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表达我们的词语

作者&投稿:养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在文言文中表示“你们”,“我们”的词 悬赏100,大家尽量答全点

尔汝 补充: 而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

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

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

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

2. 古文中表示已经的词语有哪些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 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杨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林嗣环《口技》)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罗贯中《杨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干宝《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

(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口技》) ③未几,夫齁声起。

(林嗣环《口技》) ④少时,一狼径去。(蒲松龄《狼》)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蒲松龄《狼》) 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口技》) 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

(林嗣环《口技》) 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钱大昕《弈喻》) 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 ②未果,寻病终。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 ①不治将恐深。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

如:已而。 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记年。

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

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

(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满井游记》) ⑤天启壬戌秋日。

(四册·《核舟记》)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

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册·《桃花源记》)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三册·《记承天寺夜游》) 二、记月 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记月。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

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飞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⑨五月人倍忙。

(五册·《观刈麦》) 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记》) 三、记日 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记日。

如: 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记》) 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

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册·《过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

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三册·《观潮》)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

3. 文言文表达致谢的词语有哪些

一、称谢

1、解释:称谢,指道谢;对…表示感谢。

2、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3、译文:皇帝为之感动,改变表情,用手扶车前的横木,表达感谢。

二、拜谢

1、解释:表示深切的谢意。

2、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巵酒!’则与斗巵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译文:项羽说:“壮士。赐予他美酒!”于是给他一斗美酒。哙拜谢,站起来把酒喝完。

三、酬谢

1、解释:酬谢,指用金钱礼物、财物酒席等表示谢意,谢礼。

2、出处:《宋书·范晔传》:“耀自往酬谢。”

3、译文:耀自己去酬谢。

四、面谢

1、解释:当面道谢。

2、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内山完造》:“改日另行面谢。”

3、译文:改天另外当面感谢。

五、道谢

1、解释:是指用言语表示感谢。

2、出处:潘训 《乡心》:“我们向那小伙计道谢后就出来,依他底话走去。”



“我们”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由于文言文没有“们”这个词缀,在表达“我们”这个人称复数词时,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法。1、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吾”等。这种情况需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如: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赤壁之战》。其中的“我”是指孙、刘联军,是复数,相当于“我们”。再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文言文表达我们的词语
答: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 (钱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

我们 用古文怎么说
答:1、吾 2、我 3、余 4、予 5、吾等 6、吾辈 7、吾每 古代皇帝形容我的词 1、朕 2、孤 以上这些词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我 (汉语汉字)

古文或文言文里称呼“我们”怎么说?
答:“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另外还有:吾等,吾辈,吾每(明清小说中较多见)。例句:1、吾等所努力者,一面集中自己之兵力,一面分散敌人之兵力。2、"好友请道来,吾等当洗耳恭听,"迪克森先生曰,"个...

急求:文言文中表示“我”“我们”“你们”“你”的词语
答:我:吾,余,予,我,朕(在秦代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如《楚辞 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你:女(汝),尔,若,乃,而,子等等

文言文中对"你,我,他"的说法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写出下列词语指代谁...
答: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在文言文中相当于“我”的还有哪些文言文词语
答:吾、 朕、孤、寡人、臣、仆、走、小人、鄙人、不才、奴、妾 在下 愚 奴才 奴家 晚生 小生 我 吾 余 予 某 妾 仆 愚不才 老朽 小女子 后学 末学 不才 末将 老纳。。。 等等~

写出与现代汉语"我"意思相同的三个文言词语 如题.
答:‘我们’的意思~``三省吾身 予 有点自谦的意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连说)上面是我写的!这些是找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566806.html?si=4(在文言文中余与吾是怎么区别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23526.html?si=7(文言文中表示"我"意思的词)

这位同学我们刚刚见过吧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我们”、“刚刚”、“见过吧”用文言词语可以怎么说。“这位”文言词语可以用“此”。“同学”文言词语常常用“伴读”。“我们”文言词语一般用“余等”。“刚刚”文言词语一般用“甫”。“见过吧”文言词语可以用“睹矣”。“这位同学我们刚刚见过吧”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此伴读余等甫睹矣。

文言文表示第一人称的词语,越多越好
答:文言文中表示第一人称的词语主要有(并列举几个解释如下):“我”、“吾”、“予”、“余”、“朕”“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谷”、“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1、吾:可译作“我”、“我们”例:吾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