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的故乡妈祖的故乡和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作者&投稿:贡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妈祖的故乡在哪里2、妈祖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她生活在什么地方?3、妈祖的诞生地到底是哪里?4、妈祖的发源地5、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哪里6、妈祖的故乡在什么地方,妈祖诞生的地方

妈祖的故乡在哪里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

妈祖故居妈祖的故乡,位于c北岸经济开发区山亭乡港里村(原属莆田县忠门镇)妈祖的故乡,故居为莆田传统宅第结构妈祖的故乡,格局为院落式,分为一进(即三间厢),二进(即五间厢)、东西廊、门房、围墙等。[1]妈祖生前与其父母、兄嫂居住、生活在这里。宋、元、明时妈祖故居多次修建,清初清政府推行“截界”政策,妈祖故居和莆田“界外”民居一起被焚烧,复界后一直也未复建。现存建筑为公元2001年6月15日(农历闰四月二十五日)由台湾

妈祖故居内景(4张)

妈祖联谊会18家妈祖庙集资重建,复建后妈祖的故乡的妈祖故居仿宋式,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形成保持妈祖故居古朴风格及宋代南建特色。与贤良港天后祖祠一起成为世界各地妈祖庙谒祖、分灵、妈祖信众朝拜诉求平安的圣地。

妈祖故居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港天后祖祠左侧,故居布置复原妈祖生前起居室,包括妈祖卧室,兄嫂卧房、织布机房、制药房等,成为妈祖故里港里村又一旅游景点。

妈祖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她生活在什么地方?

个人认为,历史上有妈祖的真人。莆田被认为是妈祖文化的原乡。

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娘娘、天后、天妃娘娘、天妃、湄洲娘妈等,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据说这种信仰的主体是从真人进化而来的。通过对妈祖生平的考察,可以看出,妈祖信仰源于民间传说,再经过传说的神化和历史化,最终形成了普遍的妈祖信仰。

妈祖信仰于2009年10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起源于中国闽越地区的巫师信仰。在发展过程中,妈祖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千里耳)。北宋以来,妈祖开始神化。随着影响的扩大,她也包括了佛教、道教和儒学。最后,妈祖逐渐从众多海神中脱颖而出,被称为妈祖(当地人对女性祖先的尊称),经祭祀后由人们修建寺庙,宋高宗授予灵惠夫人的称号,成为朝廷认可的神。它已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和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信仰从福建传播到浙江、台湾、广东、日本、琉球、东南亚(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妈祖庙或天后庙分布于上海、天津、南京、山东、辽宁沿海地区。

妈祖是一位古老的汉族民间神,但她的精神为何能得到上海内外那么多人的认可、尊重和赞美呢?这是因为妈祖凝聚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传统美德。妈祖原型作为汉族民间渔民,勇敢、善良、正直,救急济困,保护中外商船安全航行,造福人民,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妈祖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自然受到海内外许多人的尊敬。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故乡。潮汕民居大门的牌匾上还可以看到“濮阳世家”、“莆田故居”等莆田印记。海南和莆田有90多个祖先。莆田坚持家乡传统,崇尚美德,影响了这些移民。此外,强烈的爱乡情结使得妈祖崇拜遍及全国乃至海外。

妈祖的诞生地到底是哪里?

是湄洲岛

1、最早的史料都记载妈祖生于湄洲屿。

据现有已知的66条史料记载表明,最早的史料记载都一致确认妈祖生于莆田县湄洲屿。宋时期的史料都记载妈祖乃湄洲人氏。如宋绍兴二十年(1150),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说妈祖“姓林氏,湄洲屿人。”这篇庙记可以说是迄今年代最早、记载最详细的妈祖史料。

