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散文欣赏

作者&投稿:余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烟雨江南散文欣赏1

你的容颜,如同蒙蒙的烟雨,笼罩着小城,幽长的石子路,油油地泛着光,我仿佛看见你撑着一把油纸伞,拾着莲步款款而来,白净的屋墙,黑漆的瓦檐,你那一身纯纯的蓝花布衣,浮在湿润的空气里,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淡淡的水墨轻舟,绵远悠长,总也挥之不去。

当空气中还飘着晨露的淡香时,屋檐上的鸟儿已开始唱了,老式留声机也开始“咿呀”煽情地哼了。晨光中淡淡的灰尘也开始舞了,河上小舟的船檐也开始摇了,睡了一晚上的小河醒里,载着江南人的梦想流向远方;江南的傍晚是美的:天空呈渐变的紫、黄、蓝三色,淡的,纯得不带一丝杂色。斜阳悠悠地照射在琉璃瓦上,照在茶楼的扶杆上,照在湿湿的青苔上,照在墨绿的河水上,泛起点点金光,使人的心中也荡起层层暖暖的涟漪,在起伏的群山和连绵的水田的交界处,那座矮矮的木屋正吐着缕缕的炊烟。放学的孩子跟着在村口等他的小狗跑回家去,洒下一路的脚印和欢笑;江南的深夜是美的:静得连知了也知趣地闭了嘴,只剩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还眨巴着眼看着,仿佛奏响了一曲《夜深沉》。门前挂着的纸灯笼也是终夜不歇地亮着,好象又回到了“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年代。河上也只剩下了石桥和乌蓬船的倒影,一下下撞碎月亮的影子。

江南是水做的,自然江南的雨景也不是其他地方能够同日而语的。在雨中,那深而长的巷子,青色的石板路,“滴答”落泪的屋檐,窄窄的石拱桥,传统却有味道的油纸伞,在茶楼 “把酒问青天”的文人墨客,就是以勾勒一幅幅如影似幻的水墨画,在雾蒙蒙,空气中充斥着水蒸气的江南烟雨中散步,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在郊外的空旷中感受山的灵动,水的飘逸,闻一闻受过雨水滋润的江南泥土的气息,听一听江南特有的雨打芭蕉的乐律,看一看雨水从高大林木的面颊上滚落又溅起的画面,深切地沉醉到江南的空灵,江南的怀旧,江南的安宁和江南雨后的翠绿和暗灰色中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山水曾给予我无数的想象和灵感,江南的风景也是我所有成长底片上的背景。就像是一杯香茗,清香飘逸,是永远鲜明的回忆。

烟雨江南散文欣赏2

夜阑卧听风雨声,点点滴落芭蕉上。江南的山水楼阁,尽都笼罩在烟雨中----题记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夜。天亮了,还没有停的意思。满天雨丝,像银线,连着天和地。更像分别在即情人的眼泪,缠绵幽怨,诉说着难舍的离情别恨。

八月的江南,特别是雨过天晴的夜晚,景色美丽,十分迷人。湛蓝深幽的天空,星星点点。一轮弯月,象一只小船,行走在浩瀚的星空。似水的月光下,远山重重,朦朦胧胧。近处草丛中,蝈蝈儿们正在兴奋地大合唱。

这时的江南,经过火热的夏日后,褪去了青涩和艳装。经过绵绵秋雨的.滋润,就像一位青春少女,成长为了一位丰满成熟的少妇。山坡上,葱绿的树叶,有的已经渐渐变得金黄。果树枝头上,红的,白的各色鲜艳花儿不见了,代之的却是累累硕果。

田野里,青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压弯了稻杆的腰。田埂上,白发老农,看着即将丰收的庄稼,黑黝黝脸庞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这时的雨水,洗去了老农满身的疲惫。凉爽的秋风,吹干了老农脸上的汗水。

江南的小河,经过秋雨后,河水也不再混浊。于是一天一天,变得清澈透明,更加温婉美丽。河面上,三三两两的小野鸭,在互相追逐嬉戏。小桥下横放着一只小渔船,河边有人悠闲自在地垂钓。河岸草滩上,拴在树下的两头水牛,漫不经心在啃吃着青草。有一只白鹤立在牛背上,四处张望,还有三,四只白鹤悠雅地漫步觅食。

