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场t3航站楼是谁设计的

作者&投稿:陆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设计者是谁~

T3航站楼设计者:诺曼·福斯特

这个造价270亿元的大建筑,集中了最高水平的建筑科技和节能环保技术,吸引商业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参与。这座宏伟建筑的设计方案出自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之手。他说:“它比我原来所设计的任何一件作品都要大,因为中国的什么都大,而且发展的速度很快。”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城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项目。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历时4 年建成、相当于126 个标准足球场的T3,由建筑大师福斯特设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从T3 的这头走到那头,需要两个小时。”T3 航站楼中方总设计师邵韦平说。

  坐出租车去首都机场,你远远就能看到T3航站楼蜿蜒3公里的橘黄色大屋顶和红色的大支柱,挑高40多米的大屋顶气势恢弘。“瞧,这就是T3。”出租车司机没听说过诺曼·福斯特,也不知道如此流畅的线条出自这位英国设计师之手。 在世界大多数著名机场里,设计师都喜欢用灰色衬托机场的机械之美。拥有私人飞机、深爱飞行的福斯特,赋予T3北京紫禁城特有的颜色:红、黄。建筑大师福斯特,是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1990年福斯特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1999年他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大奖”——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也是福斯特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座建筑。投资约270亿元的T3,总体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相当于126个标准足球场,是前两个航站楼T1与T2面积总和的三倍多。据T3中方总设计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介绍,从T3的这头走到那头,需耗时两个小时。 有人说,T3像一条巨龙,整个建筑由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和龙须五部分组成。但邵韦平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一次,一个电视台记者为了做文章,问一群观众T3像什么。他们说像龙,外方建筑师也认为它是条龙。其实T3不是龙,只是两个平面的‘Y’,一个南向,一个北向。” 如今,历时4年建设的T3开始投入使用。此前,同样是福斯特担当设计的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建了6年;而伦敦希思罗第5航站楼则耗时18年。“这种速度不是外国建筑师习惯的做事方式,但令人吃惊的是,福斯特公司很有实力,居然适应了这种速度。”邵韦平说,“4年里,北京院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休过假。高峰时,北京院有100多人在现场工作,外方有几十个人在现场。” 但竣工对于邵韦平而言,还不是尾声。原本约在周五的采访,因业主临时开会,推迟到下周一。邵韦平还忙于T3的完善:比如,增加标识,让旅客更清晰地找到目标;增加新的商业设施、服务功能。“我们需要配合运行做些补充设计。” B=《外滩画报》 S=邵韦平 “没有实现的T3” B:T3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但完成它只用了4年。4年对T3来说,意味着什么? S:这个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首先,工期短是不得以而为之,T3在奥运会之前必须完成,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配合业主。这种事情在所有的工程中都会碰到。由于工期短,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代价,有些设计概念不得不妥协,效果打了折扣。比如,本来一个设计的精度要求很高,要做到100分,我们只能妥协做到80分。幸运的是,福斯特的设计概念很好,外方团队都有很好的基础,加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院”)建筑师的参与和支持,基本克服了周期压力。 B:现在回头看,您觉得建筑上的最大代价是什么? S:T3没有安全问题,大部分是决策结果不够理想。当然这种代价值不值,要一分为二地说,也许从业主的角度,或者从经济角度看,是值得的。 B:从建筑师的角度看,值吗? S:建筑师永远是理想化的,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选择效果,推翻重来。 B:还是时间问题。福斯特2003年中标后,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深化设计。这个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S:这种速度不是他们习惯的工作方式,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公司居然适应了这种速度。 实际上,作为业主,要做很多妥协。有时,他明明知道建筑师是对的,但因为工期压力必须忍痛割爱;或者为了控制成本,必须放弃一些设计。比如,原来在T3屋顶上设计了一层装饰板,起到美化作用;就像国家大剧院在外壳上加了一层装饰板一样,这能让屋顶看起来更精致。但考虑到成本的压力,T3把装饰板取消了。现在的屋顶用得是裸板,仔细看,能看到一些明显的天沟。原本计划把天沟藏起来,也因为成本压力,取消了。此外,我们原来设计的天窗数量比现在多,对自然光的利用更好。你现在看到的天窗也不是最初的设计,原本设计的“鳞片”有更大的挑檐,能形成更好的空间光影效果,后来为了省钱,把檐缩短了很多,现在变成小秃檐,没有光影效果了。这些非专业人士辨别不出,但我们知道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同效果。 我们有个设想,写一个《没有实现的T3》,做个专片。 B:如果以一年为期,T3最需要改动哪里? S:T3是动态的,因为需求在变,所以调整是不断的。我们要求设计有弹性,适应这种调整。现在还看不出来T3需要大的改动。总体来说,T3引领了未来枢纽机场的发展模式,各方面照顾得很不错。现在的改动都是完善性的,不是颠覆性的。 B:在北京这些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作品中,T3的赞誉度是最高的。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曾引起不少批评,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遭到强烈抨击。您觉得福斯特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S:就说福斯特和库哈斯吧。库哈斯是前卫建筑师,以试验作品为主。福斯特是行业领导者,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建筑师,对建筑整体的把握更成熟。这如同我们在T3里提出的,关注人的生活,就是关注使用者的感受。 B:福斯特的建筑手法似乎更适合当下的北京。 S:其实建筑师的风格应该多元性,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说“这个建筑师适合北京,那个建筑师不适合北京”,只是方案适不适合。我们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概念形容福斯特所有的作品,因为他的设计类型很丰富,有些作品也很前卫;而T3是成熟大气的,构想比较完善,采用的是适宜技术,不是试验技术。 B:我觉得T3是有诚意的,而CCTV大楼像是一场游戏的结果。 S:央视这座楼确实是……只有这个业主能接受这样的设计,任何一个开发商都不可能接受。但建筑有时会超出人们现有的想像力。比如在当时反潮流而为的悉尼歌剧院,成为朝野两党斗争的砝码,几任总理因它而辞职。但建成后,它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应,得到世人好评,弥补了当时的代价。 但我不知道央视大楼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拭目以待吧。从正常的逻辑来说,这个项目太炫耀技术,它完全挑战了自然力学,这不太合适。 我形容T3是“理性和诗意的结合”,既充满了浪漫色彩,又很理性。它的造型不是为了附和什么龙形、飞翔的翅膀等,只是出于功能的安排。很多记者都愿意说T3是中国龙的象征,这其实是对T3的贬损。一定要纠正这个问题。T3的造型呈平面Y形,是基于功能、必要的流程安排,至于像人字、像翅膀,
  坐出租车去首都机场,你远远就能看到T3航站楼蜿蜒3公里的橘黄色大屋顶和红色的大支柱,挑高40多米的大屋顶气势恢弘。“瞧,这就是T3。”出租车司机没听说过诺曼·福斯特,也不知道如此流畅的线条出自这位英国设计师之手。

