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全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其中包括创建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地区建立的重要战略基地,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政治和组织资源。以下是对抗日根据地历史背景的详细

一、民族危亡与抗战形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队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二、革命力量的崛起与壮大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壮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农民、工人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中来。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了广泛的抗日武装斗争,包括游击战、地道战等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敌人。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是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基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抗日根据地在初期阶段主要是通过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力量等方式建立的。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依靠当地民众的力量进行抗日斗争。

2. 发展阶段:随着抗日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日根据地也逐渐扩大。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加强了对根据地的管理和控制。

3. 成熟阶段: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抗日根据地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在政治上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四、抗日根据地的特点和作用

抗日根据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人口密集;三是经济基础较好;四是交通方便。这些特点为抗日武装力量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同时,抗日根据地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为抗日武装力量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基地;二是为抗日武装力量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三是为抗日武装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来源;四是促进了根据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红四军和中央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为打破国民党军新的会剿,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取得了大柏地、长汀等战斗的胜利,先后建立起赣南、闽西两个革命根据地(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设在此,通称中央苏区或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大小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

南泥湾在哪
答:从此南泥湾成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围困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提出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

概括中国七大召开的的背景?中共七大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中共七大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困难,肩负着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转变的历史任务 。中共七大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砖壁八路军总部旧址历史背景
答:1939年,日寇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起九路围攻,砖壁村成为八路军总部的新驻地。在总部的指挥下,八路军成功粉碎了日寇的围攻和“扫荡”,随后总部部分人员留守砖壁,而大部分机关于10月迁至王家峪。1940年6月,总部再次返回砖壁,并由彭副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领导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1月,总部...

中国历史:1928到1937年的背景
答: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请介绍第八路军成立背景及组成(军事)
答: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后战场的主力。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余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八路军改称中国...

1937年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大背景是什么?
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1937年8月,中共中央 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又将...

...抗日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_百度...
答:1937年7月1日,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十年内战结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抗日,日本全面侵华。

狼牙山抗战历史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
答: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狼牙山战斗的背景及过程经过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

河南豫西抗日纪念馆是什么和什么的旧址
答: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军民团结抗日的感人事迹。这些展品不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困苦,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击外敌入侵时的英勇和坚韧。此外,纪念馆还展示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在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和贡献,让人们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