宋嘉定二年(1209),李俊甫《莆阳比事》中说妈祖为“湄洲神女林氏。”宋绍定三年(1230),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中称:“神莆阳湄洲林氏女。”宋宝礻右五年(1257),黄岩孙《仙溪志》中说,顺济庙,神“本湄洲林氏女”。宋开庆元年(1259)李丑父《灵惠妃庙记》中云:“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宋刘克庄在《白湖庙》诗中提到“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据宋代的6条记述,从宋绍兴二十年(1150)廖鹏飞的庙记到宋开庆元年(1259)李丑父的庙记,前后长达109年,所记载的都说妈祖的出生地在湄洲。以上记载距妈祖时代不远,不会有误。

元代的4条记载也是如此,如元黄渊在《黄四如文集》的《圣墩顺济庙新建蕃厘殿记》中写道:“按旧记,妃族林氏,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处子也。”所谓“故家”即老家,也说明妈祖生于湄洲屿。

查明、清两朝的56条记载,除清乾隆1778年林清标编撰的《敕封天后志序》1条外,55条记载认为妈祖出生地在湄洲。明阳思谦《泉州府志》中说:“天妃之神,本姓林,世居莆阳之湄洲屿。”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天妃庙》中记载:“在新安里鱼希江湄洲屿上,其神即弘仁普济天妃,今庙盖其故居也。”明周瑛在《兴化府志·户纪·湄洲屿》中说:“湄洲在大海中,与极了相望,林氏灵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吕一静《八闽通志》:“天妃之神,本姓林,世居莆阳之湄洲屿。”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

清郁永河在《天妃神》中说:“相传神为莆田邑湄洲东螺村林氏女。”清刘有成《天后庙序》写着:“神,林女也。世居湄岛。”清杨浚《湄洲屿志略》载:“湄洲在大海中,与极了相望,林氏灵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王礼《**县志》:“产后于莆田之湄洲屿。”

说妈祖出生于贤良港(即今秀屿区山亭乡港里村),主要是根据清乾隆年间(1778)惠安县儒学教谕林清标所编辑的《敕封天后志》。查林清标《敕封天后志》的天妃本传,全文都是照抄明末湄洲天后宫住持僧照乘编撰的《天妃显圣录》中的本传而写的,不同的是前者记载妈祖的曾祖保吉公是“弃官而归,隐于莆之湄洲屿”,而后者将其改为曾祖保吉公是“弃官隐于海滨贤良港”。在《湄屿飞升》一节中,两书内容亦完全相同,《天妃诞降本传》中是写“妃遂径上湄峰最高处”,而林清标在《敕封天后志》中改成“妃遂渡海径上湄峰最高处”。清人林清标篡改前人照乘和尚的记述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现在居然有人还以此“渡海”上湄峰二字为由,就认定妈祖故居在贤良港,显然破绽太明显了,是经不起推敲的。

2、湄洲岛遗存妈祖原籍地的古代石刻和明代石碑。

至今在湄洲岛东蔡村石后自然村(原名东螺村、上林村,现存上林宫和保留观音殿、妈祖故居遗址)的村北石崖上遗存着“天妃故里”的古代石刻和明末照乘和尚立的“天妃祖迹,地名上林”石碑。这是证明妈祖出生在湄洲岛的重要实证。

3、港里的一口“龙井”与妈祖的“窥井得符”传说年代不符。

天后祖祠附近有一口宋代建造的古井,井边刻着“咸淳丙寅(1266)八月庚辰石匠游进”12个字。有人认为这就是妈祖“照妆于井”、“窥井得符”的古井。但妈祖诞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殁于宋雍熙四年(987),石匠游进造井是在妈祖去世239年之后的1266年,显然该井与妈祖少时能“照妆于井”、“窥井得符”的年份不符。特别是“窥井得符”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明末照乘和尚刊印的《天妃显圣录》里。该书第一次提到:“妃少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只,拥井而上妃受之不疑,自此,符咒径可避邪,法力日见玄通,常在室中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靡不奇中。”明末以前没有这一传说的记载。这一事实表明,有关妈祖“窥井得符”的传说,是明末才出现的,贤良港保存下来的宋代水井与妈祖没有关系,当然不能佐证妈祖生于贤良港。