  在世界大多数著名机场里,设计师都喜欢用灰色衬托机场的机械之美。拥有私人飞机、深爱飞行的福斯特,赋予T3北京紫禁城特有的颜色:红、黄。建筑大师福斯特,是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1990年福斯特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1999年他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大奖”——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

  都是后来的牵强附会。 B:福斯特是什么时候提出龙这个概念的? S:在介绍方案时,后来有记者采访他,他想形容发展中的中国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是恭维话。 室内景观不是室内设计的错 B:商业设施对每个航站楼都是挑战。置身于T3,那些商业设施一眼看去,琳琅满目,特别破坏空间。作为建筑设计师,你们对这种情况有办法吗? S:这也是建筑师经常困惑的问题。建筑师和商业一直有冲突,在T3,这个矛盾同样存在。香港机场也是如此,运营商希望机场的盈利来源除了航空公司的使用费之外,还能通过增加商业设施,提高非航空盈利。这种要求其实是合理的,但增加的商业设施破坏了建筑空间,已经偏离了福斯特的设计构想。 但我们也不能说建筑师就是神圣的,想法都是对的。我认为理想的办法是把商业设施规定在一个框架里,在这个框架内可以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在框架外尽量不动。 B:能实现吗? S:到目前为止,我们对T3的商业设施也不是很满意,对很多原本没有的设计元素持否定态度,但我们无法左右。 我第一次在T3内部看到那些商业设施时,相当反感。那时T3还没有投入运行,建筑内部没有人,很空,建筑、空间和那些怪异的装饰语素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最近我又去了T3,随着人的因素加入,这种冲突被冲淡了、稀释了,好像毛病不像最初那么大了。 商业设施首先要在建筑的控制之下进行,不应该失控。但目前的这些商业设施一看就是过渡性的,不是设计的原貌,也许过两天就换了,构不成主流。 B:有时候内部设施会和建筑生长在一起,弥补先天不足。 S:对,可能会弥补。现在T3问题比较大的是国际区的人文景观,那也是建筑师无可奈何的地方。 B:对T3内部空间设计的批评是一边倒的。不少国际知名机场都拥有知名的室内空间设计。美国丹佛机场在通向候机楼长长的过道两边,展出在现代设计史上非常有名的椅子系列。而T3却在内部弄了浑天仪、九龙壁、江南园林等“特色景观”。这个方案是如何确定的? S:室内设计和人文景观是两码事。T3的室内设计(指公共空间,不包括个性空间)都是由建筑师完成的,统一控制风格。T3的天花板、细节、墙面、栏杆的设计都很经典。那些增加的所谓的传统元素,不是设计师的原创,是在我们完成设计后附加的,不应该被称为室内设计。有些专业人士也笼统地把责任归咎于室内设计,其实那不是室内设计的错。 B:这么说,室内设计是被冤枉了,他们承担了很多骂名。 S:这里面有很多故事。我们也一直在抵制这个室内景观方案,到最后也不同意,但是没有奏效。很多事情不是建筑师所能左右的,在有些事情上,建筑师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 其实业主的出发点也不坏,他们想体现中国民族文化,但景观的尺度、色彩、风格应该和建筑统一、融合。 我们原来想做一个空中庭院,以绿化为主,效果比现在的方案更理想,方案都已经做好了,但业主没有接受。也许,几年后,人们的观念变了,会重做室内景观。 B:据我所知,福斯特曾想请蔡国强在T3做一件巨大的火药爆炸作品,后来没了动静。为什么? S:有关艺术品陈设,福斯特和北京院一起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做了一些概念设计,包括徐冰、蔡国强。我们也为这个设计做了很好的建议,但业主没有采纳,最后这件事流产了。业主自己选了艺术家。 B:福斯特对这些事怎么看?国外建筑师在设计中是很有权威的。 S:他也反对,建筑师的观点是相似的,但最终还是业主说了算。这和社会普遍的建筑修养有关。可能在发达地区,业主对建筑更敏感一点;而在发展中地区,业主总觉得自己也是艺术家,有权决定,结果适得其反。