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生的宿敌是谁?噶尔丹为什么会被称为半神

作者&投稿:赫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整个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尤其是在战斗方面,虽然清朝总是被说对外战斗过于软弱,可是在康熙时期,那可一点都不软弱,康熙曾经将国境线延伸到了阿尔泰山,让清朝的面积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而在康熙一生的战斗中,他曾经有三次御驾亲征,而这三次都是为了同一个人:噶尔丹。
“半人半神”噶尔丹
大家一定都看过名气非常大的《康熙王朝》,在康熙王朝的后半部分,有很大的篇幅用来描写噶尔丹这个人,可这仅仅是电视剧,对于噶尔丹这个人有着很大程度的削弱,而真实的噶尔丹,被他的子民称之为“半人半神”,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那个年代,能够被称之为“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西藏的活佛,也就是“班禅”,那么噶尔丹又怎么和活佛扯上关系了呢?原来噶尔丹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身份,这个身份就是“活佛转世”。在噶尔丹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判定为活佛转世,因此年仅13岁的噶尔丹,就孤身去往西藏求学。
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噶尔丹凭借自己的才智,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活佛,也就是西藏地区的“神”,不过噶尔丹注定还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在他成年之后,准噶尔部发生了内乱,噶尔丹的大哥也就是那时的老大被杀,所以噶尔丹只能终止修行,回到准噶尔部,因此他只能算的上是“半神”,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西藏修行超过十年的噶尔丹,此时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而是班禅的得以弟子,凭借西藏地区佛系势力的帮助,噶尔丹很快就搞定了内部的叛乱,并接替哥哥成为了准噶尔部的老大。而此时的噶尔丹,已经从一个佛学弟子,变成了蒙古地区的首领,而他的行事风格也非常符合他的身份。
当他上位后,他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好几代先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先是建立力量准噶尔汗国,接着征服了存在时间160多年的叶尔羌汗国,此时的准噶尔汗国的势力范围,距离当时的紫禁城,也不过只有700里地了。
康熙与准噶尔的正面交锋
当噶尔丹的势力成长起来以后,噶尔丹和康熙可以说互相看不顺眼,那怎么办?当然就是打啊,于是在乌兰布通,噶尔丹和清朝有了首次正面作战,在这次规模宏大的战斗中,无论是清朝还是噶尔丹都损失惨重。在清朝方面,康熙的舅舅死在了战场,康熙的皇兄丢了一只眼,并且一辈子没有得到重用。
而在噶尔丹方面,噶尔丹所率士兵死伤过半,甚至噶尔丹的亲兵几乎全部死亡,所以在乌兰布通外两军决战的地方,也被后人称之为“将军泡子”,就是为了纪念在那一站中死伤的人们。
康熙御驾亲征
有了和噶尔丹的初次交锋后,康熙不仅了解了噶尔丹的实力,更是下定了决心要除掉他,于是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一次御驾亲征,势要一举消灭噶尔丹,这一次虽然强烈打击了噶尔丹,不但杀掉了噶尔丹的妻子,更是打的噶尔丹身边只留下不足一千人。不够遗憾的是,这一战之后,噶尔丹依然还有一定的实力,并且噶尔丹也非常的倔,就是不投降。
无奈之下,康熙不得不第三次带兵来到噶尔丹面前,这一次战斗,可以说基本上消灭了噶尔丹的所有势力,虽然没有生擒噶尔丹,但是康熙依然心满意足的回到了紫禁城,开始处理别的事情。
也许是这几次战斗彻底打败了噶尔丹,也许是噶尔丹感觉不到东山再起的希望,于是噶尔丹在逃跑了几个月之后,选择自杀(也有被部下击杀的说法)。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康熙那里的时候,康熙正在黄河边上巡视,听闻噶尔丹自杀的消息后,康熙直接跪倒在地仰面痛哭,感谢上天噶尔丹终于死亡。
身为康熙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缠的敌人,无论是康熙还是清朝,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康熙在得知噶尔丹死亡的消息后,一方面是非常高兴,感觉终于除掉了心腹大患,而另一方面也感到惋惜,这辈子最大的对手死去,往后的人生将会多么的孤寂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打败噶尔丹,也是清朝历史中最后一次扩大领土,康熙往后虽然有雍正等后人的努力,可是清朝依然一步步的走了下坡路。