清晨公园里,朝霞辉映下,有不少的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跳健身舞,还有的在打羽毛球。还有对年轻情侣,在大片熏衣草前拍照。那小小的紫色花蕊,经过绵绵秋雨的滋润,更加芳香迷人。

这时江南的秋天,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最适合人们休闲,观光旅游。原野里,大片大片的荷田,绿叶如盖。碗大一朵一朵的荷花,有粉红色,有白色的,粉红娇媚,洁白如玉。竞相斗艳。还有盘子大的绿色莲蓬,也不甘示弱,将饱满的莲籽供游人品尝。剥一颗乳白色的莲籽,放口里嚼一嚼,脆生生的,顿时满口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几场雨后,江南夜晚的月亮,也逐渐变得更圆更亮。桂花树,有的绽放出金黄色的小花,有的绽放出白色的小花。凉爽的秋风中,淡淡的花香,随着时间会越来越浓。

其实,如果你不想在野外辛苦地四处奔波。也可以在江南的古镇,小河边的茶馆,找个靠窗的位子,静静地坐在里面,惬意地品味着香茗。慢慢领略烟雨江南的韵味。这时,柳树含烟,远山朦胧。漫天飞舞的细雨,无边无际,笼罩大地。河边青石小码头上,大树脚下拴了三两只小乌篷船。还有一只小船,载着游人,幌幌悠悠,在橹声里,渐渐远去,消失在烟雨中。这会的雨丝,绵绵柔柔,飘洒在人们的身上,只是有一点点凉意。它不像夏雨那样狂急,也没有冬雨的寒冷。人们撑着各式各样的雨伞,轻盈地在雨中漫步。这时,河坎石栏处,倚偎着一对年轻的情侣。粉红色小花伞下,女孩白色的裙子,在微风中摆动。这情景,决对是烟雨江南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烟雨江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如仙境,美不胜收。这时,你静静地欣赏着窗外迷人的风景。熟不知,窗外的人们也在欣赏着你。其实,你何尝不是成了画中人。烟雨江南,朦胧的美,秀丽妩媚的美,古朴典雅的美......她的美,诗人用再美的语言也赞不尽,画家用再多彩的笔也难描绘!只有你亲自来,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我深信,你来了,心中将永远难以割舍对江南,这份深深的眷恋之情......

烟雨江南散文欣赏3

不知从何时起,我迷恋上了江南。或许缘于我对戴望舒《雨巷》的喜欢:“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对于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一直向往;也或许是因为我们课本中有一篇《家乡的桥》,在备课时,我被江南水乡的一个个美丽的画面、一座座可爱的小桥、一条条清澈的流水、一排排古典的建筑深深迷恋。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今生我一定要到江南看一看,亲自去领略她的风采、欣赏她的宁静、走近她的婉约、偶遇她的浪漫……

几年前,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一趟乌镇,只可惜因为临时有变化,那次与乌镇匆匆别过,再也没有机会去过。但是,乌镇的影子――一个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韵悠长的枕水小镇,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水乡的纯朴气息、那古镇的温婉多情,那雨巷的唯美梦境,那桥上的烟雨朦胧,都刻在了我那匆匆一瞥里。我一直坚信:江南水乡,我还会再来的!

果然,今年夏天,我又一次有机会下了江南。这次我和一个老同学金子结伴而行,第一站我陪金子去了她向往已久的“东方明珠”,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苏州,一个在苏州生活了十几年的好朋友昕昕负责给我们当“向导”。那天,我们相约去了苏州有名的拙政园,天下着雨,我们打着雨伞随着人流走进园林。雨中的拙政园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迎面向我们走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欣赏过杭州的西湖,若说杭州的西湖妙在天趣,那苏州的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从而达到了“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这或许就是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之处。漫步在全部用石头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我看到的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一阵接着一阵的大雨并没有影响我们欣赏园林的兴致,因为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已经令我们深深地陶醉。