确实,国内外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很不同,这也造成很多中国建筑并不是百分之百建筑师来完成的,有很多非建筑师因素介入。 B:所以你曾说过,设计航站楼有很大风险,建筑师要背负一些不是设计本身造成的负面评价。 S:对,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其实,我们倒不在乎质疑,质疑可能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建筑熏陶。有时,我们直接面对业主,他们不太能接受我们的观点,但通过公众,他们会容易接受一些。 B:来说说室内空间设计吧,为真正的室内空间正下名。 S:T3的室内设计有很多特点。第一,要创造出行的享受。让旅客把坐飞机当成愉快的享受。在T3里很容易辨别目标,空间很高大,给人震撼力,这都是我们设计的初衷。比如一到出发层,你就会被挑高的大屋顶感染,最初设计屋顶挑高达50米,那种尺度感是相当震撼的,后来我们稍微优化了一下,做到40多米。这种空间感受是其他机场没有的。旅客行进的线路是由高往低走,这会让你很自如,很容易发现方向。别看T3那么大,但是你不会觉得特别有压力,特别无助。这就是T3的优势。 第二,整个空间极度开敞,特别简单,富有逻辑。一般的建筑,出于消防考虑,机电设备都往天花板引,增加很多隔墙,这会造成视觉上的障碍,而T3除了四周的外墙,建筑里没有到顶的隔墙,主空间没有一面墙直接跟屋顶相连,剩下的都是结构柱子。另外,T3所有天花都是南北方向,创造一种方向感,让旅客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T3从红到黄的色彩过渡,来自紫禁城的联想、民间传统文化。一般的航站楼为了体现自身是高科技的产品,都用灰色等中性色彩,比如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T3通过这种色彩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它的效果远比几个亭子大气。 “T3代表了最新一个时代的设计理念” B:在T3亮相前,你常给人打预防针:T3很大。我问了一些乘客,国际航班登机耗时40分钟。步行距离也非常远。其实乘客都不希望多走路,希望尽快上飞机。 S:机场大了,肯定要多走路,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说的少走路是相对的。如果实在不可避免要多走路,我们就通过优化感受来降低走路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让乘客很愉悦地走路,在很开放的空间走路,这和在狭窄的空间里走路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机场大了,确实走路多,这值得反思。 B:现在的机场绝大多数是平的、拉长的。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吗? S:不是,主要是出于飞机停靠的考虑,机场拉得越长,就能停放更多的登机桥,旅客就能直接进候机楼;同时,也会走得越远。这是矛盾的。 国际民航关于枢纽机场有个IATA-14标准,规定国际转国际的流程为90分钟,国内转国内45分钟。T3是按这个标准设计的,所以步行时间是有控制的,并不是失控的。对于中转旅客,我们还提供了很便捷的通道,可以很便捷地换乘。 B:现在的飞机场越造越大,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从离家到机场要花很多时间,从机场上飞机也要花很多时间。 S:旅客当然希望时间越少、距离越短越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也是福斯特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座建筑。投资约270亿元的T3,总体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相当于126个标准足球场,是前两个航站楼T1与T2面积总和的三倍多。据T3中方总设计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介绍,从T3的这头走到那头,需耗时两个小时。