《大清乾隆》千古败笔康熙皇帝迁界封海不配有“圣主”的称号
答:经过七天激战,郑经部署在澎湖的部队被迫撤退。不久,郑经的儿子郑克双派人来讨降,清军顺利进入台湾省。同时,清政府接受施琅的建议,在台湾省设立政府,隶属福建省。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省与大陆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康熙克制了俄国的扩张,亲自进军新疆准噶尔,打败噶尔丹,使蒙古突厥归顺...

揭秘康熙帝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答:康熙一生勤政治国,他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盛世、盛世的大好局面。他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英明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功过评价康熙在位60年,逐渐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辽阔、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帝国。清初人口从5000万锐减到明末的6000万。1661年全国人口1913万,1711年增至2462...

清朝平定准格尔有什么历史影响
答:1676年噶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至此在准噶尔部内部再无人能与噶尔丹争锋。次年正月二十日噶尔丹击败身为卫拉特盟主的和硕特部,昔日松散的卫拉特联盟被噶尔丹变成了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噶尔丹领兵3万迫使吐鲁番、哈密臣服,准噶尔势力已伸展至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从康熙十九年(1680...

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答:康熙一生子嗣很多,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除去没长成的11个儿子不在序列外,序齿的一共有24位皇子。一、皇长子胤褆 康熙在他19岁的时候,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就是胤褆,母亲是惠妃,幼年时期也是颇为聪颖,很受康熙的喜爱。青年时期便跟随父亲远征噶尔丹,立下赫赫战功。颇具军事才能。26岁,受封为...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只字不提雍正?
答:很多人觉得这个题目比较奇怪,《康熙王朝》为什么要提雍正呢? 实际上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是康熙朝的重要事件,而在剧中却只表现了大阿哥和太子之间的争夺,其他几个皇子基本上都没有露面。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康熙王朝》当然以康熙为主线来描述,康熙的一生重要事件很多,比如平三藩,收台,亲征噶尔丹等...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秘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可能
答:康熙一生诛杀权臣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还亲征噶尔丹,这些作为使得大清朝的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他在位期间创造的盛世一直延续到了乾隆那一代,因此被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康熙一生做任何事情都是张弛有度和目的明确的,唯有立储君这件事上他一直犹豫不决。也怪太子不争气,因此才让他踌躇不前...

看完《康熙王朝》,你有什么感受?
答:很清晰的将康熙一生分为四个阶段: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对于很大一部分观众甚至是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形成那个阶段的历史逻辑都是很有帮助的。本剧很清晰的描述了清朝康熙一朝的历史。即使后面诸如陈廷敬、苏麻拉姑等人生卒年有出入,观众只需相对改正即可,大局不会受到影响。

康熙是怎么死的?埋葬在那里?
答:康熙应该是属于正常死亡,对他的死不应该抱太大的怀疑。而雍正的夺位与康熙的死是两回事,康熙一生谨小慎微,在整个政局中是一个主导作用,就是在晚年权力也没有旁移,雍正即位的悬疑应该关注到康熙死时有没有来得及选定皇储,由于以前皇太子的废除,大家都在争。看后来的那么多关于雍正的怀疑,最大...

康熙皇帝人生的十大功绩分别是他多少岁的时候完成的
答:4、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时年34岁 5、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

康熙末年国库空虚?我们来看看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答:康熙到底把钱花到哪里去了?康熙自己讲出了两点原因,那就是“用师赈饥”。用师就是不断对准噶尔发动战争,而赈饥就是用来赈济灾民。康熙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没有来具体计算一下。康熙一生征战无数,自然花钱不少。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又平定台湾、反击沙俄、三征噶尔丹、驱准入藏,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