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有什么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作者&投稿:高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萨克族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哈萨克族的先民曾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犹教等,8世纪后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直至16世纪才基本上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先民逐渐信仰伊斯兰教,有的宗教习俗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生活习惯,因而哈萨克族现在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库尔邦节”。
  按伊斯兰教教规,每年回历九月,教徒要封斋1个月。斋月间,每日从黎明至黄昏,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斋戒期满,即行开斋,这便是肉孜节。节日这天,哈萨克人都聚集到附近的礼拜寺中净身,相互祝贺。节日持续3天,大家都穿新衣,互相拜节。
  肉孜节之后70天是回历新年,因在新年期间要宰杀牲畜进行“献牲”(库尔邦),所以称为“库尔邦”节。节日里,哈萨克族居民家家打扫卫生,准备“包尔沙克”(炸油果子)和各种点心。家家宰羊,切成大块清炖,请来客食用。节日里热闹非凡,还举行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奶子是名贵的饮料。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冬羊皮缝制大衣,不挂布面。妇女夏天穿长的花布连衣裙
,冬季外罩对襟棉大衣。牧民冬季戴三叶帽,热天则扎用三角布制的头巾。妇女头戴白布盖头,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头巾左上端上佩带一件首饰,并戴耳环、戒指和手镯。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对来拜访和投宿的客人给以殷勤招待。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子,奶疙瘩,等等。
  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哈萨克族有什么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答:3.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4.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

对于哈萨克族的文化习俗,你了解多少?
答:哈萨克族有独特的饮食习俗,如吃馕时应掰成小块,不应拿整个馕用嘴啃。主人做饭时,客人不宜动餐具,更不宜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主人端上的茶、酒、肉等食物,客人应高兴接受。饭后,主人会倒水给客人洗手,洗完手后应用毛巾擦干。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是什么?
答:1、习俗: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

哈萨克族的风俗是什么
答:1、哈萨克族至今还保留着崇拜月亮的宗教习俗。2、哈萨克族最初崇拜大自然现象,崇拜诸神。3、哈萨克族人在婴儿出生时,要向火浇油,连续七天点燃长明灯。4、哈萨克人居住的地方,按一年四季分为冬窝子、春窝子、夏窝子、秋窝子,一般春秋两季为一处。哈萨克族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吐马克”是哈萨克...

哈萨克族有哪些习俗被开发为旅游资源
答:1. 哈萨克族的生活习惯与旅游资源 哈萨克族大多过着游牧生活,住在易于搭建和拆卸的毡房中。这种生活方式吸引了游客体验草原文化。2.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的饮食以肉食和奶食为主,制作马奶子等特色饮料。他们的饮食文化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哈萨克美食。3. 哈萨克族的服饰特色...

哈萨克族的习俗宗教
答:哈萨克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期间,哈萨克族家庭会准备由肉、小米、小麦、大麦、奶酪、盐和清汤等七种食材混合熬煮而成的美食“库秸”,这种粥味道鲜美。节日中,人们还会抛撒包尔萨克和糖,以及跳起传统的“黑俊马”舞蹈,以此迎接...

哈萨克族的风俗是什么
答:1. 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对月亮的崇拜,这是他们的一个传统宗教习俗。2. 哈萨克族早期信仰的是自然现象和多神教。3. 当哈萨克族人喜得贵子时,基敏(一种宗教仪式)会向火焰浇油,确保连续七天灯火辉煌,这是他们对火的崇拜表现。4. 哈萨克族人根据四季变化选择居住地,分为冬窝子、春窝子、夏窝子和...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是什么?
答:1、哈萨克族的风俗 哈萨克族人非常喜欢喝奶茶,更有“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的说法。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论男女与贫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辈们见到他们,要行礼问候,用“阿克萨哈勒”、“阿帕”等尊称代替其名。2、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 哈萨克族至今还保留着崇拜月亮的宗教习俗...

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
答:我想知道有关于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5分 住房:古代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

哈萨克族礼仪风俗
答:哈萨克族中还盛行相互济助的良好习俗。互相帮助被哈萨克人看作是美德,如果谁拒绝帮助有困难的,那么他就失去了被别人帮助的权利,同时还会被同部落的人看作是破坏礼俗的人。 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要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哈萨克人将这种表示祝福和欢乐的仪式称之为“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