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建立的汉朝叫蜀,他因何不用汉这个名称?

作者&投稿:海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画院销售袁武作品集 本月秒杀【画展书画买就送】~

刘备当年称帝的时候,选定的国号是“汉”。但是,到了后世,我们基本上都把刘备建立的这个国家叫做“蜀”,或者“蜀国”,最多叫做“蜀汉”。总之,就是不按照刘备当初建国时选定的国号来称呼。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这样称呼,目的是要和汉朝的“汉”区别开来,这似乎也不对啊。

历史上,建国取名为“汉”的非常多,可是,后人并没有因为他们取的国名与汉朝的“汉”重复,就取消这个“汉”的国名。

两汉之间刘玄建立的“汉”,为了区别,我们叫“玄汉”,但是也没有叫它“玄”。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我们称为“匈奴汉”,但没有称其为“匈奴”;也是在这个时期,李雄在四川建“汉”,我们叫“成汉”,也没有单独称为“成”。五代十国时期,刘隐建立的“汉”,我们称为“南汉”,没有称为“南”;刘知远建立的“汉”,我们称为“后汉”,没有称作“后”;刘崇建立的“汉”,我们称为“北汉”,没有称为“北”。

有人可能会说,“玄汉”第一个字是人名,“匈奴汉”前两个字是民族名,要是省略了“汉”,就搞不清楚了,不太合适。“蜀”是以地域来命名的,这个比较合适。

要说“蜀”是以地域来命名的,比较合适,也不对呀。如果是那样,“南汉”就应该称为“粤”,因为那个国家主要在广东一带。“北汉”也应该叫做“晋”,因为它主要在太原一带。为什么这些国家,却不用地域来命名它们呢?同样的“成汉”,其地域也主要在蜀地,为什么又不叫“成汉”为“蜀”呢?


显然,刘备所建立的国家,我们一定要称呼其为“蜀”,肯定有特别的意义。什么特别意义呢?

一、“蜀”是一个割据政权,并非全国性政权。

虽然刘备在打天下的时候,一直标榜自己是汉朝后裔。他所建立的政权,是对汉朝的复兴。是在曹丕篡汉以后,他把汉朝延续下来了。但是,实际上刘备的这个政权,与之前的汉朝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论是所处的地域,还是所管辖的百姓,都只是蜀地这个地域的。也就说,只能算是一个割据政权。

有人可能会说,后面的那些“北汉”“南汉”“后汉”什么的,不也是割据政权吗?为什么他们就可以称作“汉”呢?

这些朝代是不一样的。在这些朝代出现的时候,与之前的两汉已经相隔得非常远了,已经不用特别强调了。而刘备建立的“蜀”,就跟在汉朝的后面,只有特别区分开来,才能引起大家注意。

还有一点,不仅仅当年刘备高调宣扬自己所建立的国家,是汉朝的正宗,后世的民间,也普遍是这样认为的。以至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还提出了一个“尊刘贬曹”的观点。《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想把刘备宣扬为那时候的正宗。而《三国演义》这部书,其实是罗贯中在收集民间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由此可见,“尊刘贬曹”的思想,确实在民间早就形成了。

为了矫正老百姓的这种历史观,因此在历史研究领域,才把刘备建立的国家称为“蜀”。


二、“蜀”最具有蜀地特征,体现蜀地品格。

刘备所建立的“汉”,本来是一个外来政权。但是,当这个政权定都在成都以后,便具有了非常多的蜀地特征。

比如,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基本上不可能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这个“魔咒”,在后世屡屡重现。包括后来的后蜀与成汉,都是这样的。虽然从诸葛亮开始到姜维结束,蜀国一直在北伐,但是,一直都没有突破。这就体现了蜀地的地域性特征。

比如,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容易懈怠,死于安乐。蜀地有沃野千里的土地,粮食很丰富。同时,蜀地又有山川之险,别的地方很难轻易打进来。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君王,常常会缺乏忧患意识。最后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死于安乐”。无论是古蜀国,还是蜀汉的刘禅,还是后蜀的孟昶,最后几乎都是这样不战而亡。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何后世又改称“蜀”?
答:《三国志》是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官方认可的史书。然而,也正是在这里,陈寿被列为“魏书”,“蜀书”和“吴书”,这意味着刘备建立的“汉朝”被称为“蜀”。陈寿是蜀人。他在蜀国灭亡后仅仅20年就写了《三国志》。当然,他知道刘备建立了“汉朝”,而不是所谓的“蜀”。小编认为,...

