家自然审美观的影响,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古代静观哲学盛行“万物静观皆自然”,的说法,要保持净洁虚明、清闲无忧的最佳心态。而这种心态获得的最佳方法就是走向自然,让人的肉体与心灵融合到山水林泉之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作出和谐的园林状态,在苏州园林的造园过程中,园林的主人主要是摹仿自然,用人工力量来建造天然景色,表现出了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感觉。然而在造园的过程当中,造园主又并不是一味的简单摹仿,而是对于大自然写意的一种艺术创作。叠山理水,融于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建筑经营,顺应自然。这种源于自然的境界使得造园思想得以升华。这也是园林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

其次,州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还表现出来了一种美学思想。园林建筑文化的产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在苏州这一片诗人、画家集中地域中的园林建筑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苏州的园林在一开始建造的时候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因此可以这样说苏州园林一直是遵循着绘画脉络发展起来的。并遵循着中国画中“外师造化,中心得源” 之一最主要的原则。苏州园林的建造者多数是文人画家所营造。因此不免要反映其气质和情操。因此苏州园林最重要的一个美学思想就是“重情”。

首先,苏州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注重“景”和“情”。这是在所有的园林建造中都有的,只不过在苏州的园林中表现的稍微的明显一点。景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标准则要看能否借他来表现一种情感,从而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苏州的园林因为大部分为文人画家所建,而诗和画的意境都是都是文人们十分注重的,因此苏州的园林就带有很厚的绘画色彩。这就使其有了一种意境的美。

其次,苏州的园林还讲究一种含蓄、虚幻、深沉、虚实共生的一种美。苏州的园林是摹仿自然山水的,所追求的是一种与诗画一样的境界。因此造园者的灵感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这就出现了一个规律: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苏州园林所表现出来的含蓄、虚幻等。其中的奥妙所在是含而不露,求一种言外之意,使人们置身其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同时苏州的园林借鉴了中国画中的一种大中见小、虚中有实、或藏或露、或深或浅的效果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合使之浑然天成,充分体现出一种重情的境界。

苏州的园林所表现出来的美有很多,从构图学去谈论它只是一部分,因为它是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品存在的。既然是艺术品的话,那么每个人对它的美看法就不一了。因此还需要更多的人去研它。

如果有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苏州园林的话,个人推荐这本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园林研究著作《苏州古典园林》

八年级必修苏州园林教案
答: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

苏州园林续写作文100字
答: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

哲理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答:作为散文的写作来说,也要这样讲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但散文布局有时则需讲究对称,或对比。叶圣陶又说:“苏 州园林在每一个角度都注意图画美。”那么,散文的整体布局要讲究艺术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样要讲究艺术性吗? 至于布局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讲的线索问题也与布局有...

苏州游记随笔散文
答:我被眼前由先人创造的人间天堂所陶醉,拙政园尽管只是苏州园林之一,但已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国人崇尚和亲近自然的人生观,这项工程凝聚了古代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其间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词、中国书画等传统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

苏州园林是几年级的课文
答:苏州园林是八年级的课文。《苏州园林》写于1979年2月6日。作者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早已将苏州园林的建筑结构尽收心胸,而且由文章可知,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童年玩耍的地方,那里有叶圣陶童年的回忆。作者由苏州园林想到了童年,然后作者主要围绕苏州园林介绍其种种特征。先是指出...

第一次,苏州之旅散文
答: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素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的美誉。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常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周围的'朋友津津乐道。但除此之外,我对南方一无所知。还好南方的同学给我介绍了些南方的知识,并帮我买了踏上...

散文怎么写啊?要简单明了地说明下!
答: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写道,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为散文的写作来说,也要这样讲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但散文布局有时...

介绍苏州的散文诗
答:该厅堂的建筑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 前面称为厅,后面称为堂。 前厅接待贵宾或男宾,后堂则用于女眷聚会之处。 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同,曾经的男尊女卑就这么 *** 裸地凸现在我眼前。 众多的史料及影视作品当然都有描述,爱好古典的我也绝无陌生可言,然而,身临其境,还是让我心痛。 那个年代的女子,背负得...

烟雨江南散文欣赏
答:烟雨江南散文欣赏1 你的容颜,如同蒙蒙的烟雨,笼罩着小城,幽长的石子路,油油地泛着光,我仿佛看见你撑着一把油纸伞,拾着莲步款款而来,白净的屋墙,黑漆的瓦檐,你那一身纯纯的蓝花布衣,浮在湿润的空气里,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淡淡的水墨轻舟,绵远悠长,总也挥之不去。 当空气中还飘着晨露的淡香时,屋檐上的...

我与水乡苏州的情结随笔散文
答:站在游客的角度,除了看看那几座古朴的寺庙外,真没有什么历史可观,即使有也被现今的利益取代了,无论如何我是无法想像一个失意的张继会在这样一个地方写出一首千古诗作,也许那个年代真的可以,但今天夜半的钟声会惊扰苏州人的美梦。来苏州不去'"苏州园林"“不游太湖”就等于没有去过苏州,这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