  有人说,T3像一条巨龙,整个建筑由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和龙须五部分组成。但邵韦平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一次,一个电视台记者为了做文章,问一群观众T3像什么。他们说像龙,外方建筑师也认为它是条龙。其实T3不是龙,只是两个平面的‘Y’,一个南向,一个北向。”

  如今,历时4年建设的T3开始投入使用。此前,同样是福斯特担当设计的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建了6年;而伦敦希思罗第5航站楼则耗时18年。“这种速度不是外国建筑师习惯的做事方式,但令人吃惊的是,福斯特公司很有实力,居然适应了这种速度。”邵韦平说,“4年里,北京院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休过假。高峰时,北京院有100多人在现场工作,外方有几十个人在现场。”

  都是后来的牵强附会。 B:福斯特是什么时候提出龙这个概念的? S:在介绍方案时,后来有记者采访他,他想形容发展中的中国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是恭维话。 室内景观不是室内设计的错 B:商业设施对每个航站楼都是挑战。置身于T3,那些商业设施一眼看去,琳琅满目,特别破坏空间。作为建筑设计师,你们对这种情况有办法吗? S:这也是建筑师经常困惑的问题。建筑师和商业一直有冲突,在T3,这个矛盾同样存在。香港机场也是如此,运营商希望机场的盈利来源除了航空公司的使用费之外,还能通过增加商业设施,提高非航空盈利。这种要求其实是合理的,但增加的商业设施破坏了建筑空间,已经偏离了福斯特的设计构想。 但我们也不能说建筑师就是神圣的,想法都是对的。我认为理想的办法是把商业设施规定在一个框架里,在这个框架内可以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在框架外尽量不动。 B:能实现吗? S:到目前为止,我们对T3的商业设施也不是很满意,对很多原本没有的设计元素持否定态度,但我们无法左右。 我第一次在T3内部看到那些商业设施时,相当反感。那时T3还没有投入运行,建筑内部没有人,很空,建筑、空间和那些怪异的装饰语素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最近我又去了T3,随着人的因素加入,这种冲突被冲淡了、稀释了,好像毛病不像最初那么大了。 商业设施首先要在建筑的控制之下进行,不应该失控。但目前的这些商业设施一看就是过渡性的,不是设计的原貌,也许过两天就换了,构不成主流。 B:有时候内部设施会和建筑生长在一起,弥补先天不足。 S:对,可能会弥补。现在T3问题比较大的是国际区的人文景观,那也是建筑师无可奈何的地方。 B:对T3内部空间设计的批评是一边倒的。不少国际知名机场都拥有知名的室内空间设计。美国丹佛机场在通向候机楼长长的过道两边,展出在现代设计史上非常有名的椅子系列。而T3却在内部弄了浑天仪、九龙壁、江南园林等“特色景观”。这个方案是如何确定的? S:室内设计和人文景观是两码事。T3的室内设计(指公共空间,不包括个性空间)都是由建筑师完成的,统一控制风格。T3的天花板、细节、墙面、栏杆的设计都很经典。那些增加的所谓的传统元素,不是设计师的原创,是在我们完成设计后附加的,不应该被称为室内设计。有些专业人士也笼统地把责任归咎于室内设计,其实那不是室内设计的错。 B:这么说,室内设计是被冤枉了,他们承担了很多骂名。 S:这里面有很多故事。我们也一直在抵制这个室内景观方案,到最后也不同意,但是没有奏效。很多事情不是建筑师所能左右的,在有些事情上,建筑师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 其实业主的出发点也不坏,他们想体现中国民族文化,但景观的尺度、色彩、风格应该和建筑统一、融合。 我们原来想做一个空中庭院,以绿化为主,效果比现在的方案更理想,方案都已经做好了,但业主没有接受。也许,几年后,人们的观念变了,会重做室内景观。 B:据我所知,福斯特曾想请蔡国强在T3做一件巨大的火药爆炸作品,后来没了动静。