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溢价率怎么算

作者&投稿:方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去年拿十八里店地块还要每平5.5万,今年足足降了1万”,吴迪(化名)是北京某央企投拓负责人,亲历了一年半的土地集中供地浪潮,他感慨眼下确实是拿地的最好时机,“不仅没有开发商敢肆意抢地,可以底价成交,还有政府主动让利。”
不止北京,全国多数城市的供地名单中,都有放宽拿地标准、折价出让土地的举措,且力度不小。尤其是一些“回锅”地块的身价,降幅更是超过25%。
相较于各地五花八门的楼市松绑举措,从土地上入手,让开发商更好地填补粮仓,才是最根本的“松绑”。
而眼见有了利润空间,流动性尚可的房企再次敲起了算盘,计算投入产出比,以便做补仓决策。今年以来,包括上海、杭州等部分城市开始重现土拍热度,地产投拓人也重新忙碌了起来。
但即便如此,还未走出寒冬的民营房企,仍较为审慎。连此前热衷的联合拿地方式,也并不多见。
一位房企副总裁直言,虽然监管将拿地的门槛降低,但现在对于企业来说,拿地已经不是第一要务。“大部分开发商左手刚还完一波美元债,右手还要有富余资金维系保交楼,在疫情还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肯定仍选择观望。”
所以,今年首轮和二轮土地出让的主角,依然是央企、国企、城投以及荷包鼓囊的本地头部房企。
地价跌了
如今面世,不少地产商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包括华润、中海、金茂、首开、保利、中建等7家房企都来了。其中,还有不少主体组成了联合体,比如首开+保利+建工、大悦城+厦门国贸、城建+华润等。
原本,项目须遵守“北京套均建筑面积140平米以上的住宅楼栋拿预售证,需要8层以下的建筑施工进度封顶,8层以上的主体要完工一半”的规定。这无疑提高了房企的运营时间成本,使得包括绿城在内的一些开发商,半途退却。
但在报名截止日前夕,有关部门却通知,装配式建筑可以不受上述政策的影响。听到这一消息,参与竞拍的开发商们,松了一口气。
最终,中建二局以66.8亿元,触顶摇得太阳宫地块,项目成交楼面价约8.8万/平方米,住宅销售指导价为13万/平方米;建面达7.57万平方米,政府持有产权比例为10%。乐居财经据此计算,其可售货值大约88.57亿元。
拿到地后,中国建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它还特地发了一则公告,称将“助力公司深耕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据它所述,太阳宫项目总投资约81.57亿元。由此计算,项目的净利率大略为8.6%。
别小瞧8.6%的净利率,去年房企整体的净利率仅为6.2%。相较之下,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太阳宫项目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确是值得一试。
此外,经过2次“回炉”的十八里店1303-685、694地块,也终于在帝都二轮集中供地中成功出让,被金隅+住总联合体底价竞得,总成交价38.8亿元,楼面价4.5万/平方米。
与之相邻的十八里店693地块,去年10月也是被金隅以37.6亿元底价竞得,只不过当时的合作伙伴是昆泰,楼面价为5.5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里店693地块和694地块的销售指导价同为7.5万/㎡,但仅仅间隔7个月时间,两宗地块的楼面价却相差了1万/㎡。对金隅后来的合作伙伴住总来说,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利润空间也更大些。
不管是太阳宫还是十八里店地块都是眼下政府放宽拿地条件,为开发商“让利”的缩影。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调控收紧,暴雷如潮,就算是得以幸免的民营地产商,也在脆弱的资金链上如履薄冰,拿地身影渐隐。今年以来,地产暖风频吹,土地“折价出售”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仅北京,隔壁的天津也出现了“面粉”降价的现象。