出了园林,好友引领我们来到了平江路。我早就听说:到苏州不到平江路,就等于没来过苏州;到了苏州不到平江路,你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苏州的味道。漫步在雨中的平江路上,听好友用最甜美的声音给我们娓娓道来:“平江路是苏州一条历史最悠久的老街,全长1606米,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早在南宋时期,平江路就已经是苏州城的主干道,在宋、元年间,苏州城亦称为平江城。在苏州有句话,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虽历经800年,平江路仍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平江路是苏州城最有味道的一条街,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和最有韵味的石板路。在这里,你们还可以品尝到最具苏州特色的小吃。”

原来平江路是一条依河而建的街,街旁的河就叫平江河。沿街而行,可以看到与平江路相连的是很多小街巷,小巷内保留着老式民宅,很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路上行车,河上摇船,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具有很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色。聆听着好友的介绍,我们三人款款行走在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上,打着漂亮的花雨伞,走过一座又一座小桥,伴着小巷里酒家的吆喝,听昆曲、试旗袍、买苏绣……我们俨然已经融入了这美丽的苏州城,仿佛自己跟好友一样,成为了一名秀美的江南女子,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只是过往的游客。

晚饭时分,我们选择了一家有名的小吃店临窗而坐,品尝着苏州的小吃,诉说着高中后的别离,感慨着时间的飞逝,体味着相聚的喜悦。偶尔我看向窗外,欣赏着远处的一座座别致的小桥、一棵棵倒垂到河面上的柳树,倾听着流水的汩汩声,看许多小船穿行在灯火阑珊中……此刻,我的心是从未有过的宁静,最近因琐事而一直纠结着的心在放松中豁然开朗,神思也在欣欣然中恬淡。眼前一条小船缓缓行过,船夫一边划船一边用醇厚的声音唱着渔歌,是那样的怡然自得。船头坐着一位女子,一袭白色的长裙,一把淡蓝色的雨伞,美丽优雅的她遥望着前方,托腮沉思。她或许在静静地欣赏风景,或许沉醉于美丽的往事,或许在聆听流水的欢歌,或许在期待一次美丽的邂逅……恍惚间,宛如我就是那名女子,早已经迷失在这水乡里的万家灯火……

第二天,我们在闺蜜慧儿的陪伴下,来到了此次江南之行的最后一站――古镇西塘。西塘比及其他几个水乡,最大的特点是几个多:桥多、弄堂多、走廊多,而期间河流穿梭于小镇之中,那种幽静感真的特别适合放松心情。

漫步在景区内,我发现最奇特的当属烟雨长廊,沿着河边近1000米,可以遮阳避雨。其对面是一长排古民居,普遍不是很高,宁静中散发着沧桑,质朴中演绎着生活。河边的老房子上都挂满了红灯笼,若是在夜间灯火通明时,每条游船上也都亮起红灯笼,当你坐船穿梭在小镇之中,聆听着流水的低吟、桨橹的浅唱,定会如入梦境一般。路过著名的西园,园中景色幽美,花格游廊、楼台水榭、假山凉亭都别具风味。西塘石弄既深又长,曲径而通幽;行至尽头,又豁然开朗。触摸着石弄,你能感受它深沉的呼吸,你能听到它深远的述说,你能触及到它深厚的灵魂。我们又来到古老的望仙桥,她见证着西塘的历史,桥与两岸的绿树,桥与静静的河流,桥与浓浓的江南水乡是那么浑然天成,相映生辉。千年来,望仙桥就一直站在西塘水上,静观西塘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整整一天,我们或步行或乘船,徜徉在这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里。蒙蒙烟雨洗净了西塘古镇的铅华,赋予了西塘古镇宁静、古朴、闲适、温婉……让西塘得以在千年之后,依然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的心,坚持着它最初的原貌,它的古朴中没有丝毫商业的气息,它的淡泊中没有丝毫浮躁的影子。西塘,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心,就在那不经意间,心就静了,心就醉了,心就被掳走了,于是我爱上了西塘……果真是“水墨千年镇,风韵醉西塘!”

