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作者&投稿:易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家通过三国演义这部作品的艺术描绘,一定都对三国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但是你可曾想过,在整个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加在一起总共出了多少个皇帝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一个答案,就是三国时期一共出了十一位皇帝,这十一位皇帝中魏国就有五位,蜀国有两位,吴国有四位皇帝,那这十一位皇帝分别都是哪几位呢?


魏国

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位皇帝就是东汉的终结者曹丕,三国演义又或者三国志中记载的前半段故事其实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三国,真正的三国是从曹丕篡汉自立开始,在此之前大家都还是象征意义上的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帝。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东汉魏王曹操逝世,曹操去世后曹丕承袭魏王,曹丕为曹操办完丧事后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了自己的獠牙,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等人的威胁下,被迫将皇帝这个称号禅让给了曹丕。

曹丕将刘协赶下台后登基称帝,定都洛阳,曹丕在位七年后病逝于洛阳,去世的时候四十岁,谥号文帝。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五月十六日,病卧在床的曹丕将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等人召到宫中后,亲封长子曹叡为皇太子,并且托孤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四人共同辅佐曹叡。

在封曹叡为太子后的第二天曹丕驾崩,曹丕驾崩后曹叡正式登基,曹叡就是魏国的第二位皇帝,十四年后还只有三十六岁的曹叡又因病去世,谥号明帝,庙号烈祖,葬于高平陵。

曹叡在公元235年(青龙三年)曾将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芳过继给自己,曹叡去世前传位于养子曹芳,曹芳在魏明帝曹叡的灵柩前即位。


曹芳成为曹魏的第三个皇帝后,因为曹叡在托孤大臣上的失误,曹芳一度成为了大将军曹爽和司马家的傀儡,司马懿等人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后,曹爽一党被杀,司马家独揽朝政大权。

公元254年(嘉平六年)曹芳联合中书令李丰与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密谋废掉司马师,然后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后来因为事情败露,司马师直接将曹芳废为齐王。


在位十六年的曹芳被司马师废后,司马师又将东海王曹霖的儿子曹髦扶上了皇位,曹髦成为魏国第四位皇帝后,因为不满司马家对朝政的干预,于是又在公元260年(甘露五年)带领自己宫中的卫兵和奴仆前去讨伐司马昭。

在位七年的曹髦虽然还只有十九岁,但是他并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虽然最后他被兵败被杀,但是他的勇气在所有的末代皇帝中还是值得肯定的。

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杀害后,司马昭等人又将曹操的孙子曹奂拥立为魏国皇帝,魏元帝曹奂登基后其实也只是司马氏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在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又重复了当年曹丕所做的事情,他逼迫在位六年的曹奂禅位于自己,公元265年司马昭代魏建晋,曹魏灭亡。

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登基到公元265年灭亡,一共历时45年,共五位皇帝,其中有三位都是傀儡皇帝,其实造成曹魏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曹丕和曹叡的身上。

曹丕在世时任用陈群、司马懿等人,推行陈群等人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曹氏宗族势力的衰弱,助长了门阀士族的发展,导致后期宗族势力被架空,无法拱卫曹氏政权。

再就是曹丕和曹叡两人在位时间不长,特别是曹叡去世后托孤的失误和继承人年幼,都成为了后面曹魏皇帝成为傀儡的根本原因。


蜀汉

曹丕篡汉建魏后,立志于匡扶汉室的刘备于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在成都称帝,历史上将刘备建立的汉朝称为蜀汉。

刘备在登基后不久为了报东吴偷袭荆州杀死关羽的仇,他发动了伐吴的战争,当时朝中诸葛亮等人都不支持刘备伐吴,但是刘备执意要为关羽报仇。


公元223年刘备大军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败,刘备一路狂奔逃到白帝城后,召诸葛亮等人前往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后去世。

在位仅三年的刘备去世后,刘备之子刘禅继位,刘禅在位前期因为有诸葛亮的辅佐,还能勉强维持蜀国的存亡。

后来魏国邓艾带领大军从阴平偷袭成功,姜维带领着蜀国主力在剑阁阻挡由钟会带领的魏国主力部队,无力回援成都。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带领军队在绵竹关阻击邓艾失败,诸葛瞻战死后,刘禅已无心抵抗,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建议下开城投降。

蜀汉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到公元263年刘禅开城投降,总共历时44年,二帝。


吴国

吴国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也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公元229年(黄龙元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孙权在位时间一共有24年,于公元252年在建业驾崩。

孙权驾崩后,他的儿子孙亮继承皇位,孙权登基后因为不满宗室孙綝对朝政的干预,他与孙权的长女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承密谋杀害孙綝,但是全尚的妻子却跑去向孙綝告了密,孙綝知道后直接带兵包围了皇宫,在孙綝的逼迫下,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孙亮从登基到被废共在位7年。


孙綝在废除掉东吴的第二个皇帝孙亮后,公元258年又拥立孙权的另外一个儿子孙休为帝,孙休在位七年后于公元264年(永安七年)在建业驾崩。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孙休死后本来是他儿子继位的,但是朝廷中的大臣们认为孙休的儿子年龄太小了,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于是就拥立了孙权的另外一个儿子孙皓为皇帝。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已经篡位自立,并且还灭亡了蜀国的晋国发动了灭亡吴国的战争,晋武帝司马炎派遣六路大军在第二年就攻破了吴国都城建康,在位16年的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于公元280年投降,东吴灭亡。


东吴灭亡后也预示着三国的结束,只是让三国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魏、蜀、吴三国互相征伐多年,最后竟然让司马家建立的晋朝相继灭亡了三个国家。



一共有11位皇帝,魏国出现过五个皇帝,蜀国有两个,吴国有四个,主要因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时间和期限都是不同的。

一共有11位皇帝。其中包括魏国的5位皇帝,蜀国的2位皇帝,吴国的4位皇帝。

11位皇帝,在三国时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

三国时魏国的皇帝有几个
答: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_病逝后继立为帝。4、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5、曹奂 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共传了多少个皇帝?
答:你好!一共四代皇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国东吴有几任皇帝?
答:东吴历代皇帝列表:1、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吴大帝孙权,字仲谋,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死时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2、会稽王孙亮(243-260)252年即位,在位6年。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3...

三国时魏国的皇帝有几个
答: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 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4、曹髦。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5、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

吴国,三国之一,历史上东吴一共有多少位皇帝?他们都是什么结局?
答:吴国,三国之一,历史上东吴一共有多少位皇帝?他们都是什么结局?三国时期东吴有4个皇上,各是吴大帝孙权、吴废帝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吴大帝孙权: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吴废帝孙亮: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君主,母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第七子。吴景帝孙休: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上,吴大帝...

三国中的魏国传了几代皇帝?
答:曹魏一共传了五位皇帝帝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高皇帝(世祖追封) 曹腾 太皇帝(世祖追封) 曹嵩 太祖(世祖追封) 武皇帝(世祖追封) 曹操 高祖(世祖) 文皇帝 曹丕 (魏国建立者,220年称帝,在位7年)烈祖 明皇帝 曹睿 (226年即位,在位13年)魏哀帝齐王(厉公) ...

三国时期魏国有几个皇帝?
答: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分别是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国正史称为魏朝,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于是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

三国的皇帝是哪三位?
答:相关内容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数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来,相对地说要好得多。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

三国魏国历代国君都有谁?
答:2、魏明帝曹叡(206年(存疑)—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3、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疑为魏武帝曹操...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皇帝顺序
答: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