为什么? S:有关艺术品陈设,福斯特和北京院一起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做了一些概念设计,包括徐冰、蔡国强。我们也为这个设计做了很好的建议,但业主没有采纳,最后这件事流产了。业主自己选了艺术家。 B:福斯特对这些事怎么看?国外建筑师在设计中是很有权威的。 S:他也反对,建筑师的观点是相似的,但最终还是业主说了算。这和社会普遍的建筑修养有关。可能在发达地区,业主对建筑更敏感一点;而在发展中地区,业主总觉得自己也是艺术家,有权决定,结果适得其反。确实,国内外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很不同,这也造成很多中国建筑并不是百分之百建筑师来完成的,有很多非建筑师因素介入。 B:所以你曾说过,设计航站楼有很大风险,建筑师要背负一些不是设计本身造成的负面评价。 S:对,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其实,我们倒不在乎质疑,质疑可能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建筑熏陶。有时,我们直接面对业主,他们不太能接受我们的观点,但通过公众,他们会容易接受一些。 B:来说说室内空间设计吧,为真正的室内空间正下名。 S:T3的室内设计有很多特点。第一,要创造出行的享受。让旅客把坐飞机当成愉快的享受。在T3里很容易辨别目标,空间很高大,给人震撼力,这都是我们设计的初衷。比如一到出发层,你就会被挑高的大屋顶感染,最初设计屋顶挑高达50米,那种尺度感是相当震撼的,后来我们稍微优化了一下,做到40多米。这种空间感受是其他机场没有的。旅客行进的线路是由高往低走,这会让你很自如,很容易发现方向。别看T3那么大,但是你不会觉得特别有压力,特别无助。这就是T3的优势。 第二,整个空间极度开敞,特别简单,富有逻辑。一般的建筑,出于消防考虑,机电设备都往天花板引,增加很多隔墙,这会造成视觉上的障碍,而T3除了四周的外墙,建筑里没有到顶的隔墙,主空间没有一面墙直接跟屋顶相连,剩下的都是结构柱子。另外,T3所有天花都是南北方向,创造一种方向感,让旅客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T3从红到黄的色彩过渡,来自紫禁城的联想、民间传统文化。一般的航站楼为了体现自身是高科技的产品,都用灰色等中性色彩,比如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T3通过这种色彩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它的效果远比几个亭子大气。 “T3代表了最新一个时代的设计理念” B:在T3亮相前,你常给人打预防针:T3很大。我问了一些乘客,国际航班登机耗时40分钟。步行距离也非常远。其实乘客都不希望多走路,希望尽快上飞机。 S:机场大了,肯定要多走路,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说的少走路是相对的。如果实在不可避免要多走路,我们就通过优化感受来降低走路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让乘客很愉悦地走路,在很开放的空间走路,这和在狭窄的空间里走路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机场大了,确实走路多,这值得反思。 B:现在的机场绝大多数是平的、拉长的。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吗? S:不是,主要是出于飞机停靠的考虑,机场拉得越长,就能停放更多的登机桥,旅客就能直接进候机楼;同时,也会走得越远。这是矛盾的。 国际民航关于枢纽机场有个IATA-14标准,规定国际转国际的流程为90分钟,国内转国内45分钟。T3是按这个标准设计的,所以步行时间是有控制的,并不是失控的。对于中转旅客,我们还提供了很便捷的通道,可以很便捷地换乘。 B:现在的飞机场越造越大,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从离家到机场要花很多时间,从机场上飞机也要花很多时间。 S:旅客当然希望时间越少、距离越短越

