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合作探究

作者&投稿:职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做到:
  1、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数学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感。
  2、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计算,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2)要安排一些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就必须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逐步由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便是这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要合理分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3)明确小组合作目标。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而教师不是小组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整理,并将所获得的数据填入下发的简单统计表内,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组内操作。
  (4)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教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技巧。
  二、《新课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讨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时,可在课件中播放一段视频:小雨点打在湖面上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圆圈,漂亮极了。通过这种美好的意境激发,立刻加强了学生深刻理解圆心决定圆位置的问题。

(二)创设悬念情境,形成探索的动力。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新知的导入时,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出示一道7个8连加的算式,问:“谁能在2秒钟内说出得数?”学生忙碌起来了,结果没有人很快说出答案。教师说:“老师1秒钟内就能说出得数,是56,不信?你们自己在算下去。”学生整整用了3分钟才算出得数果然是56。“老师真厉害!”有几个学生在悄悄议论。教师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想学这种本领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这时,学生在惊讶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寻找规律。

二、优化过程,让探究活动更富有数学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用明确的探究目标指引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探究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还探究主体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确定探究重点,求实求真

虽然合作探究已进入课堂,但不能盲从,一节没有学生的合作探究环节的课未必就是一节失败的课.如果有必要合作探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确定研究的起点,更要明确为什么研究,要得到什么效果,把握什么分寸比较适度,让合作探究真实地为获得信息服务,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时尚.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是真实的,否则有形而无实,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思维的建构与多元思维的组合,目的是让每一次合作探究都能得到有效的结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发展方向,充分调动个体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保持多元思维组合的框架和质量,为得到有效的合作探究结果而服务.只有个体思维构建起来,才能保证信息的交流量和碰撞的频率,才会具体化为智能,因此,独立思考也是非常关键的,不可忽视.

三、合作探究的过程更偏爱思维的“角落生”

大多合作探究的智者都是“学优生”或思维活跃分子,往往会使更多的“学困生”被忽视,最终结果就是两极分化.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实施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要找到一种方法,用“学优生”的光亮点缀“学困生”的阴影,唤醒思维的惰性.方法是分组式,8人的学习小组,采取轮换式、自我推荐的方法选出小组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研究任务,而探究过程、发现思维异向、检查研究结果都由小组长来完成.这些小组长实际上是教师功能的“放大器”,能在瞬间完成与教师的信息交流、教学材料的提供.而在小组长的监督下,每次都优先让思维的“学困生”在小组内报告思维结果,对于思维的同化结果,都优先让思维的“学困生”说明思维过程.给“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优生”的思维活跃敏捷为“学困生”服务点拨引导,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帮助“学困生”树立思维的信心,实现独立思维过程,不能让合作探究成为“学困生”的“席梦思”,最大限度地避免新教学方法下的两极分化.

四、合作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身心体验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提高自身相应素质的学习.因此,在合作探究中要重视身心体验.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含有许多身心体验的成分,而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已对一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不需要教师再过多地讲解,需要的是教师帮助他们扩大再认识.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在师生问好,学生坐下后,教师把一个时钟(实物)挂到黑板上,然后,请学生们自由地选择玩具.游戏进行一分钟时师说:“停.”让学生们猜选择了多长时间.师:“你是怎样知道选择了一分钟的?”生:“我看了黑板上挂的表知道的.”……这时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把表分类为钟和表.教师这时继续引导,让学生说说钟和表是用什么表示时间,引入时间表示方法,例如,电子表是用跳动的数字来表示时间的.这样,学生们在现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认识范围.

(二)合作探究要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的合作探究要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一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生活验证和实践,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时、分、秒的认识”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游戏:

1.抢时间.让学生们把从家里画好的路线图拿出来,根据每条路线所标的时间选择你要走的路线,并说明为什么?学生按教师的要求选择路线,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并说明理由,同时,还要学生们说出节省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帮助小华安排作息时间.请学生们看多媒体画面,说出小华从起床到上学有多长时间可以用?小华的爸爸要求小华在四十五分钟内做完哪些事情,每件事情用多长时间?做完这些事情共用多少时间?四十五分钟够用吗?请学生们帮助小华安排时间,要注意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同时做,要科学合理.学生讨论后,请几名学生指着实物画面口述安排结果,教师引导其合理化,同时,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

五、要重视在研究式合作学习中提供多元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为消除在合作探究中盲从现象的发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想象、创新思维、求同存异.合作探究本身就是互学互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智能的运用与发展,帮助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注重空间智能的运用与发展,给学生创造优美的环境,把艺术作为教学工具;注重音乐智能的运用与发展,把音乐引进课堂,学会欣赏音乐,学会选择和使用音乐;注重身体运动智能的运用与发展,结合教学内容表演教材剧,并由学生研究角色的分配等.



小学生数学课堂进行合作探究嘛,这就必须得和老师或者是家长一起合作研究的一种嗯,双双利双赢的一种题嘛。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合作探究
答:合作探究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是真实的,否则有形而无实,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体思维的建构与多元思维的组合,目的是让每一次合作探究都能得到有效的结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发展方向,充分调动个体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保持多元思维组合的框架和质量,为得到有...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答: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小组讨论?
答: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要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明确学习任务。最后,要创设学习情境。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让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怎样让学生合作探究
答: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用明确的探究目标指引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探究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还探究主体于学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合作
答:六、在课堂教学培养小组合作时,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如,我在教学“租船”时,我联系生活情景,轻松的引出去公园玩划船的时租船的数学问题,“一、二大组共有21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载4...

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几点做法,略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一、组建好的学习小组是前提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是组建好的学习小组。我们常见到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答:要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转变观念,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以下谈谈几点看法: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沟通师生关系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上的课学生不喜欢,你会感觉到你在讲多么动听的故事或提出问题,他们在台下都无动于衷,甚至很反感。因此,教师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答: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答:二、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答: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不是每一课都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拿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统一规格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要求学生拿出剪刀、刻度尺等学具,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