这次江南之行,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水乡之梦,即使此生不再踏足,也终究没有了遗憾。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叫,火车缓缓启动,我的梦醒了!我告别了闺蜜,告别了水乡,告别了江南,当然,我也把自己对水乡深深的爱和深深的眷恋,都留在了江南……因为这里终究不属于我,我属于中原。

只是无数次,我仍旧会在梦里再回水乡,遇见那小桥流水、那粉墙黛瓦、那温婉古镇、那烟雨江南……



烟雨江南散文欣赏
答:烟雨江南散文欣赏1 你的容颜,如同蒙蒙的烟雨,笼罩着小城,幽长的石子路,油油地泛着光,我仿佛看见你撑着一把油纸伞,拾着莲步款款而来,白净的屋墙,黑漆的瓦檐,你那一身纯纯的蓝花布衣,浮在湿润的空气里,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淡淡的水墨轻舟,绵远悠长,总也挥之不去。 当空气中还飘着晨露的淡香时,屋檐上的...

关于江南的优美散文欣赏
答:关于江南的优美散文欣赏篇一:烟雨江南 青石板上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是谁用若即若离的一笔,将回忆埋葬在烟雨江南里…——题记 江南终于展现出她多雨的一面,雨丝飘飘洒洒,氤氲岚烟,也为铜陵这个江南小城平添了些许灵动。枕上初寒窗外雨,草阶寒露翠欲滴。燕归南浦喜泥润,谁知江南又一春。 江南如诗,古至今来,多少文...

城市烟雨的散文(2)
答:雨中的拙政园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迎面向我们走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欣赏过杭州的西湖,若说杭州的西湖妙在天趣,那苏州的园林则贵在人工。 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从而达到了“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

我在北国的春天,怀念江南的烟雨伤感散文
答:倚身流年,捻一瓣心香,取一份悠然,与季节交融,怡养性情,让心恬淡。窗外细雨霏霏,清香弥漫,夜逐渐深沉,清冷中带着春的生机。我在北国的春天,怀念江南的烟雨。铺开梦幻的石桥,打开回忆的枷锁,桃红杏白、梨花纷扰,江南烟雨中独艳的木棉,梦里水乡间游荡的扁舟,仿佛就在眼前···烟雨江南,...

窗外,又见烟雨朦胧,描写烟雨的句子
答:进入古城,黛瓦白墙、木房子、青石铺就的长巷再加上这烟雨朦胧,如此便构成这诗意中透着古色古香的古镇。后来,朋友说你当时应该买一柄油纸伞的,这便符合了散文中对江南的一切描写。我若有若无的笑了,却并没有回答。终究我只是这古镇的一名过客,不知为何,忽然就喜欢上了这样一种残缺的美。 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

回首情难却散文
答:我和梅相识在五年前的春天,相识在风光旖旎的鸡公山,相识在桃花烟雨江南的梦里。相识之前,我们已经相知,已经做了几年的文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沟通、交流了很久。鸿雁传情使我们彼此心仪已久,手机短信和聊天助燃了我们旺盛的爱火。又相约在魅力无穷的鸡公山景区相会,春天、桃花、烟雨……一切的一切,都...

三世情缘,唯君是念散文
答:我一身白色霓裳,泛一叶兰舟,划过秦时明月,穿过唐风宋雨,追寻心中的那一袭青衫,寻你在藕花深处,寻你在杨柳岸边,寻你在烟雨江南,把千山万水寻遍,只为能和你共婵娟。烟雨江南 ,梦里水乡,云雾飘渺,黛瓦白墙,潇湘碧水,波光潋滟。氤氲着多少浪漫的情怀。若水的情怀,在心灵最深处绽放成美丽...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请作赏析...
答: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做了牛毛、花针、细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形态,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看到这段文字,头脑中立刻出现春雨的样子。出处:此句节选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

抒情散文
答:欣赏,心赏。 11.雨夜思绪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开上台灯,黄色的灯光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的品,静静地听…… 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要三分易安的...

兰亭集序读后感10篇
答:兰亭,这样一个巧致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从烟雨江南中秉着骨竹伞款步过桥,抑或是轻裘缓带的墨客骚人把盏临风,倚亭望月,感叹吟咏……然而,作者对于生命根本的诘问不是如此悠闲唯美、附庸风雅的,而是苦闷的、反复的、令人百思辗转的。《兰亭集》是与会的41位诗人的结集,也是41个人的思考结晶。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