4、以女性作为祖先建祠与中国封建传统观念不符。

将妈祖作为林氏宗族的祖先,以妈祖祠代替宗族祠堂,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不相符。中国封建社会讲究父系血统继承制,应该父传子,子传孙,作为父系宗族祖先者皆为男始祖,不可能是女祖先,特别是妈祖又未出嫁,怎么能当娘家的祖先呢?这一点当然不能成立。

5、湄洲岛的妈祖族裔是在明清两朝奉旨迁往港里的。

明正统九年(1444)修编的《莆田南渚林氏宗谱》对妈祖的故居是这样记载的:“妃父侨居湄洲屿,为署都巡检时也。妃生于屿上,土尽渥丹。兄镇,子孙衍屿上。妃之基舍、祖庙犹存。洪武初,诏迁过岸,今新安里贤良港后林是其后也。”据明弘治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记载:湄洲屿“自宋元以来,居民甚多。洪武初,以勾引蕃寇遗祸地方,宋备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岛屿遂虚。”据此两条史料记载,贤良港林姓居民系从湄洲屿迁过去的。

自明洪武初年内迁起,湄洲岛妈祖娘家的一支后裔便在与湄洲一水之隔的贤良港定居。贤良港有座堂皇的所谓“天后祖祠”,据当地人说该祠创建于宋代,但现尚无史料可考,仅知明永乐十九年(1421)记载祠圮,地方官奏闻朝廷钦命太监到港里整修致祭。此时已是湄洲林氏居民迁居贤良港几十年之后。该祠内现存的两块石碑,一为“历代褒封徽号”碑刻,一为《重建天后祠祀》石碑,重建碑仅记载清乾隆年间(1785)重建该祠的经过,并没有提到原祠的建筑年代。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从明朝起朝廷才允许百姓建家庙,也就是建宗祠,允许将分散供奉在各个家庭厅堂后部神龛的祖先牌位,移到新建的家族宗祠里。湄洲岛迁至港里的该支妈祖族裔在明朝便就地建了一个“林氏宗祠”,供奉祖先。后因妈祖的影响扩大和便于朝拜妈祖,将“林氏宗祠”改为“天后祖祠”。这一做法与沿海渔民在驻地和华人华侨在侨居国建妈祖庙拜妈祖的道理是一样的。

后明朝廷解除海禁,迁出的湄洲居民又陆续回到岛上生活,人数渐多。满人入关后,郑成功以海岛和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为基地,组织反清复明。在清顺治年间,清廷又实行禁海政策,下旨沿海和海岛的居民全部内迁30华里,湄洲岛和贤良港(港里村)的居民又被迁到涵江等地。清康熙年间,迁往各地的部分湄洲林氏族裔又分别迁回湄洲岛或贤良港。由于历史上的两次海禁而产生的湄洲岛居民先后迁至港里和涵江等地,过去迁居贤良港的湄洲妈祖族裔后辈逐渐淡忘了故乡在湄洲的记忆,误认为妈祖与他们一样出生在贤良港。

1992年10月4日,贤良港“天后祖祠”通过邮电部门发行的《1992—12〈妈祖》特种邮票纪念封的背面说明中也承认:“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初,湄洲全岛居民内迁,妈祖娘家的一支后裔便在与湄洲一水之隔的贤良港定居,并建一座‘祖祠’。”从林祖良编辑的《妈祖》画册和港里人那里可以了解,就在二十世纪末,贤良港的部分妇女穿着打扮与湄洲女还是一样的,这也是证明迁到港里的湄洲林氏后裔仍然保留湄洲民俗的一个实证。

综上所述,妈祖的曾祖父林保吉在五代时弃官隐居于湄洲岛东蔡村上林自然村,后生子林孚。林孚生子林愿,字惟悫。林惟悫,担任湄洲都巡检,妻王氏,生一个男孩名叫洪毅,生6个女孩,最小的名叫林默,也就是妈祖。林孚、林愿和妈祖三代均出生在湄洲屿。妈祖宋建隆元年(960)生于湄洲岛,宋雍熙四年(987)也是在湄洲岛仙逝。因此,湄洲岛是妈祖的诞生地和祖庙所在地。