  但竣工对于邵韦平而言,还不是尾声。原本约在周五的采访,因业主临时开会,推迟到下周一。邵韦平还忙于T3的完善:比如,增加标识,让旅客更清晰地找到目标;增加新的商业设施、服务功能。“我们需要配合运行做些补充设计。”

如何评价深圳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
答:国际视野与规范挑战 首都机场T3航站楼作为中国机场设计的新标杆,它的突破性设计无疑对深圳机场产生了影响,但受限于国情和成本,深圳机场在设计上并未完全追随首都机场。尽管如此,其设计仍然体现了国际视野,尤其是对航站楼作为城市门户的重视。结论与深圳机场的选择 总的来说,深圳机场T3航站楼的设计...

首都T3航站楼工程造价
答:T3航站楼文化景观设计遵循了几个原则:一、景观设计要以航站楼的功能为前提;二、景观题材要代表中国文化、北京文化;三、题材是历史的、人文的,但形式是现代的;四、创新不能面目全非,要保持旅客心理接受能力。商业面积和店铺数量将是1、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 T3(3号航站楼)商业区总面积约45...

北京有几个机场
答: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建成于1958年。1980年1月1日,T1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同时T1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2008年春,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楼)完工。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2014年12月...

首都机场T3吸烟室在哪
答:T3航站楼的五大亮点工程——行李高速传输系统、旅客快速通行系统、城市轻轨到楼前系统、自动飞机引导系统均为国内最大规模,其中三项为国内首创,并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新航站楼的设计旨在展现“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中国第一国门”形象。据王家栋透露,2008年2月,首都机场T3航站楼将开始试运行...

北京到广州飞机十四点直达在哪个航站楼?
答:北京到广州的飞机十四点直达一般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起飞。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专门为国际航班和国内长途航班设计的现代化航站楼,它拥有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包括宽敞的候机大厅、便捷的安检通道、多样化的餐饮和购物选择等。十四点直达的飞机通常选择在这里起飞,以确保乘客在舒适的环境中等待航班。对...

首都机场有几条起降跑道,能同时起降几架飞机?谢谢!
答:截至2020年6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有两条4E级跑道、两天条4F级跑道。能同时起降4架飞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距离市中心25公里,为4F级民用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成员、世界超大型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有两条4E级跑道、两条4F级跑道 ,长宽分别为3800×60米、...

北京t3国内出发几号门
答: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设有多个国内出发通道。具体数量未明确说明,但航站楼内设有明显的指示牌,指引旅客前往相应的出发通道。首都机场T3国内到达出口信息 地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2层 首都机场航站楼总数 首都机场共设有三个航站楼:T1、T2和T3。此外,北京还有两个客用飞机场,分别是首都机场和...

ca3311在哪个航站楼降落
答:CA3311航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的主要航空枢纽之一,拥有三座航站楼,分别为T1、T2和T3。每个航站楼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航班和旅客需求。T3航站楼是其中最新的一座,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先进,设施齐全,能够处理大量的...

北京机场T3航站楼情况
答: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分为C、D、E三个区域,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C区用于国内出发手续办理,D区同样服务于国内出发,而E区则是国际出发的专门区域。这三个区域通过捷运系统连接,方便旅客穿梭。无论是乘坐机场快轨还是汽车抵达机场,旅客都会首先到达C区,这里设有值机柜台,负责办理出发手续,位于航站楼...

北京大兴机场的设计理念与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什么的美好...
答:北京大兴机场设计理念和首都。机场航站楼。取悦于龙凤呈祥之意,龙市首都机场t3航站楼缝那就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计的理念是凤凰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