例如,原计划出让的河西体北地块津西环(挂)2022-006号,起始楼面价23346元/平米。而该地块周边宅地最近一次成交是在2020年,鲁能以总价36.2亿元、楼面价30548元/平米摘得。
令本地开发商们没想到的是,时过两年,地价直降7000多。
再比如,在首轮供地中,广州部分地块的价格便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荔湾区陆居路AF020208、AF020245地块、南沙区2022NJY-1地块,起拍价较去年首次出让降幅均超20%,意在为房企提升利润空间。
而在厦门,去年没有成功出让的集美新城2022JP03地块、后溪片区2022JP04地块,起拍价也由6.9亿、6.8亿,降至5.6亿、5.1亿,降幅分别为18.8%、25%。
在福建另一个城市福州,晋安湖边上的2022-18地块原本在第一轮土拍被取消拍卖;但到了5月,当它出现在第二轮土拍的名单上时,起拍价已从32.51亿变为24.56亿,下调了7.95亿元,楼面均价则降了约7300元/平方米。
没想到只历时三个月,这宗“回锅”地块的身价,便已达到24.5%的降幅。不仅如此,它最终还以底价24.56亿元成交,被厦门国贸竞得,对应项目案名为“湖映公馆”。
此外,一些西南城市也在折价出让土地。例如,成都已公布第二轮土拍地块中的锦江区三圣乡109亩宗地,它于上一轮土拍中意外流拍,眼下再回拍卖席,其起拍楼面价由1.72万/平方米降至1.67万/平方米,清水限价也提升至3.3万/平方米。
楼面价与限价之间,存在着1.63万元的房地价差,这不得不说一次巨大的“让利”。
降低门槛
公开市场土地出让门槛的“松紧带”,是随着房企拿地热度的高低而调整的。
去年首轮土拍22城出让面积超1亿平方米,平均溢价率约14.7%,多地出现了抢地的现象,但第二轮土拍随即“收紧”了拿地条件。
后来面临调控,民营房企拿地信心不足,土拍市场上大多由国资、城投公司托底,活跃度大不如前。于是从去年第三轮土拍开始,就有了放宽出让条件的种种迹象,而今年放宽的节奏则更为明显。
据统计,今年第一轮集中供地,多地将保证金下调至起始总价的20%,溢价率则严控在15%以内,有些地区溢价率上限甚至下调至10%。而在去年首轮双集中,许多地区这一数据为30%,有的甚至达到50%。
此外,付款周期有了适当的延长。比如重庆在付款进度方面,多要求1年内付清,较之前的3个月大幅延长,这给了房企资金腾挪的时间与空间。
以往竞配建、竞自持的竞拍模式也不再盛行,今年各地普遍在限地价基础上,以摇号、抽签形式进行竞拍。该举措可以大幅降低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为开发商减轻负担,以提升他们的拿地意愿。
此前,厦门有2宗地、武汉有1宗地,便是“触及最高限价+摇号”成交。合肥也优化了竞价规则,它取消了在达到中止价后“竞装配率”的竞价方式,统一采用“竞报高标准建设方案”,同时降低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减少捆绑配建地块的数量。
而合肥之所以成为今年第一轮土拍的“热土”,也是因为该城市调整了部分地块的容积率,成为赋予房企更多利润空间的土拍范例。
在各方面的“松绑”下,民企一看价格较合理,便提升了拿地的活跃度。
3月底的重庆土拍,龙湖、海成、昕晖、保亿、天泰等民企与中海、华润、大悦城和建发等国央企站到一起,逐鹿13宗地块,共计建面147.1万平方米。最终,民企在重庆拿地块数占比38.46%,接近4成;成交金额方面,民企则占比22.16%,超过了两成。
在杭州,4月25日当天,滨江历时14个小时,花费184.35亿元连夺11宗地,成为杭州2022年首批集中土拍的最大赢家。网友们对此次土拍纷纷咋舌,“杭州土拍,59块地全部拍出,800亿进账”“杭州这土拍多少是有点逆天,60块地还封顶了一大堆。”
而近来,疫情之后缓过神来的上海,36宗地全部出让,总体揽金835亿,环比2021年三批次增长48%;平均溢价率为3.5%,较此前提升了1个百分点。同时,魔都的土地出让金额位居各城市首位,也是全国7座无地块流拍的城市之一。
上海之所以能在土地市场上复原得如此之迅速,也得益于政府在土地上的“松绑”。
首先,上海下调了土地监管资金额度,最新要求为监管不小于扣除保证金后的自有资金,此前为不小于自有资金;换言之,新规则将保证金对应资金额度,从土地监管资金额度中扣除,降低房企资金压力。其次,此次供地完全采用挂牌形式出让,此前采用的是“招挂复合”的形式,参拍者需满足企业资质评分方可参拍。
继续观望
