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艺术》:修炼爱的能力

作者&投稿:危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姆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中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中最著名的作品。

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相关的,而不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我们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做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习其他的艺术一样的行动。

学会一门艺术的必要步骤是什么?简单地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学医的人首先要认识人体的结构和各种疾病的症状。但光有理论还无法行医。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除了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起,这一目标必须占据她整个身心。这一点既适用于音乐、医学、雕塑——也适用于爱情。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

爱情是积极深入对方的表现。爱情的积极性首先体现在“给",而不是"得"。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做出牺牲。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给”是痛苦的,“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行使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东西:纪律、集中、耐心和兴趣,木匠艺术、医疗艺术和爱的艺术都是如此。

除了上述基本的要求外,获得爱的能力的还需要克服自恋和积极的活动。

“自恋倾向”是人的一种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体验到的现实只是内心活动,主要是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同自恋相反的是客观性,客观行就是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能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积极的活动“不是指非要干点什么,而是指人的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御用自己的力量。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所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还不限于对他(她)。

弗洛姆《爱的艺术》:修炼爱的能力
答:《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姆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中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中最著名的作品。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相关的,而不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我们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

《爱的艺术》弗洛姆
答:他们表现得很爱自己,不让自己吃亏,但这实际上却让他们更加孤单,更加无缘被爱。而 “忘我”与“自爱” 也是不一样的,忘我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自私自利。他们无欲无求,一味地给爱,泼洒爱却不会接受爱从而让自己高尚化神圣化,可是一旦这样的忘我成就不被肯定时他们会变得非常脆弱不堪。所以自爱到...

《爱的艺术》:只有学会爱,才会拥有爱
答:然而,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和实践,是一种培养能力的艺术。1956年,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艾丽希·弗洛姆出版了《爱的艺术》,该书至今已被翻译成22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作者探索了爱的本质,并告诉人们:只...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答: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在练习前需要清楚理论知识。 取《圣经》亚当、夏娃的形象代表人类最初状态,他们吃了知晓善与恶的智慧之果以后从原始的动物本能解放了自己并变成人,他们看到自己是裸体的,产生了羞耻感。弗...

弗洛姆《爱的艺术》简介理由
答:弗洛姆《爱的艺术》内容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 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 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

《如何提升爱的能力》:拥有爱的能力,和谁结婚都幸福
答: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利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对爱有误解:他们认为,爱不需要学习,只要找到一个爱的对象,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幸福;他们觉得爱就是如何得到别人的爱的问题。 弗洛姆则认为,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是通过学习可以提升的一种能力 。 这种有关爱的理念和美国知名个人成长导...

心理学书籍:爱的心灵哲学《爱的艺术》
答:《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00年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里,1922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在大学执教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艾里希·弗洛姆一生著作等身,创作...

《爱的艺术》:爱是一种积极的能力
答: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让我们懂得爱的真谛,这本书让我们通过学习爱这种能力去成长和成熟。 爱是一生的必修课,是所有动力的源泉,通过掌握爱这门艺术,我们能感到生命的意义,能感到自我的存在,能感到周围人的存在,并体验到克服困难的艰辛和欢乐。 他在这部作品中反复强调:“对人类存在这一问题的真正和...

弗洛姆《爱的艺术》(一)
答: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爱可以是一门艺术。他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真正地、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要像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我们要学会去爱自己也爱...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答:【篇一】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