刘备创立“汉朝”为什么后世称之为“蜀”?
答:为了区别曹丕建立的王朝和其他以“魏”为国号的王朝,后人把这个王朝称为曹魏,即加上皇族的姓氏。黄草第二年,当时已经自称汉中王的刘备听说汉献帝被杀,在群臣的支持下称帝,改国号,国号仍为“汉”。以“汉”命名的朝代很多。后人为了区别刘备建立的王朝,称其为“蜀”或“蜀汉”,也称其为“刘舒”...

刘备建立的国家叫“蜀”,为什么要取“蜀”这个字?
答: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以“汉朝”自居。至于为何叫做“蜀”,完全是后世添加上去的,目的是为了区分之前的“西汉”和“东汉”。除此之外,因为当时的汉朝已经灭亡,被三国瓜分,刘备即便是打着汉室后裔的旗号建立国家,在历史上也不是正统的汉朝,因此是不被...

刘备作为汉朝皇亲,为何建立“蜀国”而不是“汉国?
答:话说东汉末年的战乱纷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建立的蜀汉自称是大汉帝国的延续,民间“尊刘贬曹”观念也深入人心,却在正史中被称为“贼”。戏曲中曹操一直是奸诈阴险的“白脸”,而一千多年以来,曹魏政权一直被官方视为华夏正统政权。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更迭的几种方式,其中一个最为...

为什么人们称刘备的政权的蜀,而不是汉?
答:公元221年―263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刘备为汉中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是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为了与两汉区分,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 刘备政权的旗号很明显是「汉」而不是「蜀」。刘备政权是以汉朝的延续为口号,怎么会举着「...

按照通用命名应该是曹魏,刘汉,蜀国为何不叫做刘汉?
答:蜀国不叫刘汉,是由于刘备的初心便是匡扶汉室,且又在蜀地建立了功业,也就叫了蜀汉。可以参考西汉,东汉也是刘秀身为汉皇后裔,为着匡扶汉室而建立的功业,而西汉已然灭亡,这便以汉为根基,起了名字叫西汉。刘备自然也是承袭了这种方式,给现有的国度称为蜀汉。这也不算枉负了先皇开创汉室大业的苦心。

刘备不是响应汉朝的旗号吗?为何在历史中是蜀呢?
答:准确说是蜀汉。因为其时三雄并据,备在西蜀,安于一隅,为权宜之计。为继续扩大胜利果实,一统全国,不得不继续用汉朝的余温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和入侵四川的借口,故取蜀,实属无奈啊。如果当时刘备能一统天下,就不好说加不加汉这个字了。再说,他当时起义闯荡的时候,选用刘皇叔乃景帝之子刘胜之后,因...

为啥说是季汉,不是蜀汉,蜀是什么意思,季是什
答:刘备成立的是第四个汉朝,按照伯仲叔季,所以是季汉。蜀汉政权的国号为“汉”(刘备自称是汉室的延续)。而由于其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

刘备为什么不创立汉朝呢?
答: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高祖后裔,在真正的汉室宗亲,虽然出场时身份地位不高,但其家世并不平凡,远的不说,其祖父就曾被举过孝廉,还任过一地县令,只因为他...

为什么刘备建立蜀国而不是汉国,他不是汉室后裔,立志匡扶汉室么?!_百度...
答:刘备当时起兵的时候有汉朝皇帝汉献帝的,当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废了献帝,到了后来,经过数年征伐,汉朝渐渐被人淡忘了,曹丕称帝,废了献帝,这时候刘备在蜀中称帝,国名也是汉,只不过地处蜀地,又名蜀汉,简称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