尽管很多城市在今年首轮集中供地中,调低拿地门槛、“让利”房企,但除了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表现比较高涨,其他城市土拍仍延续了去年第三轮的低热度。
房企拿地上的谨慎态度,从溢价率和流拍率便可窥一二。例如,北京首轮集中土拍平均溢价率达4.5%,苏州平均溢价率低至3%,青岛、武汉平均溢价率达2%,广州溢价率仅1.2%,济南和无锡溢价率都在1%左右。
一边,土地市场溢价率毫无起色;另一边,流拍率居高不下。包括,济南、南昌、成都、福州、南京、天津等城市均有多宗地遭遇流拍。
尤其是天津,原计划出让的30宗地块,最终中止竞拍或流拍的地块占比高达80%。此外,济南受限于多宗地捆绑出让,房企拿地意愿不高,首轮出让的29宗宅地中便有13宗遭遇流拍,流拍率接近45%;而东莞推出的8幅地也仅成交2幅,由保利置业和武汉城建分食。
当下,土拍市场还有另一个显著的趋势,选择联合拿地的房企越来越少了。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完成首轮集中土拍的18个城市成功出让的336宗含宅地块中,只有33宗地块是由联合体竞得。也就是说,每10宗地只有约1宗为联合拿地。
在过去几年,房企多以联合拿地实现规模突围。尤其在地价较高、寸土寸金的热点城市,拿地资金动辄几十上百亿,100%权益拿地风险系数较高。加之,集中供地对房企的现金流要求更加苛刻,报名地块越多,竞买保证金占用越多。
显然,抱团拿地的方式更加温和,不仅可以分摊土地成本,分散投资风险,还能用更少资金撬动销售规模及市场份额。
但眼下,市场下行、行业资金链脆弱已成不争的事实,所以开发商选择合作伙伴也更加慎重。如若合作方暴雷,不仅将影响项目进程,导致开发停滞,更严重的话,还会波及另一家房企的自身安全与稳定。
例如,北京首轮集中土拍结束后,联合体拿地的比例已降至17.6%。要知道,2021年北京首轮集中土拍时,联合体拿地的比例高达53%。
更为可怕的是,很多耳熟能详的开发商已经消失在拿地榜上许久。
经历过去大半年的冲击,在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上地产老板们已经做出了抉择,他们纷纷通过减少或放弃拿地来御寒保暖。
原因在于,买错一块地,少则亏一两亿,多则亏几十亿;但地产行业已经没有容错空间,一些房企往往就是因为差一两个亿而倒下,这其实就是半块地不到的钱。
据机构数据显示,前5个月,百强房企中仅有34%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账,超过6成房企一块地未拿。同期,百强房企拿地总额4681亿元,同比下降64.7%,降幅比前一个月扩大8.8个百分点。
这里还有一个数据说明了一切:1-5月,百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达到0.15,投资态度无明显转变。换言之,在集中供地持续进行的情况下,房企投资仍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另一方面,尚属安全区的房企同样也在收缩战线,在拿地上同样尤为谨慎。
4月,碧桂园仅仅拿地0.22万平方米。要知道的是,去年碧桂园无论是拿地面积还是金额都是业内首屈一指,平均一个月拿地172亿元。而此前一向稳定的旭辉在4月也并未有新增土地储备。
开发商拿地谨慎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近期疫情多次反弹的背景下,楼市成交萎靡不振,去化周期拉长,导致房企拍地积极性不高。
今年前5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64万亿元,同比下滑52%。同期,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仅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百亿元房企有7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
另一边,开发商第二轮偿债高峰期也将到来。数据显示,6-7月,200家核心房企约有1755亿元债券到期。民企的情况更糟糕,到期债券占比接近7成。
这意味着,虽然大部分城市的出让门槛较去年都有所降低,但目前房企资金环境尚未得到本质改善,加之房地产市场降温,现金流依旧十分紧张,拿地的积极性并未被充分调动。尤其是民营房企仍处于偿债高峰,无暇拿地。
本文源自乐居财经