妈祖的发源地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是妈祖故里和妈祖文化妈祖的故乡的发源地。

妈祖妈祖的故乡,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妈祖的故乡的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信仰的海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_。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样,“妈祖信俗”就成妈祖的故乡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和莆田首个世界级遗产,使湄洲岛获得了一张世界名片。

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哪里

妈祖文化发源地福建莆田湄洲岛。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莆田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也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_,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和船工中广为信奉。她把一生奉献给大海,行善济世、救急扶危,后人据此总结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

以妈祖精神为核心的妈祖文化,是我国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信仰和颂扬妈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妈祖文化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世界,成为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记忆。

妈祖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妈祖原名林默娘,诞生于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在28岁时因救助海上遇险船只不幸遇难。妈祖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一生与大海结缘,用博爱书写了一段段海上佳话,在后世广为流传。妈祖逝世后,历代皇帝曾36次对其进行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

作为“中华三大祭典”之一,湄洲妈祖祭典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2016年,“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妈祖的故乡在什么地方,妈祖诞生的地方

妈祖的故乡在中国台湾湄洲岛,妈祖文化本身就是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



妈祖的祖籍地和诞生地
答:妈祖,亦称天上圣母、妙应真君,是中国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广为崇拜的神祇。她的祖籍地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谷来镇,这片土地被誉为妈祖的故乡。福清市的谷来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居民们坚信妈祖不仅是海洋的守护神,也是福清的守护者。在祖籍地,每年的妈祖诞辰和祭祀大典,都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妈祖文化简介 妈祖庙在哪里
答:妈祖文化简介 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近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都有着密切关联。随着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湄洲岛妈祖文化的发源地
答:湄洲岛是著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妈祖信众向往和崇拜的圣地。它被称为“东方的麦加”。母亲的精神无处不在,古今中外。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遍布台港澳和mainland China,仅台湾省就有5000多座妈祖庙,信众1600多万。妈祖信仰已传播到东南亚、...

妈祖的来历
答:民间的称呼有两个原因:1、“妈祖”是林姓家族人对其的尊称。“妈祖”的“妈”,不是妈妈之意,而是奶奶之意。而“妈”与“祖”连在一起称呼,就是对族内年高德勋的女人的尊称。因此妈祖是林姓族人对妈祖的昵称。莆田林姓族人还昵称为“姑妈”,更下辈的也有称“祖妈”的,台湾林姓人也有称为“...

妈祖的来历和传说妈祖有什么来历和传说
答:1、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2、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地址在哪里?
答: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湄洲岛,具体地址是环岛东路。湄洲岛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是妈祖的故乡,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信仰,全世界有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总...

妈祖有什么来历和传说
答:1、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2、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

妈祖祭典简介
答:妈祖,这位深受世界各地信徒尊崇的女神,其影响力超越国界,是妈祖文化的核心象征。湄州岛作为妈祖的故乡,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祭典,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圣,感受那份浓厚的信仰氛围。这里的妈祖庙宇庄严肃穆,每逢祭典,信徒们虔诚地举行祈祷、献祭仪式,祈求妈祖的庇佑和平安。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

有谁知道妈祖节的历史?
答:妈祖庙宇名称不一,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镇澜宫、安澜厅、双慈亭、中兴宫厝等;奉祀的妈祖,因来自大陆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称呼,如来自兴化军称“兴化妈”,来自泉州的称温陵(泉州旧称)妈祖,来自龙溪的称“清溪妈”,来自同安的称“银同妈”等。 在台湾的妈祖...

妈祖有什么来历和传说 妈祖的来历和传说
答:妈祖的来历和传说 1、妈祖是民间林默娘的化身,林默娘为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出生后不闻其啼哭,因而取名为林默,意为沉默的女子。默娘自小表现出神异的功能,她读书能过目能诵,且能理解其含义。2、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