土地溢价率怎么算
答:“去年拿十八里店地块还要每平5.5万,今年足足降了1万”,吴迪(化名)是北京某央企投拓负责人,亲历了一年半的土地集中供地浪潮,他感慨眼下确实是拿地的最好时机,“不仅没有开发商敢肆意抢地,可以底价成交,还有政府主动让利。”不止北京,全国多数城市的供地名单中,都有放宽拿地标准、折价出让土地的举措,且力度不小...

房产溢价是什么意思
答:房产溢价意思就是超出计算所有成本在内的土地价格所占的百分比。溢价、溢价率原本是证券领域的概念,这里用在房地产上面也恰当。溢价就是比原来的价格高,高出多少用百分比表示就是溢价率,其实就是涨幅。溢就是超出、漫出来的意思,溢价就是指比原来的价格高出的部分。计算公式为土地溢价率=(竞拍成交...

土地成交额公式
答:楼面地价=总地价/总建筑面积=45644.051/411207.55=1110元/平方米。土地基价 土地的原始成本,包括征地费、开垦费、青苗费等补偿村民的钱,以及评估费等管理费用。简单地说土地基价就是土地收归国有储备后到拿出来招拍挂为止所有的支出费用总和。土地溢价率举例:例如:标价100的土地,通过拍卖,最后...

溢价率是什么意思?
答:那么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溢价率就为6.3%。如果是计算房产溢价率,那么计算公式则为(竞拍成交价格-土地成本价)/土地成本价*100%。计算方法:认购权证溢价率=[(行权价+认购权证价格/行权比例)/标的证券价格-1]×100%简单而言,投资者可以将溢价率视为投资成本之一。举例来说,某认购权证的行权价100元,...

房产溢价百分之50意味着什么
答:那么在房产中,房地产溢价就是升值的意思,如溢价50%就比不原始的购买价格要高出50%。房产溢价率越高越好吗1、溢价、溢价率本来就是证券领域的概念,在这里用在房地产上面也合适。2、土地价格超过所有计算成本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土地溢价率=(拍卖价格-土地成本)/土地成本*100%。3、假如原本签价100...

楼面价与溢价率与房价
答:楼面价与溢价率与房价的关系是什么?首先要知道楼面价代表的是什么?1、楼面价是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土地出让价格,是出让土地价格除以该土地允许的建筑面积计算得到的。而建筑面积又受政府批准的容积率控制。通俗的解释是,楼面价表示该项目在销售时,单位售价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楼面价的计算方法:楼面价=...

什么叫做溢价率
答:权证的现价为1元,比例为1:1,根据公司来进行计算的话,溢价率就为6.3%。还有就是,如果是计算房产溢价率,那么计算公式则为(竞拍成交价格-土地成本价)/土地成本价*100%。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什么叫做溢价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什么叫做溢价率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房产溢价率是什么意思房产溢价率越高越好吗
答:例如,开发商让销售者卖盘,均价12000,而销售者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可以卖到17000,那么中间的差价5000就是溢价了。房产溢价率越高越好吗1、溢价、溢价率本来就是证券领域的概念,在这里用在房地产上面也合适。2、土地价格超过所有计算成本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土地溢价率=(拍卖价格-土地成本)/土地成本...

溢价率是什么意思
答:那么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溢价率就为6.3%。如果是计算房产溢价率,那么计算公式则为(竞拍成交价格-土地成本价)/土地成本价*100%。溢价率负数说明什么溢价率如果是负数,那么则说明当时的市场价格是低于实际价格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溢价率才会出现负数。一般在这个时候,进行证券投资的用户则会认为是一个比较...

土地溢价是什么意思
答:该词是指土地出让金超过土地成本价的差额。土地交易差额,即土地现在的价格与合同内土地价格的差值,如果土地溢价低,则表明土地价格上涨幅度不大,溢价越高,则涨价越大,如某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为100万元,而该片土地的成本价为80万元,那么土地溢价就是20万元,即溢价率为25%,这意味着政府通过出让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